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雲:人生有趣,因為「不服氣」

近二十年來香港電影工業浮浮沉沉,但劉青雲幾乎每年有少則一部、多則三四部主演的電影上映,配角客串的未算在內,可謂常年一線男星。銀幕上百變的身份和性格,在同一張面孔上呈現,看著十分熟悉,卻蘊含無數可能,這一切構成籠統而牢固的印象:能演、百搭、穩健。有人說,劉青雲是香港一線演員裡最不必證明自己演技的,也有人說,劉青雲的提名史就是半部金像獎歷史。事實上,他也越過一個個山丘,一步步成為今天的劉青雲,當然旁人也很好奇,最後劉青雲會抵達何處。


劉青雲:人生有趣,因為「不服氣」

 

負責在戲裡做定海神針


「我不算靚仔,但長相合理吧。」劉青雲展開典型港式幽默,把自嘲摻在嚴肅的話題裡信手拈來。他出道時TVB主推「五虎將」,他演技成熟時,娛樂圈進入「四大天王」為代表的偶像工業時代。算不上帥哥,沒有明星光環,但他在專業領域卻說得上平步青雲:20歲剛從TVB訓練班畢業,就在《新紮師兄》裡出演「fit佬」倪峰一角,以反派男二號身份搭配台裡力捧的小生梁朝偉。事實上,在訓練班時他就被監製招振強看到潛力,當時韋家輝寫劇本和選角,同樣一眼看中他,認為這傢伙不帥,但很有才。


劉青雲:人生有趣,因為「不服氣」

進入電影圈後,劉青雲同樣演過不少雙雄戲,比如搭黎明的《真心英雄》,配梁朝偉的《暗花》,對劉德華的《暗戰》以及和鄭伊健合作的《暗戰2》。近年在《竊聽風雲》系列更夥拍古天樂、吳彥祖,三雄鼎立。在這些演員卡司組合中,他是絕對的主角,然而若論票房、話題,卻顯然並非由他主力承擔。他負責在戲裡做一支「定海神針」,你未必被他吸引入場,但沒了他你很難看得過癮。


1995年開始,他與杜琪峰、韋家輝及他們後來創立的「銀河映像」合作。「韋杜」組合曾不諱言,儘管劉青雲永遠都在演比較難的角色,但拍戲時他們更多照顧他的對手,只因他是太成熟的演員,有自己的看法和演法。他們的合作方式很有趣,韋家輝把劇本傳真到現場,杜琪峰看了就開始拍,劉青雲用自己的方式演。在現場,劉青雲往往拿著劇情大綱,跟編劇游乃海一起構思,如果杜覺得OK就開始拍……當年很多部片就是這樣,比如《暗花》和《再見阿郎》,邊想邊拍,效果反而不俗。


劉青雲:人生有趣,因為「不服氣」

他對角色的設計和執行之精准,也往往為行內人稱道。他通常會為角色個性設定一個藍本,遇到何人何事如何處理,他會依照藍本來演。前幾年在《奪命金》裡,三腳豹本是很類型化的草根江湖人物,但他將其個性裡的傻氣、義氣和孤勇演繹得細緻生動,又用不斷眨眼、遇事硬扛等強化人物形象,而面對各個對手做出不同反應時,更是黑色幽默十足。

 

「不服氣」影帝


劉青雲貌似沉穩平和,但一生最重要幾件事,卻都緣於那句「不服氣」。因父親一句偶然建議,他去報考TVB藝員訓練班,考完被告知,一個禮拜後收到信就是考上,否則就是沒考上。過了一週,他沒收到信,又過一週,他想怎麼自己收不到信呢?於是打電話去問,結果電話那邊說,信已經寄給你了,今天是報到截止的最後一天,我們還以為你不來讀呢!這個不服氣的電話改變了他的人生。


上世紀80年代末香港電影業正蓬勃,他在TVB歷練幾年後轉戰電影圈,然而一直沒遇到好機會。不久,金牌監製韋家輝找他回去拍電視劇。當時的經紀人試圖勸阻,但他很堅決:「韋家輝是TVB第一金牌監製,我在TVB那麼多年,他監製的劇集從來沒找過我,這次他找來,我怎麼都要回去!」為著這份「不服氣」,他回去拍劇,那就是後來萬人空巷的《大時代》。

劉青雲:人生有趣,因為「不服氣」

其後在香港電影最低迷、力圖以原創內容和獨特映像風格殺出一條血路時,劉青雲是韋家輝頭一個想到要找的演員。「當時是電影行業的低潮期,好處就是大家反而可以多作嘗試,拍一些違反傳統商業性、創作性、好玩的電影。」《一個字頭的誕生》《十萬火急》《真心英雄》《再見阿郎》《暗戰》等,都是劉青雲那些年得心應手之作。


逐漸累積了不俗的演出,越來越多人覺得,金像獎欠劉青雲一個影帝獎座,「被提名最多次數的演員」開始成為他用以自嘲的段子。2007年,他到底憑《我要成名》成為金像影帝,此時他已被金像獎提名7次,儘管這次被認為不算他最好的表演,倒是片中以一個過氣演員角色帶出娛樂圈百態,夫子自道的況味加分不少。他自認「很笨」,面對總有人說哪部戲票房很厲害,他應該去拍哪類型的戲時,他的「不服氣」又發作了:「我又不覺得是那樣,自己的判斷和想法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