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馬揚鞭少年時

香江十月,雖仍未見滿山紅葉,卻早已酷暑全消,正是策馬揚鞭的好時節。國際騎術中心喜迎旺季到來,把時間表排得密密麻麻。不但教練們披星戴月,忙得不可開交,連「阿積」、「Oscar」、「B116」等一向養尊處優的明星馬兒也「馬不停蹄」,在「沙場」(沙圈)上印下無數蹄痕。細看諸騎手,有弱冠青年,也有黃髮垂髫,而最引入注目的莫過於一眾妙齡女將,其颯爽英姿,不亞男兒。

馬術講究恆心與堅持


佛教馬錦燦紀念中學中一生雷芬宜小小年紀已騎術出眾,不等教練吩咐,便蹤身躍上馬背,然後輕踢馬肚,著馬兒撒腿奔跑。雷芬宜的好朋友是就讀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的小六生劉曉嵐,她騎著白馬緊隨其後,純熟地一站一坐,做出標準的「打浪」動作。不一會兒,中五生何家恩也翩然而至,三人三馬就這樣馳騁「沙場」,好一幅「駿馬嬌仍穩,秋風灞岸晴」的丹青畫。她們熱愛馬術運動,已習騎數年,是教練WilsonChui 的得意門生,無論陰晴寒暑都堅持每周練習。「馬術最講恆心與堅持,休想十天半月便能成功」Wilson如是說。

策馬揚鞭少年時


馬術與賽馬大分別


原來馬術運動又稱之為「英式騎乘」,有別於賽馬,它與賭博無涉,是一項人馬合一,力美結合的運動,能考驗騎手的技巧和馬匹的服從性,並不是以快為目標。因此,騎手不能像賽馬騎師一樣快馬加鞭,而要依靠各種姿勢與腳法,發出微細的指示,讓馬兒做出慢步、踱步、慢跑、快步、花步和跳欄等動作。所有其他運動都只有人是選手,選手所使用的都是工具,唯獨在馬術運動中,人與馬都是選手,所以要花時間練習馬術技巧,也好好對待馬兒,讓牠願意且愉快地和騎手一起運動。「馬兒也有脾氣,事事揮鞭的話,牠便會鬧性子,想要把騎手甩下來。」Wilson經常叮囑學員不要隨便鞭打馬兒,可以用馬鞭輕拍馬脖或輕掃馬肚,提醒牠們按指示行動。

策馬揚鞭少年時


墮馬是必經階級


不過,即使馬兒不鬧性子,初學者墮馬的機會還是很大。Wilson認為墮馬也有好處,學員能從中學習平衡技巧和應變方法,下次發生同類意外的機會便會大大減少。提起墮馬,何家恩仍猶有餘悸:「那次我摔得頭昏腦脹,但為了不浪費每周一次的練習機會,我只得重上馬背。還有一次,馬兒忽然低頭,我拉牠不住便沿著馬脖摔了下去。幸好每次上馬前我都會戴上頭盔和穿上保護背心,雖然摔得痛,卻沒有傷及筋骨。」

騎馬好處一籮筐


雷芬宜和劉曉嵐也有相似經歷,但仍無阻其習騎決心,到底是甚麼原因使她們如此鍾情於馬術?何家恩認為是源於一份克服挑戰的執著,馬術是技術的考驗。掌握技術,突破難關能給人無限的快樂與滿足感。試看三人練習跳欄的情況便能略窺一二,起初馬兒跑到欄前即「雪擁藍關」,但她們眉不皺,臉不紅,屢敗屢試,終於都成功躍馬跨欄,這才泛起嫣然微笑。

驅使人們騎上馬背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強健體魄。馬術運動可訓練人的平衡性、韻律感、柔軟度和腦部反應。騎乘時臀部和腿肌肉緊縮,能消耗大量熱量和脂肪,乃絕佳的塑身方法。此外,騎馬也有復康治療之效,可預防及改善僵直性脊椎炎、避免生長骨刺,所以已被醫學界列為療程方法之一。著名殘奧馬術運動員葉少康便參加了策騎復康計劃,成功強化和伸展肌肉之餘,還重拾自信心。

策馬揚鞭少年時


同時,三人都認為學子們平日埋首於連篇累牘中,身心疲累,策馬奔馳正是舒緩學習壓力的良方。即使不騎上馬背,假日到馬房走走也十分寫意,騎術中心被群山環繞,有小橋流水、野樹山花,還養了許多令人解頤的黑山羊,一派園野風光。Wilson一邊為馬兒卸鞍,一邊透露馬兒的小秘密:「若馬兒的耳朵向前,表示牠心情好;若耳朵不停地轉動,表示牠很緊張,對別人有防範;若耳朵向後,牠就有惡意了。要跟馬兒培養感情,最好的好法是誘之以餌,紅蘿蔔、薄荷糖都是牠們的至愛。」三人從騎馬,到愛馬,繼而熱愛運動與大自然,馬兒正默默地為她們上一節饒有趣味的課。

香港馬術概況


馬術運動的好處數不盡數,但在香港這彈丸之地卻面對許多限制,主因是香港不產馬。無論是退役馬還是回歸前英軍部隊遺留下的馬都是舶來品,牠們來到香港後主要作賽馬用途,沒有一匹自小受英式馬術訓練,即使騎師騎術再好,也難以化腐朽為神奇。加上習騎價格高昂,每小時學費300-500元不等,對許多家庭來說支出不菲。在欠缺良駒、良將的情況下,香港馬術運動長期裹足不前。所幸2008年香港舉辦奧運馬術賽,讓市民一睹「盛裝舞步」的風采,故習騎者漸眾。

香港賽馬會轄下有三所公眾騎術學校,分別位於新界屯門、港島薄扶林和鯉魚門公園,為市民提供多項課程和活動,但輪候時間動輒1-2年,供不應求。國際騎術中心有見及此,與工聯會合辦騎術課程,調低價格,讓市民減卻輪候之苦。又舉辦「騎燒樂」和「馬兒入校園」等活動,引起學界關注。「馬兒入校園」可說是最讓人驚喜的活動,中心派出馬兒作親善大使,到各校推廣馬術,讓同學了解馬匹的身體結構、騎馬裝備等,還能親手餵飼。至於「騎燒樂」,除了讓學生在中心內燒烤和聽馬術介紹講座外,更能一嚐騎馬慢步沙圈的樂趣。



若有志成為騎術教練,推動香港馬術發展,便要從低做起,先成為馬匹料理員,學習馬房管理知識。而要晉升至見習教練,則須考獲馬術協會舉辦的騎術教練證書。展望將來,馬術運動逐漸普及,騎術教練的需求會愈來愈大。何家恩、雷芬宜和劉曉嵐這三位騎術小女將,雖然還未訂下以馬術為事業的目標,但從馬兒身上所學到的一切,將終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