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全會釋放信號 將持續保持遏制腐敗高壓態勢

  2016年1月12日至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攜六常委悉數出席。全會總結2015年紀律檢查工作,並部署2016年任務。

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

  習近平首先在六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一年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的成效,指出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充分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習近平的講話站在時代發展和戰略全域高度,充分肯定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的新成效,深刻分析依然嚴峻複雜的形勢,明確提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

  在會上,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指出,反腐敗鬥爭要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尺度不松,持續保持遏制腐敗高壓態勢,讓人民群眾看得見、享受得到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成果,不斷增強對黨的信心、信任和信賴。

  全會總結2015年紀律檢查工作,部署2016年任務,審議通過了王岐山代表中央紀委常委會所作的《全面從嚴治黨,把紀律挺在前面,忠誠履行黨章賦予的神聖職責》工作報告,並對下一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

  2015年,中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聚焦中心任務,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取得了新成效,開創了新局面。

  一是紀律審查力度加大。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肅查處周永康、令計劃、蘇榮等嚴重違紀案件,有力維護了中共的團結統一。2015年,無論是給予黨紀政紀處分人數還是審查中管幹部人數均為改革開放歷年來的最高值。二是制度建設與時俱進,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實現紀法分開。三是糾正“四風”馳而不息,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3.7萬起、4.9萬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4萬人。四是“把紀律挺在前面”成效顯現,全國共有850餘個單位的黨委、紀委和1.5萬多名黨員領導幹部受到責任追究。五是自我監督有力有效,從嚴管理監督,堅決清理門戶,解決“燈下黑”,處分違紀紀檢監察幹部2,479人。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查處了一批腐敗分子,贏得了黨心、民心,也獲得了人民群眾的高度讚譽。但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全面從嚴治黨任務依然艱巨,必須持續保持高壓態勢。故此,習近平在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再次告誡全黨:“軍令狀不是隨便立的,我們說到就要做到”。

  回顧中共十八大以來反腐敗鬥爭歷程,已經打下的“老虎”數量之多、層級之高、範圍之廣,前所未有。從中紀委公布的數據來看,近三年來,無論是給予黨紀政紀處分人數還是審查中管幹部人數,連年創下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新高。查處了包括高級幹部150多人,其中周永康、薄熙來、徐才厚、 郭伯雄、令計劃、蘇榮、周本順、白恩培、蘇樹林等已被宣判或正在接受審判。

  就在中紀委六次全會剛剛結束不到一周時間,1月20日晚上,中紀委網站再度發布消息: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龔清概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這再一次表明,黨中央堅定不移反對腐敗的決心沒有變,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的目標沒有變。

反腐敗工作首當其衝就是制度建設

  在布置2016年反腐敗工作時,首當其衝的就是制度建設。以前反腐敗鬥爭,主要靠紀檢工作推動。現在提出形成“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之間的配合機制,意味著擴大監督範圍,完善監督體系,反腐的觸角由黨內拓展到“非黨”的公職人員,把所有的公職人員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都納入到監督的範圍領域,不存在特殊的組織和個人。

  習近平在全會上要求,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對基層貪腐以及執法不公等問題,要認真糾正和嚴肅查處,維護群眾切身利益,讓群眾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果。

  2015年修訂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全會公報表明,今年將修訂《黨內監督條例》,制定《中國共產黨黨內問責條例》,在修訂黨內監督條例同時,本次全會還提出要研究修改《行政監察法》,使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相互配套、相互促進。

  在制度建設方面,公報還提出,要鞏固和深化省區市、中央和國家機關部委、國有企業以及地市一級黨組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成果。要制定黨內問責條例,把問責作為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

  公報強調,2016年要“落實巡視工作條例,向全覆蓋目標邁進”。按照全覆蓋要求,中央巡視對象達280多個。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組已經開展8輪巡視,巡視149家單位黨組織,全覆蓋任務已完成52%。根據部署,2016年將重點推進對部門和事業單位的巡視全覆蓋。

(作者係中央部委研究室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