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宗澤指美國是南海軍事化最大推手

  近段時間以來,美國在南海地區屢掀波瀾,一度將中美推到軍事衝突的邊緣。針對南海問題,本刊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

美國染指南海的程度越來越深

  記者:去年12月10日,美軍兩架B-52轟炸機執行例行飛行任務,其中一架闖進中國在南海的華陽礁上空2海里範圍內。今年1月30日,美軍導彈驅逐艦又闖入中國西沙領海。這些行為是否意味著美軍在對中國進行有意的政治和軍事挑釁?您如何看待美國的這些行為?

  阮宗澤:美國對中國南海島礁臨近空域和水域所做出的這些行為,當然是挑釁。實際上,美國是南海地區軍事化的最大推手。美國在南海地區擁有軍事基地,比如在菲律賓有它的軍事基地,甚至在新加坡也有部隊,有濱海戰艦。美國跟菲律賓又是一個軍事聯盟體系。美國打著所謂的“航行自由”旗號進行巡航,而且還不滿足於單打獨鬥,現在要拉著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來一起巡航,向中國示威。美國在南海地區,或者在南海周邊搞軍事演習,是要讓南海樹欲靜而風不止。南海島礁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南海島礁的主權由來已久。美國近來越來越多的對中國進行抵近偵察,是對中國島礁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挑釁。

  同時,這也顯示出美國在南海地區的雙重標準。第一,美國大肆炒作中國的島礁建設。中國的島礁建設,一是要改善駐島人員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二是要提供一些國際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當然一些必要的防禦設施、軍事設施,我們一定要有,這是保衛我們主權和領土的需要。但是在南海地區,中國不是第一個搞島礁建設的。長期以來,南海周圍的聲索國,像菲律賓、越南等國家,非法佔領了中國的南海島礁,又大興土木。美國卻視而不見。

  第二,美國到南海地區對中國島礁抵近偵察,卻打著所謂“航行自由”的旗號。航行自由的一個根據叫做無害通過,而無害通過來源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現在世界上包括中國在內,超過150多個國家都加入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而美國並沒有加入,它卻要用這個公約去約束別人,而不約束自己。由此可以看出,美國對待國際規則,包括涉及海洋方面的所謂規章制度,完全是雙重標準。

  美國把南海炒熱,是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的,是為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找藉口,做輿論上的鋪墊。如果南海地區風平浪靜,就不需要它來平衡,所以它在這個地區製造緊張,為它進一步介入這個地區製造藉口。

  應該說,美國過去在南海問題上,還是相對超脫的,只是近幾年來,它染指的程度越來越深,這是一個很危險的現象和動向。

東盟不願為單邊主張“背書”

  記者:2月16日,美國-東盟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結束並發表聯合聲明。據悉,美及東盟就聲明是否提及南海進行了討論,老撾等部分東盟國家反對,最終聲明未直接點名中國,也未提及南海。您對此次會議及會議聲明有哪些評價?東盟成員國就南海問題並未形成一致立場,說明了什麼?

  阮宗澤:對於東盟加強與其它對話夥伴國正常、平等、友好、不針對第三方的合作關係,我們樂見其成。並不是說東盟不能跟別國發展關係,中國沒這麼小氣。但是有一點,不要針對第三方。

  本次在加州舉行的美國-東盟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美國官方講,不針對中國,也不是一個關於南海問題的會議。但在會議之前,有不少輿論,尤其是一些美國和菲律賓的輿論,炒作這個會議就是要針對中國,就是要在南海問題上形成所謂的共同立場,向中國發難。

  會議聲明發布以後,這裡面沒有出現“南海”的字樣,也沒有像一些媒體炒作的那樣,向中國發難。我覺得說明了兩個問題。第一,東盟不願意在大國之間選邊站隊,東盟要保持自己的中心地位。今年是東盟建立共同體第一年,東盟的價值在於,它要在這個地區發揮中心主導作用。從東盟自身的利益來講,它不能在大國之間完全倒向一邊,倒向任何一方,都會喪失它的中心地位。

  第二,南海問題不是中國和東盟之間的問題,更不是東盟和美國之間的問題。它只是中國和一些東盟成員國之間的問題。美國大肆炒作,實際上是不合適的。當然有個別東盟國家,像菲律賓,跳得很高,它就是要借助各種場合來渲染南海問題,渲染中國威脅,這種表現極其惡劣。實際上它的目的是要綁架東盟,為它自己單方面的主張服務。東盟有10個國家,其中有一半多的國家跟南海問題不沾邊。菲律賓、越南,跟中國爭的很激烈。還有的聲索方,像馬來西亞,則希望通過談判方式解決,不願意把這個問題鬧僵。

  由此可見,東盟不願為個別國家的單邊主張“背書”。第一,這不符合東盟的利益。東盟國家為了在東亞地區發揮更大的作用,它會注意在大國之間保持平衡,不願為像菲律賓這樣一些國家的單邊主張買單。南海問題的核心是一些國家非法侵佔中國南海島礁以及南海有關水域的劃界。東盟為了自身的國際聲譽、公信力,不願介入這種具有爭議性的問題,一旦介入,不利於它的國際聲譽,也不利於東盟各國的團結。第二,很多東盟國家也不願意因為南海問題影響與中國的關係。

南海仲裁完全是一場鬧劇

 記者:菲律賓去年向海牙仲裁法庭提出南海仲裁案,判決結果將於今年宣布,您如何評價這場裁決?

