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大鱷”伺機掩襲港元
2016年甫一開始,人民幣、美元、以及股市及滙市的淡友“四路夾擊”,尤其是金融“大鱷”蠢蠢欲動,再次狙擊港元,一如1998年金融風暴的低氣壓再次籠罩中環上空。一月中旬以來,港元兌美元滙價一度轉弱至7.8295,創2007年以來低位,逐步逼近金管局出手禁區,港滙遠期滙率更曾低見7.9,低過聯滙底限。
被視為人民幣替身的港滙急瀉,掀起走資驚魂,股市空倉猛增,一直處於極低水平的港元拆息亦見顯著抽升:1月13日至21日,港元兌美元貶值0.7%,是聯滙制度實施30多年來最大6日跌幅,金融警號似已亮起黃燈。港滙只要再跌200多點子,金管局就要沽美元買港元穩定滙價,倘若沽壓未減,即要啟動加息。屆時將進一步衝擊股市樓市。
國際“大鱷”對港元面露殺機,特區政府財金官員坐不住了,接連表態:“誓挺聯滙!”
國際金融“大鱷”故伎重施?
據行內人士透露,國際“大鱷”在香港的玩法,確如1997、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在滙市股市實行雙邊操控般的“搶掠”,藉大踩港滙,製造資金流走、市場恐慌景象,從而在股市期指市場謀取暴利。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索羅斯為首的對沖基金就是這樣沽空港元港股的。
當時,索羅斯先在遠期港滙及股市中靜悄悄地部署沽空,再在現貨滙市中高調沽空港元。由於各銀行存放在金管局戶口中的總結餘只有幾十億港元,有時甚至只得幾億元。大家紛紛用港元換取美元,這幾十億的結餘根本應付不了,情況與銀行擠提相似。銀行能夠做的,便是向別的銀行借錢應急,息口推高,所有銀行的結餘都用光用盡,惟有用更高的息率向金管局借。“大鱷”舞高弄低,利率上升,遠期港元及股市卻下跌,炒家便在這兩個市場獲得暴利。
時隔18年,“大鱷”重新狙擊港元,故伎重施。沽空港元,垂涎的正是港股期貨市場。一張期指每升跌1點價值50元,若恆指跌1,000點,那1張期指就可賺5萬元, 國際“大鱷”對港元發動空襲前,其實已暗中在期指和場外市場進行沽空,到其狠踩港滙、製造恐慌之時,已是進行掠食的收網關頭。
4千億金融防線備戰“大鱷”
經一事長一智,1998年經歷與“大鱷”一場金融對決後,香港金管局公佈了七項鞏固貨幣發行局制度的措施,解決了制度的缺陷。 如將兌換保證的適用範圍,由銀行持有的港元現鈔,擴展到銀行在金管局結算戶口的結餘,即銀行體系的總結餘,增強市場對聯匯的信心。此外,將貼現機制優化。當港元被大手狙擊,令銀行體系結餘被抽乾時,銀行可用持有的外匯基金債券,向金管局以既定利率借入港元應急,避免因短期流動性抽緊時拆借利率大幅上升。
從金融海嘯至去年底,香港已流入近12,000億港元的熱錢。流入的錢中,大約有4,000億港元存放在金管局的銀行結餘中,若資金流出,這4,000億可立時通過金管局兌成美元應付市場需要。這情況與1997年結餘只有幾十億不可同日而語,當時只要流出幾十億資金,利率便會急升。
面對“大鱷”對港元的再次進攻,港府如何防守?有評論認為,重点要保證滙市運作暢順,沽港元買外幣不遇阻滯,4,000億結餘隨時候命,可快速換取美元。並為沽出6,500億港元美債作好準備。另外,无惧熱錢外流,幾年前流入的熱錢弊大於利,最好早走早著。
“大鱷”連續打“開口牌”,高調揚言沽空港元等亞洲貨幣。金管局要員堅決反擊。總裁陳德霖以5大關鍵理據穩定軍心:一是香港貨幣基礎、外幣資產以倍數增長,炒家需千億港元計資金才能推高利率;二是恆指市盈率低,目前只有8倍,造淡港股或期指獲利的空間少;三是港滙遠期交投量低,炒家大量建淡倉推低港滙遠期價格,沽空成本增加;四是銀行監管要求嚴格,炒家難借大量港元狙擊;五是香港銀行資本充足水平高於國際標準。他力證香港金融實力已遠超1997年,防禦力強勁,“大鱷”要在股滙同時出手圖利難度大增。
果然,自2月以來,港元即期及遠期市場殺氣減退,已逐漸恢復平靜。
提升“真功夫”抵禦“大鱷”衝擊
港滙市場近期得到喘息機會,是否意味危險期已經過去?對此,曾親歷亞洲金融風暴的陶冬分析師並不認同,他指出,港元遭沽空僅表徵,更值留意是香港經濟基本面在轉弱,“香港的歷史一般10年左右有一個大週期,我們現在進入到下行週期的轉折點上,切記要管好資金的流動性。”
他指出,本港現時與1997至1998年,在經濟基本面上的弱勢有5大雷同之處,包括港元估值過高、資金由本港流走、樓市泡沫形成等, 容易惹來“大鱷”狙擊。他呼籲香港要避免聯滙受衝擊,必須維持經濟競爭能力,保持“真功夫”。
另外,香港聯滙機制如今已大為改善,美儲局加息雖會令資金流走、港息上升,但已不會出現當年港元被狙擊至利率急劇飈升的情況。值得擔憂的不是港府捍衛聯滙的決心,而是投資者對待港元資產的態度。香港的樓市已經轉勢向下,一旦樓價出現較快較大調整,可能影响市場信心,或會再加重港滙和港股的壓力。
當年索羅斯輕易把泰銖摧殘及把印尼盧比推倒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亞洲地區的投資者以散戶為主,容易跟風和火上加油,令做淡貨幣的資金數以百、千億美元計,讓索羅斯沽空計劃得逞。
猴年的金融市場勢必會更波動,雖然香港有良好的聯滙制度、健全的銀行體系及嚴格的金融監管,但這不表示可以高枕無憂,要警惕金融“大鱷”狙擊行動會陸續有來。
(作者係資深財經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