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打造亞太會議之都

會展業是全球爭相發展的朝陽行業,不僅能帶動酒店、旅遊、餐飲、零售和物流業等產業發展,對社會經濟產生“乘數效應”,還能協助城市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地區間的交流合作。因此,會展業是澳門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目標的重要突破口。

文|澳门連信森

經濟適度多元是澳門發展的總趨勢。回歸初期,特區政府已在施政報告中定下培育會展業的策略。在政府多年來的推動下,會展業穩步發展,產業鏈不斷成長,成為澳門經濟多元的重要助力。

會展業具備多項優勢

回歸以來,澳門一直致力透過多元渠道優化會展業的軟硬件,經過16年來“一步一腳印”的耕耘,造就了現時澳門會展業的獨特優勢。目前,澳門會展業已形成一系列優勢,有能力協助海內外客商拓展商機。

第一,隨著多家綜合渡假村項目相繼落戶澳門,澳門擁有眾多具規模的會議展覽場館及設施,提供了多種不同類型、總面積近18萬平方米的活動場地,供應逾3萬間酒店客房。其中,澳門金沙集團投資約200億元的威尼斯人度假村提供佔地11萬平方米的會展場地,面積是香港會展中心的兩倍。以上會展硬件設施無疑令澳門會展業擁有優越的硬件配套,成為澳門會展業的全新載體。

第二,澳門區位優越,對外交通便利。航空方面,澳門擁有國際機場,已與48個國家簽署雙邊航班協定。海路方面,澳門有3個客運碼頭,而規模約36.29萬平方米的氹仔北安客運碼頭預計下半年投入使用。澳門亦計劃興建第四條跨海通道,為居民與旅客提供更良好的出行條件。陸路方面,多條交通路線來往澳門與廣東各大城市,廣珠城際軌道將規劃通過橫琴延長線與澳門輕軌體系連結,便利旅客進入路氹城。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屆時澳門與珠港的通行時間將大為縮減。便捷交通為來澳參與會議展覽的人士提供便利,利好會展業發展。

第三,澳門有中葡融合的文化底蘊,知名度高,旅遊資源豐富,每年接待3,000萬遊客。澳門是自由港,貨物資金人員進出便利,稅率很低。這對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發展會展業都是有利的。

最後,CEPA及廣東自貿區創新政策均為澳門會展服務提供者更快進入內地市場,拓展會展業發展的新機遇。

多措施支持會展業

對於發展會展業,澳門政府作出堅定的承諾。在會展業起步階段,澳門政府一直透過向業界提供各項支援措施、專業培訓、支持承辦大型會展活動等,推出多項鼓勵和配套措施,促進本澳會展業發展。

首先,2012年推出的“會展活動激勵計劃”向在澳門籌辦會展活動的主辦單位及策劃者提供協助及財務支持,該計劃於2012至2014年間批准231宗,金額2.2億元(澳門元,下同)。2014年推出的“國際會議及展覽支持計劃”,旨在資助相關活動的宣傳費用、會者住宿、餐飲、主題演講嘉賓等費用,以及提供同場展覽場地租金財務支持。此計劃去年共批出11宗,批准金額為5,577萬元。

第二,澳門透過“會展競投及支援‘一站式’服務”支持業界競投國際會展項目落戶澳門。澳門業界競投國際會議將得到政府支持,並會承擔部分主辦方來澳考察費用。2015年,政府跟進項目共123項。近年澳門業界聯同高等院校、業界團體積極爭取競投國際會議落戶,至今成功舉辦多項國際專業會議。

第三,政府推出“會展專業人才培訓支援計劃”,為未來發展儲備人才。此計劃一是資助企業及團體籌辦會展人員培訓課程,二是讓會展業界推薦員工參與專業考試。政府鼓勵業界修讀“CEMCHINA註冊會展經理培訓課程、專業會展管理課程(PCM)和高級會展管理國際認證課程(EMD)。至去年底澳門CEM畢業生共有209名,是全國最多“CEMCHINA”產出的城市之一。

提高會展業競爭力

澳門會展業須利用自身優勢,持續增強綜合競爭力,務求在澳門經濟調整過程中作多元發展。

第一,政府應協調澳門高等院校開設會展學位課程,培養會展專才。各大專院校應主動加强和中國內地與國外會展院系的聯合培養,政府可提供獎學金予會展專業學生到會展發達城市學習。除了高等教育外,政府應加强會展業在職培訓,資助會展從業員職業進修,更新會展組織和管理技巧,提升會展人員素質。

第二,“會展旅遊”既是會展產業的一個環節,也是帶動旅遊業的一種延伸,政府應著力發展。建議會展產業與旅遊業加強合作,積極設計商務會展旅遊活動與產品去吸引會展旅遊的高增值旅客。

第三,因應2017年港珠澳大橋通車,澳門會展業應與香港、珠海進行深層合作,包括設立“港珠澳會展推進小組”,爭取會展業列入橫琴新區企業所得稅優惠行業中,並在橫琴建立“港珠澳會展產業園區”,打造三地會展產業圈。

第四,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通過數字化手段開展的信息收集、產品展示、觀眾互動的比重愈來愈高。建議會展業界把新興媒體應用到會展活動中,如Facebook、Wechat、微博等,澳門會展業應朝著“以線下實體會展為主、線上虛擬會展為輔”的O2O模式方向發展。

第五,完善會展業發展的監察和評估數據,定期評估本澳會展業的產值,以及收集會議主辦機構收支、與會者、專業觀眾及參展商資料數據。建議官民合作增加統計專業觀眾在澳門的人均消費、將政府和商業展覽數據分開統計,以及委託第三方獨立機構進行專項會展調查。

最後,建議政府制訂會展業發展藍圖,建立行業發展評估體系,從中剖析澳門會展業現況並提出短、中長期政策措施。

(作者係澳門學者同盟監事、經濟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