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過剩有望緩解風電保持增長勢頭
近日,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發布白皮書,承諾促進新能源發展。目前,全球多晶硅產能過剩局面有望緩解,2016年多晶硅生產企業的盈利將轉好,但2017年恐將重現供過於求的局面。關於風力發電行業,2015年中國風電並網運行,風電產業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國家電網承諾促進新能源發展
近日,國家電網公司發布《國家電網公司促進新能源發展白皮書(2016)》。提出2020年建成東部、西部兩個同步電網,形成送、受端結構清晰,交、直流協調發展的骨幹網架,實現更大範圍水火互濟、風光互補,促進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和高效利用。加大新能源項目配套電網投資,盡最大努力保障2020年前年均新增風電25GW、光伏發電20GW裝機的並網和送出。“十三五”期末,國家電網“西電東送”電力規模從目前的110GW提高到310GW,“三北”地區通過特高壓電網向東中部負荷中心輸送新能源約148GW。電網技術的進步和長距離輸送通道建設是解決當前新能源消納不足問題的關鍵, 2017年會是取得重大進展的一年。
全球多晶硅產能過剩局面有望緩解
2015年全球多晶硅產能45萬噸,比上年增加2萬噸,產量35萬噸(含半導體用),其中中國產能19萬噸。全年太陽能級多晶硅需求32萬噸,同比增長18.5%。2016年全球光伏裝機需求將繼續增長,而多晶硅產能擴張有限,故多晶硅供過於求的局面趨於緩解,價格也有望反彈。2017年內地流化床法多晶硅產能將擴大,同時韓國廠商也將有新產能開出。新開產能主要採用硅烷法,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從而帶動行業整體價格下滑。
總體來看,2015年中國光伏產業鏈中下游的硅片、電池片等環節企業盈利較好,但上游多晶硅受困於產能過剩而出現全行業虧損。2016年多晶硅生產企業的盈利將轉好,但2017年恐將重現供過於求的局面。
3月中,光伏發電產業鏈上各產品價格延續上4周趨勢。多晶硅價格仍在上漲,顯示行業供求關係出現反轉,不過多晶硅價格仍明顯低於2015年平均價,未來價格有持續上漲可能,而多晶硅片、電池片、電池模組持續全面下滑,反映出這些產品的價格已經達到階段性頂峰,短期內價格有回調壓力。不過今年上半年,中美兩個最大市場的需求仍有望持續旺盛,產品價格不會有大的波動。
多晶硅原料2016年1月進口12,388噸,月環比上升18.6%和年同比上升33.1%。由於中美光伏貿易爭端的影響,美國進口多晶硅大幅減少,已經退出中國進口市場前三名。3月韓國、德國和台灣分別佔進口總量的47.6%、28.0%和11.0%。
風電產業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根據中電聯的統計,2015年1-12月風電設備累計發電1,851億千瓦小時,同比增長15.75%,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加3.6個百分點;風力發電量佔全社會發電量的比例為3.3%,比上年同期增加0.4個百分點,但比2015年5月的高點下降0.5個百分點。
2015年1-12月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969小時,同比下降349小時;1-12月份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728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172小時,其中12月份風機利用小時數比上年同期減少98小時,主要是西北棄風限電嚴重以及全國範圍內風資源不足。
2015年全國風電並網運行情況:全國風電產業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全年風電新增裝機容量3,297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再創歷史新高,累計並網裝機容量達到1.29億千瓦,佔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8.6%。2015年,風電發電量1,863億千瓦時,佔全部發電量的3.3%。2015年,新增風電核准容量4,300萬千瓦,同比增加700萬千瓦,累計核准容量2.16億千瓦,累計核准在建容量8,707萬千瓦。2015年,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1,728小時,同比下降172小時,利用小時數最高的地區是福建2,658小時,利用小時數最低的地區是甘肅1,184小時。2015年,風電棄風限電形勢加劇,全年棄風電量339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13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15%,同比增加7個百分點,其中棄風較重的地區是內蒙古(棄風率18%)、甘肅(棄風率39%)、新疆(棄風率32%)、吉林(棄風率32%)。
(作者係交銀國際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