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帶來霧霾防治新變革

近年來,中國多個地區持續遭受霾害。在北方地區供暖季,霧霾情況進一步加劇。據調查,機動車排放、工業排放、煤炭燃燒是造成霧霾的重要原因。因此,降低煤炭等傳統能源的消費比例已成必然趨勢。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但如何做到經濟增長與氣候保護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答案之一就是發展綠色能源。

解決霧霾危害刻不容緩

  2015年11月初開始,北方多個地區進入“霧霾週”,山東西北部、黑龍江西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區有重度霾,而大部分地區持續有中度霾,空氣中彌散著異味。為緩解霧霾,各地紛紛推出應對措施,包括機動車限行限號、秸稈禁燒、渣土運輸車輛密閉等,霧霾污染已嚴重影響多個地區居民的正常生活。

  因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中國北方地區家庭的燃煤中央供暖系統仍繼續獲得大量政府補助。直到現在,很多辦公室和住所仍享受免費供暖,而供暖燃煤造成的環境污染日益加劇,已到了不得不解決的時候。

  此外,中國仍大量依靠火力發電來維持工業生產,而火力發電廠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來源。近一百年來,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導致全球變暖。每產生一度電,褐煤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約是天然氣的3倍,黑煤則是天然氣的2倍。

新能源帶來新曙光

  既然人類離不開電能,那唯一的辦法就是尋找可替代的清潔能源。光伏發電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採用太陽電池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發電方式。煤炭能源等常規能源是有限的,而太陽能則是取之不盡的可再生能源,當科技發展至今,普及太陽能替代常規能源已不可再拖延。

  與產生二氧化碳的煤炭能源不同,光伏發電清潔環保,發電過程無燃料、無需水、無噪聲、無排放,可謂完美的可再生能源,而且其性能穩定,壽命長,運行及維護較為簡單。根據世界基金會(WWF)統計,我國在平均日照條件下, 1千瓦光伏發電系統平均1年可發電1,200度,即可減少煤炭(標準煤)使用量約400千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噸。形像地說,安裝1平方米的太陽光伏組件替代煤炭能源相當於造林約100平方米。

  光伏發電亦不受資源分佈地域的限制,在我國某些地形複雜的地區,尤其是日照強烈的高原地區,光伏發電的優勢更為明顯。在我國雲南省石屏縣牛達林場,林場管理者先後建立了六個監護站,率先使用太陽能電力為28.7萬公頃的森林提供不間斷的保障,至今已有近20年,為林場創造綠色可持續生態環境功不可沒。

  除了高原,在地大物博的中國還有另一種特殊的地形,即是戈壁。數據顯示,若在57萬平方公里的荒漠戈壁上,僅僅開發5%的面積用於光伏發電,按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即可年發電約2.4萬億度,相當於2013年29個三峽電站的年發電量。若能大規模開發光伏發電來替代常規能源,對改善環境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目前,歐盟是世界上光伏發電量最大的地區,日本也是太陽能發電大國,使用範圍非常廣泛。這些發達國家和地區早早的經歷了工業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率先尋求清潔的、可持續發展的能源來改善本國環境。中國雖然起步不及這些國家和地區早,但同樣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及常規能源終會用盡這一現實,大力鼓勵發展光伏發電。從2007年起,中國已連續8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光伏產品製造國。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量9.9GW,同比增長170%,其中新增光伏電站裝機8.32GW,新增分佈式光伏裝機1.58GW;中國累計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7.95GW ,其中光伏電站31.7GW,分佈式光伏6.25GW。光伏產業正在神州大地上快速發展。

政策支持 新能源發展前景可期

2015年12月初,在法國巴黎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的全球195個國家代表一致通過《巴黎協議》,協議承諾控制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以確保從工業化之前到2100年的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不超過攝氏2度,以實現人類活動排放與自然吸收之間的平衡。在這個歷史性時刻,中國表明了加大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構建低碳能源體系的決心。

  “十三五”規劃建議已提出要推動低碳循環發展,推進能源革命,尤其是提議光伏裝機目標整體翻倍。 2015年,國家能源局亦提出“光伏領跑者計劃”,將通過建設先進技術光伏發電示範基地、推動新技術應用示範工程等方式實施,這些政策都將有效推動光伏發電的推廣和發展。

  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碳交易作為一種新的市場機制誕生了,簡而言之,即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 2013年6月,中國首個碳交易排放權交易市場在深圳揭幕。日本和歐美等發達國家及地區已通過碳交易取得了顯著的環境和經濟效益。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碳交易可謂既減排又賺錢的交易方式,市場潛力巨大。

  此前,中國人民銀行發佈公告稱,為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將引導金融機構服務綠色發展,支持金融機構發行綠色金融債券,募集資金將用於支持綠色產業發展。不出意料,光伏發電被列入《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後,目錄將引導各類投資者加大綠色投資、履行社會責任。

  踏入新一年,“股神”巴菲特投資第一擊就斥資逾20億美元買入加州太陽能項目。 2015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著力推進分佈式光伏發電。光伏發電逐漸成為中國和許多國家傾向的戰略性可再生能源,將為改善溫室效應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者係招商新能源投資者關係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