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加快建設中葡商貿合作平台

  國家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中央的這個提法是基於澳門與葡語國家有緊密的經濟文化聯繫。進入2016年澳門在國家的支持下,建設中葡商貿合作平台步伐可望加快,第五屆中葡論壇部長級會議已定在秋季於澳門舉行。

澳門建中葡平台得天獨厚

  回歸以來,澳門致力扮演好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簡稱“中葡平台”)的角色。有人問,細小的澳門憑什麼擔當中葡平台?事實上,澳門具備充當中葡平台無可替代的優勢,表現在:第一,澳門與葡萄牙、巴西、安哥拉等七個葡語國家在語言、歷史、文化等方面聯繫密切。大陸法體系、葡語官方語言、企業熟悉葡語國家經貿環境、中葡文化歷史城區和土生葡人均是澳門成為中葡平台的重要條件。

  第二,國家“十二五”、“十三五”規劃均明確支持澳門“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使澳門中葡平台提升為國家戰略。 2003年起,國家將“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落戶澳門,中葡論壇秘書處也設在澳門。其後,各葡語國家派代表常駐澳門以協助中葡平台的構建。例如,2014年10月,莫桑比克繼葡萄牙和安哥拉後在澳門設立領事館。

  第三,澳門向來重視中葡雙語教育。澳門現有多所機構院校提供葡語教學,如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等。據2013/2014學年統計,學習葡語的人數達6,595人,單是澳門大學每年就有1,000多名學生報讀葡語班。政府每年資助居民到葡萄牙大學修讀法律和其他學位。這些懂中葡雙語的專業人才是建設中葡平台的重要力量。

  第四,2004年後,澳門與內地簽署CEPA及補充協議,去年11月簽署了服務貿易協議,令澳門擁有更全面的優惠與內地開展合作。 2016年6月1日起,內地對澳門服務貿易開放部門將多達153個。按2015年內地稅號訂定的原產地標準貨物已達1,319項,全部均可享受零關稅待遇進口內地,這些都吸引葡語國家企業來澳設廠,以CEPA優惠拓展內地市場。

  此外,2004年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成為人民幣離岸業務一級清算行,提供清算安排。截至2015年8月,中銀澳門分行已與30多家葡語國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係,為中葡金融平台建設打下基礎。

澳門平台助力中葡經貿合作

  中葡論壇部長級會議至今在澳門舉行了四屆,歷屆共簽署四個《經貿合作行動綱領》。 《經貿合作行動綱領(2014-2016)》提出,“力爭到2016年中葡雙邊貿易額達到1,600億美元,在2014至2016年期間實現中國與葡語國家間的相互投資較快地增長。”

  隨著澳門中葡平台功能的不斷深化,中國與葡語國家雙向投資和貿易額逐年攀升。 2014年,中國與葡語國家雙邊貿易額達1,323.4億美元,與2003年相比增長近12.4倍。目前,中國是葡語國家第二大交易夥伴,是巴西、安哥拉第一大夥伴,是葡萄牙在亞洲的第一大交易夥伴。同時,葡語國家與中國的投資合作也漸趨增加。截至2013年底,中國累計對葡語國家非金融類投資額已從幾千萬美元增長至24.65億美元,葡語國家實際對華投資金額為7.47億美元。此外,中國與葡語國家投資領域在論壇成立之初僅為7個,目前已增加至17個。

  2013年6月,由國家開發銀行和澳門共同發起的“中國與葡語國家合作發展基金”,總規模為10億美元,首期基金規模為1.25億美元。基金投資重點有交通、電信等基建,中葡基金項目投資規模在500-2,000萬美元之間。 2014年,中葡基金批出了莫桑比克的農業項目及安哥拉的太陽能電線桿項目。在培訓方面,“中葡論壇培訓中心”於2011年在澳門投入運作。至今,該中心已經舉辦超過25期研修班,培訓了葡語國家的政府官員和從業人員達到600人。

  會展業是中葡商貿平台發展的助推器。近年,澳門舉辦會展活動的能力大為提高,吸引越來越多的葡語國家客商來澳參會,尋求與內地合作的商機。澳門品牌展覽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每年設有葡語國家展館等系列展館,協助葡語國家企業透過澳門“平台”與內地、澳門開展貿易投資合作。在澳舉行的第20屆澳門貿易投資洽談會共吸引了130家葡語國家企業和協會參與。此外,2015年,澳門地區人民幣清算量達1.5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8%,全球排名第九,其中,為葡語國家銀行辦理人民幣清算業務76億元,同比增長15%,顯示澳門在建設中葡貿易人民幣結算平台的潛力和空間。

