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級靚景——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香港地質公園以全球最大酸性六角岩柱為賣點,繼09年成為國家級後,近日再獲喜訊躍升為世界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接納香港國家地質公園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命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與日本洞爺洞火山、韓國濟州島等87個世界地質公園齊名,反映香港的旅遊價值及保育工作獲得國際認同。


世紀級靚景——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全球最大型的六角岩柱群


地質公園的概念由來已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94月提出建立世界地質公園計劃,從各國推薦的地質遺產中遴選出具有代表性、特殊性的地區納入地質公園網絡以保育其地質遺跡。所謂「地質遺跡」是指在地球形成、演化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受各種內、外動力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自然產物,它不僅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珍貴的地質自然遺產。

世紀級靚景——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要擠身世界級地質公園一點也不容易,除了要有一定數量、規模、觀賞價值和教育意義的典型地質遺跡外,還要受到妥善保護,有足夠的配套設施供訪客認識地貌特徵和地質保育價值。中國現有138個國家級地質公園,只有22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級。

世紀級靚景——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香港地質公園涵蓋西貢和香港東北部,佔地50平方公里,分為8個景區,設有1個訪客中心、4個地質教育中心及10條陸上和海上地質遊覽路線,其中糧船灣的六角岩柱最負盛名。


六角岩柱地貌在世界各地亦算常見,但絕大多數是由黑色基性玄武岩組成,但糧船灣的六角岩柱則屬於酸性流紋質火山凝灰岩,形成於一億六萬年前,當時果洲一帶海岸經歷了翻天覆地的火山活動,大量帶酸性熔岩隨著火山灰由地底噴出,再慢慢冷卻成岩,其間的收縮作用,塑造了非常規則的六角形裂隙和節理。


香港的六角岩柱群是現時所知世界面積和體積最大的柱石,較北愛爾蘭著名的世界遣產——巨人堤道六角形岩柱更大、更壯觀,其獨特性、稀有性皆足以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世界地質公園四年一復檢


香港的地質公園是一個「大都會地質公園」。便利的公共交通網絡和漫山遍野的行山徑,為進入地質公園各景點提供了有利條件,而且公園內諸景點相距不遠,如果線路安排得當,兩三天內可以遊覽完畢,這些都是全球獨有的。


香港地質公園吐氣揚眉,為苦於缺少景點的旅遊業界打了一支強心針,今後不但有更多香港市民前往參觀,世界各地的遊人也將慕名而來,如何維持公園的可持續發展將成首要問題。其中已獲當局批准的中電海上風場計劃最讓人擔憂,此計劃擬在地質公園果洲群島毗鄰興建海上風場,世界地質公園每4年都要復檢,因此風場計劃對景觀的影響將是能否過關的關鍵之一。


中電以外國亦有世界地質公園與風場並存為例,認為對自然景觀影響有限,但外國的地質公園動輒數千平方公里,香港的則只有50平方公里,難以仿效外國的做法。此外,地質公園範圍內的馬屎洲有人興建非法骨灰龕場,但工程範圍屬於私人用地,政府只能在旁豎立告示牌禁止工程進行。一旦業主成功申請改變土地用途,變非法為合法,在公園內建成大型骨灰龕場,屆時香港勢必在世界地質公園網絡中除名。


控制遊客量和加強培訓認證導遊同樣重要,香港地質公園要兼顧保育和發展,不能過度宣傳,讓遊客一窩蜂湧來。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指出現在公園每天最多只能容納300多名遊客,政府宜多開發新的旅遊路線和培訓認證導遊,迎接躍升「世界級」後的挑戰。香港有充足的地球生態、規劃等科研基礎,也不乏地質學人才,只要善加栽培,對地質公園的發展將有很大的作用。



六角岩柱的形成過程

1. 氣體

2. 巨型火山口

3. 形成巨大氣體壓力

4. 強烈火山爆發

5. 形成巨大凹陷,當中填滿火山灰、碎屑和熔岩

6. 開始冷卻,節理在表面形成

7. 正在冷卻的岩石向中心部分及向下垂直收縮,形成六角形岩柱

8. 萬宜和西貢東南一帶的六角形岩柱

9. 14000萬年前的流紋質凝灰岩

10. 地殼運動的方向

11. 垂直的六角形岩柱被扭曲

12. 岩柱被過度扭曲,形成裂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