美圖三管齊下打擊“伊斯蘭國”
在培訓中的伊拉克國民衛隊
10月17日,安理會15個成員國一致發表聲明呼籲,國際社會按照國際法,加強與擴大給予伊拉克政府以及其安全部隊的支持,協助它對付“伊斯蘭國”與附屬的武裝組織。安理會再次強調必須擊敗“伊斯蘭國”,並消除其支持的偏狹、暴力和仇恨思想。聲明譴責“伊斯蘭國”分子殺害、綁架、強姦、折磨伊拉克等國公民以及招募和使用兒童兵的行為。
聯合多國採取行動
在美國主導下,打擊“伊斯蘭國”武裝的國際聯盟初步形成,有近60 個國家同意參加以美國為首的打擊“伊斯蘭國”的聯合行動,其中包括埃及、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多個中東國家。
對於美國來說,目前爭取到盟友更多的實質支持顯得越來越重要。巴林、約旦、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參與了對“伊斯蘭國”的空襲行動,但數據顯示,阿拉伯國家和其他盟國對空襲的參與度並不高。對“伊斯蘭國”要打擊到什麼程度,實現什麼目標,反恐同盟內部分歧明顯。
土耳其政府迄今態度不明確,拒絕單獨進行地面作戰,並要求多國聯盟同時打擊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美國對此持拒絕態度。作為地區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土耳其正面臨打擊恐怖主義的困境。
為提高打擊“伊斯蘭國”武裝的力度,美軍在空襲行動中首次動用了第四代戰鬥機F-22“猛禽”參戰,因此帶來了較高的戰爭費用。至10月2 日,美軍空襲“伊斯蘭國”行動已花費4.24億美元,月均支出近2.3 億美元。美國五角大樓官員測算,美軍空襲“伊斯蘭國”行動日均花費750 萬美元至1,000 萬美元。
10月16日,英國國防部宣布,將派遣兩架全副武裝的“死神”無人機前往中東地區,執行對伊拉克境內 “伊斯蘭國” 極端武裝的偵察任務,如果得到命令,可使用“地獄火”導彈和GBU-12 激光制導炸彈打擊“伊斯蘭國”目標。
推動三管齊下打擊手段
儘管美軍在空襲“伊斯蘭國”方面不遺餘力,美軍和盟國戰機共執行了大約2,000 次空襲任務,但美國官方一再強調,伊拉克政府軍、還有鄰近的阿拉伯國家才是這場反恐戰爭的主力軍,打擊“伊斯蘭國”是一項長期任務,應採取三管齊下的手段:
一是在中東地區組建國際聯盟,依靠聯盟力量打擊“伊斯蘭國”武裝。10 月14 日,由美國牽頭的反“伊斯蘭國”組織國際聯盟中22 個國家的軍事首腦齊聚華盛頓,共商打擊戰略。究竟是增加空襲,還是出動地面部隊,或者是採取法國和土耳其提議的設置禁飛區等都是討論的議題。
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天下午特意接見了與會的各國軍事首腦,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在接受採訪時曾披露,土耳其方面同意讓美國及其盟國使用土耳其的軍事基地。
二是訓練伊拉克政府軍,加強伊拉克國民衛隊。這項任務需要大量來自美國和北約國家的軍事訓練人員。美國期待大多數北約國家會欣然同意派遣部隊訓練伊拉克部隊。然而,要讓國會批准派遣地面部隊到戰區訓練伊拉克部隊在政治上將是非常複雜的,因為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都存在戰爭疲勞。擴大重新訓練是由美國提出的,可能需要多達1,000 名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澳大利亞的外國軍事訓練人員,以恢復處於困境的伊拉克安全部隊,使其在美國顧問的帶領下做好戰鬥準備。
美國還希望伊拉克國民衛隊規模能達到2 到3 個旅,從安巴爾省的遜尼派部落招募1.5 萬名士兵。那些歸省長管理的民兵將負責把“伊斯蘭國”擋在遜尼派中心區域之外。那個地區很多部落男子和他們的領導人參加了2006 年的“安巴爾覺醒”起義,幫助美國打敗了伊拉克的“基地”組織。
三是聯合中東國家正規軍與美軍空中打擊力量全力打擊清剿“伊斯蘭國”武裝。
光靠空襲無助於剷除“伊斯蘭國”,美國迫切希望中東盟國儘快投入地面力量,避免敘利亞及伊拉克成為“第二個阿富汗”。被奧巴馬總統任命為反恐聯盟總協調人的前四星海軍上將約翰·艾倫,風塵僕僕地往來於土耳其、約旦、沙特多國,苦勸相關國家投入正規軍,與美國空中打擊力量形成合力,以立體打擊的清剿方式解決“伊斯蘭國”這個心腹之患。
美軍空襲“伊斯蘭國”武裝組織盤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