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馬鈴薯能成為主糧嗎?
中國農業部即將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推進把馬鈴薯加工成適合中國人消費習慣的饅頭、麵條、米粉等主食產品。換句話說,馬鈴薯不該只是蔬菜。對此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馬鈴薯成為主食,會不會讓我們吃膩了?以甚麼東西作為主食難道不應該是個人的選擇嗎?
與其他主要作物相比,馬鈴薯可以在土地更少、氣候更惡劣的條件下更快地生產出更多富有營養的食物——這種植物的人類可食用部份高達85%,相比之下,穀類作物為大約50%。馬鈴薯富含碳水化合物,使其成為良好的熱能來源。在塊根塊莖類作物中,它的蛋白質含量最高,氨基酸模式與人類的需求非常匹配。馬鈴薯也是鐵的來源,而其維他命C的高含量促進鐵的吸收。它是維他命B1、B3和B6以及鉀、磷和鎂等礦物質的良好來源,而且含有葉酸、泛酸和核黃素。馬鈴薯還含有能夠幫助預防老年疾病的膳食抗氧化劑以及有利於健康的膳食纖維。
聯合國曾經把2008年確定為馬鈴薯年,為的是「提高馬鈴薯這一具有全球重要意義的糧食作物和商品的形象,重視其生物和營養特點,從而促進其生產、加工和消費」。
小思考:
1.你喜歡吃馬鈴薯嗎?
2.如果以馬鈴薯取代白米作主食,你能接受嗎?
3.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或地區是以馬鈴薯作主食呢?
4.雖說馬鈴薯富含營養價值,但發達國家吃馬鈴薯的數量卻在下降,為甚麼?
欲知詳情,請閱《知識》2015年3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