  應該說,中國與葡語國家合作取得的成果證明了澳門平台地位得到進一步廣泛認同和肯定。

中葡商貿平台建好三個中心

  中葡經貿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於2013年11月舉行。會上,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明確表示支持澳門建設中葡中小企業商貿服務中心、葡語國家食品集散中心、中葡經貿合作會展中心(簡稱“三個中心”),這既是國家對澳門的清晰要求和期望,也是澳門精準建設中葡平台的根本策略。在建設中葡平台的框架下,澳門各界正致力通過“三個中心”的建設,更好發揮澳門促進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的作用。

  第一,葡語國家食品集散中心主要以網上平台及實體商品展示方式提供服務,為葡語國家食品提供匯聚和銷售平台,實體店擬定於澳門塔石廣場玻璃屋。還會通過信息網平台,展示安哥拉、巴西等7個葡語國家的食品,展示食品項目包括紅酒、罐頭食品、咖啡豆及茶葉。為延伸中心的功能空間,澳門將提供更多葡語國家食品的展示渠道,包括在內地參展的澳門館內設置葡語國家食品展示區,在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等展會上設置葡語國家食品館。

第二,中葡中小企業商貿服務中心藉著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屬下的澳門商務促進中心和中小企服務中心,以實體服務櫃檯及網上平台提供葡語國家市場和商機資訊、專業配套服務、商貿顧問諮詢服務,舉辦葡語國家工作坊等專業活動。澳門正構建商貿資料庫,在線提供相關地區企業有關商品、服務、投資項目、營商法規等資訊。

第三,中葡經貿合作會展中心旨在協助在內地、澳門舉辦葡語國家專題展覽,展示葡語國家投資環境、重點項目及產品,推介葡語國家食品及名優產品;招攬葡語國家來澳舉辦經貿會議及展覽活動;結合澳門的品牌展覽,強化葡語國家專題內容,舉辦展覽/展銷活動;相互組織參展。

  配合澳門“三個中心”的建設,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及人才信息網(www.platforumchinaplp.mo)第一階段網站於2015年4月1日正式開通。第一階段網站主要以資訊發布查找功能為主,內容包括:葡語國家食品資料庫、中葡雙語人才及專業服務資料庫、中國與葡語國家的最新會展信息、葡語國家相關的經貿信息及當地經商法規資訊等。

2016加快提升中葡平台功能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展望未來,澳門要持續提升中葡平台的服務功能,利用自身優勢,促進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進一步合作發展、互利共贏,從而推動澳門在經濟調整過程中作多元發展。對於如何提升中葡平台功能,本文提幾點建議。

  第一,發揮澳門中葡平台與“一帶一路”的疊加效應。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通過澳門中葡平台加強沿線國家與葡語國家交流合作。建議國家和澳門政府組織更多內地和葡語國家代表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考察,同時,在澳門舉行的葡語國家商貿活動也要邀請更多沿線國家代表參加。在金融上,積極向外聯動“一帶一路”沿線及葡語系國家,加強人民幣在葡語系國家的推廣和使用,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為中葡金融和商貿往來提供更多便利。

  第二,促進澳門中葡平台的線上發展。透過建設“信息網”和中葡商貿合作的“三個中心”,建設線上、線下相互配合的功能設施,構建高效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為葡語國企業的產品、服務、商機提供更有效、更多元的展示渠道。這有利於提升澳門平台功能,實現內地、葡語國家及澳門的企業和投資者三方合作共贏。

  第三,加強懂中葡雙語的專業人才培訓。鼓勵更多澳門居民學習葡萄牙語的商貿專業知識,並培養充足具備雙方商貿法律、金融、物流、會展、管理知識技能的人才,服務於中葡平台的深化發展。

第四,運用大文化、大格局的概念,延伸構建中國與葡語國家多元合作服務大平台,容納文化、藝術、教育、體育、醫療、法律、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以互聯互通為起點,擴散多方合作資訊,匯聚多元合作形式。

  總之,澳門要牢牢把握“十三五”時期的機遇,把中葡平台發展好、建設好,通過提升中葡平台功能帶動自身多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者係澳門學者同盟監事、經濟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