  阮宗澤:這場仲裁案完全是菲律賓搞的一場鬧劇。第一,它違反了長期以來中國和菲律賓政府之間達成的諒解,這個諒解就是雙方要通過友好協商來處理南沙島礁分歧。第二,它違反了2002年中國和東盟之間達成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第五條提出,不要採取使爭議複雜化、擴大化的行動。第四條提出,通過雙邊友好磋商和談判的方式來解決它們的領土和管轄權爭議。此外,還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的一條原則,即要進行仲裁,必須得窮盡所有的政治和外交手段。實際上中菲之間在南海問題上,保持著溝通。而且早在2005年曾經達成一個中國、越南、菲律賓在南中國海協議區三方聯合海洋地震工作協議。菲律賓執意搞仲裁是單方面強制行為,事先沒跟中國有任何的溝通,就一紙訴狀遞到仲裁庭告中國,這是沒有道理的。

  菲律賓提出仲裁,是企圖掩蓋它非法侵佔中國南海島礁的基本事實。菲律賓現在非法侵佔中國8個島礁,其中最大的一個叫中業島。中業島名字的由來,是二戰結束以後,中國國民政府派軍艦接收南海諸島,其中一艘軍艦叫中業艦,所以就把這個島命名為中業島。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這些島嶼完全是中國的領土。

  從菲律賓自身來講,關於它的領土範圍,有幾個條約都根本不涉及南海島碓。菲律賓現在一意孤行搞仲裁,其實是心虛,它就是要通過仲裁的方式來轉移視線,混淆是非,掩蓋它非法侵佔中國島礁的基本事實。中國的政策是不接受、不參與。特別強調的是,中國的不接受、不參與,並不等於不遵守國際規則。現在菲律賓、美國甚至日本,到國際上大造輿論說,中國橫蠻無理,菲律賓要打官司,中國不跟它打,因為中國害怕,從而把中國描述成一個不講規則的國家。這是他們故意混淆是非。

  王毅外長跟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講,中國不接受、不參與恰恰是依法行事。中國在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後,依據公約所賦予的權利,於2006年公開發表了在涉及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問題上不接受仲裁的排除性聲明。做這個聲明的不只中國一家,全世界有30多個國家都做了這樣的聲明,其中包括澳大利亞。所以我們現在的立場,恰恰是行使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賦予中國的權利。中國是一個有國際信譽的國家,我們會遵守《國際法》。中國不接受、不參與的原則和政策是不會改變的。

  不管仲裁的結果怎麼樣,也改變不了菲律賓現在非法佔領中國8個南海島礁的事實。

蔡英文上台後的南海局勢令人擔憂

  記者:在南海問題上,大陸與台灣合作的可能性有多大?兩岸合作所面臨的障礙有哪些?

  阮宗澤:維護南海島礁的主權,維護中國在南海的主權,不只是大陸的責任,也不只是台灣的責任,是兩岸共同的責任。所以我們要以一種大局的觀念來應對這個問題。台灣現在生態比較複雜,而且台灣在一定意義上也有所顧慮,不願太高調的和大陸聯手。我們的立場非常清楚,堅決維護中國南海島礁的合法權利。王毅外長講的非常清晰,不是我們的,一分不要;該是我們的,寸土必保。在今後,我們應該各自做出努力,共同來維護這一份老祖宗留下的家產。

  另外,對蔡英文上台以後在南海問題上的動向,我個人有一些擔憂。第一,“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而到現在為止民進黨也沒有公開承認“九二共識”。

  第二,民進黨希望先加強與美國和日本的關係,再來發展和大陸的關係。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它為了發展和美國以及日本的關係,會不會在南海問題上,甚至在釣魚島問題上做出妥協。對於民進黨上台之後可能帶來的這種隱患,我覺得要提高警惕。蔡英文需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不會出賣我們在南海以及釣魚島主權的利益。如果她跨過這條紅線的話,大陸不會袖手旁觀。

  所以我希望,台灣島內的有識之士在南海和釣魚島問題上,要維護好老祖宗留下的這份家業,這是兩岸共同的責任。我們在政治上可能有一些分歧,但這不應該影響兩岸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共同信念,在此方面,不能有任何的妥協,更不能有任何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