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夢也拿美國簽證?

哆啦A夢也拿美國簽證?

哆啦A夢也拿美國簽證?

在經過一系列刪改之後,哆啦A夢終於在去年中拿到美國簽證,通過電視走進當地千家萬戶。很難說香港觀眾是否能看懂美版《哆啦A夢》,因為美國人無法想像這個沒有耳朵的「機器貓」是甚麼動物,所以美版將它設定成了海豹;「機器貓」大口吃銅鑼燒的畫面也被刪減,因為美國兒童電視節目被限制出現過度飲食的畫面。

哆啦A夢也拿美國簽證?

此外,整個故事在美國某個虛構的城市發生,於是野比大雄有了個新名字叫「Noby」。除了所有要角都換上英文名外,裡面也出現不少「入境隨俗」的改變,例如餐具變成西式刀叉,大雄考零分變成拿「F」(Fail)、招牌「哭泣瀑布」也消失了;而且製作公司也依據當地小朋友市調來調整靜香的個性,為了讓女主角增添點男孩氣息,手抱洋娃娃的場景也被改成拿日記本。

哆啦A夢也拿美國簽證?

美國製作方強調,這些改變都是為了提升國內孩子對該卡通的親切感,並感謝日方將這樣的「國寶」交到他們手上,期許能讓這部經典在美國生根。第一季26集的《哆啦A夢》順利播完,深受美國孩子歡迎,哆啦A夢更成功代言多個當地品牌的零食,而許多在當地敗賣的東方美食,如盒裝豆腐、銅鑼燒的包裝上都印上哆啦A夢的「嘜頭」。


小思考:



1.為甚麼一套日本卡通在美國開播要做出那麼多改變?


2.這反映美日文化有何區別?


3.你喜歡美國版的哆啦A夢嗎?


4.美國孩子喜愛日本動漫,但美國動漫卻甚少日本粉絲,這是甚麼原因? 美日動漫在畫風、題材上有何區別?你更喜歡哪個?


欲知詳情,請閱《知識》2015年2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