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一地兩檢”需排除政治阻撓

亞洲最大的城中地下高鐵站深圳福田站於2015年12月30日正式通連運營,至此,香港離全國高鐵網僅“一步之遙”。然而,香港高鐵的建設卻好事多磨:額外追加撥款審議受到反對派立法會議員“拉布”阻撓,最終需“剪布”才於3月11日通過196億元追加撥款;政府提出西九高鐵總站“一地兩檢”的構想也遭到反對派的輿論反對。一個造福於民的工程項目被無端政治化,甚至妖魔化,香港市民感到很無奈,亦體會到香港要發展,勢必要排除反對派的政治阻撓。

香港市民受益高鐵的群體龐大

據統計,目前在地工作和生活的香港市民多達50萬人,廣深港高鐵的開通,將大大縮短他們往返香港與地的時間,為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方便。

對於在“珠三角”養老的長者來,既方便了他們返港探親和辦理在港事務,也方便了子女探視;對於選擇到地大學升學的學生來,可選擇的範圍擴大很多,例如到武漢的大學就讀,即使每週回港“家庭樂”,往返時間和費用都要比以前省許多。家長也更加放心,如有需要,可隨時親臨探視。

“珠三角”有完善的物料供應鏈,例如電子、機械、製衣、飲食等行業,所需的零配件器材一應俱全。香港的大學也常常到“珠三角”採購物料。香港高鐵的開通,將節省大量的時間,大大提高、學、研的效率。同時將把“物料供應圈”延展至華中地區。另外,方便科技人員、專業人士參加地舉辦的學術研討、文化藝術交流,有利於提高本港專業人才的質素和拓寬視野。

高鐵將為青年人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在地深圳廣州就業的年輕人週末花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回港度假;而地置業居住的港人,在港收工後,花一個多小時就可回到地住所,並不比香港的其他打工族耗時。其實這種情形已存在多年,現在只是藉著高鐵網可以把選擇範圍更加擴大。

對於這個不少於50萬人的龐大群體來,對未來香港高鐵的開通,一定是期望出入境方式越簡便越好。就深圳灣口岸的實踐和政府對西九總站提出的構想,“一地兩檢”都是最理想和可行的方案。

“一地兩檢”模式最簡便易行

目前香港社會上對香港高鐵的出入境模式有幾個提法,主流聲音且反映多數市民心聲的是“一地兩檢”模式,而排斥“一地兩檢”者提出的是“兩地兩檢”模式,或者是“車上檢”模式。

後兩種模式實際是效率大打折扣,甚至是行不通的模式。“兩地兩檢”實質上是“多地兩檢”,但地高鐵站不可能都是口岸站,根本無法辦理出入境手續,最後只能落得與皇崗、落馬洲一樣模式的“兩地兩檢”,需在深圳驗證手續並轉車;而“車上檢”就出入境檢和海關物品檢,檢設施有限,而且在福田站到西九站很短距離和很短時間根本無法辦理。

“一地兩檢”模式雖然備受反對派反對和質疑,但卻是最可行的辦法。西九高鐵總站“一地兩檢”模式,是香港和地分別在西九總站設置出入境檢站,如深圳灣“一地兩檢”模式的翻版。地口岸檢站設置在西九總站指定的封閉禁區範圍,由地負責執法,包括負責出入境檢和治安管理。也可把出入境檢和治安管理分由地和香港方面負責,這類似“美加模式”,直覺上香港釋出的權力會少一些,治安管理仍由港方負責。

還有一種“一地兩檢”的建議是,照抄深圳灣口岸做法,把檢站設在深圳的福田,雙方旅客需要在福田站轉車。但這個方法沒有考慮到換乘帶來的種種周折以及票務問題,亦將香港高鐵降級為高速東鐵,大大降低了高鐵的效率。

實施“一地兩檢”無需動到基本法

香港高鐵項目的整體工程目前已完成超過77%,3月11日高鐵追加撥款獲得通過,高鐵工程有望在2018年第三季完工通車。香港高鐵建成已基本沒有懸念,反對派在阻撓政府建設高鐵方面手段不多,因此會在“一地兩檢”上為政府設置更大的障礙。搬出“一地兩檢”衝擊香港的權力和法治一,便是反對派從年初以來搬弄的政治手段。

在高鐵追加撥款通過之前,曾有大學做的民調指,超過五成市民贊成追加撥款,四成一市民支持“一地兩檢”通車方案,支持“兩地兩檢”的則為四成八。有分析認為反對派搬弄是非起到了作用,使部分市民擔心“一地兩檢”可能會衝擊香港權力和法治。但這與市民支持高鐵追加撥款的取態互相矛盾:

既然支持高鐵建設,又何以支持“兩地兩檢”這樣一個讓高鐵變“慢鐵”的方案?僅僅以不想讓高鐵前期幾百億的建設投入泡湯為由,理由並不充分。

出於對反對派煽動抵制“一地兩檢”方案的擔心,有人提出可根據基本法第十八條和納入附件三的做法,快刀斬亂麻做到“一地兩檢”,但有評論人士認為,實行“一地兩檢”是香港特區自治範圍就可決定的事,根本無需動到基本法。而動用基本法恰恰又可能中了反對派另一個政治圈套,即為反對派攻擊有人破壞基本法提供藉口。基本法第十八條指,“任何列入附件三的法律,限於有關國防、外交和其他按本法規定不屬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自治範圍的法律。”反對派會在此定義方面大肆糾纏。

香港社會亦有人寄望於西九高鐵總站沿用深圳灣“一地兩檢”的決策模式。當年,國家有關部門起草《關於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對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實施管轄的決定》,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核,並最終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決定。

但現時西九高鐵總站與深圳灣口岸情況大不一樣,深圳灣是地對香港使用地口岸進行授權,西九高鐵是香港特區自治範圍的事,沒有地授權的事;更何況在西九港鐵總站“一地兩檢”事關港人自身利益,是千百萬港人的需要,事情的首要關注者應是香港而非地,香港應採取主動作為,而非期望地做些什麼。更不必把地推到修改基本法的角色位置上。

有意見認為香港的合適做法是,特區政府宜主動與地有關部門商議,同意在西九高鐵總站劃定地口岸區,由地實施管轄,進行出入境檢。這樣的安排是由特區政府提案,經由立法會審核、通過,就好像政府當年提出並通過《2013年進出口(一般)(修訂)規例》(俗稱“限奶令”)一樣,可以由政府主導通過。

特區政府應無懼反對派的阻撓

通過“一地兩檢”舉措主要是為了方便居民出入境,並不像反對派的是要衝擊香港法治和破壞“一國兩制”。有關管轄區的規例將包括管轄區的地點、範圍、權限,由立法機構立法確認,不是某一方可以隨便逾越的。反對派無端假想中方執法人員會隨便在香港“越境拉人”,製造“杯弓蛇影”恐怖景象,實質上就是想阻撓香港高鐵順利運行,打擊特區政府施政。

2016年是香港立法會議員的選舉年,反對派有意把香港高鐵和“一地兩檢”等議題作為立法會選舉的前哨仗,進行“攻城掠地”。如果建制派對“一地兩檢”表態支持,就會被當成對手攻擊。反對派亦希望通過他們擅長的法律和輿論攻勢,貶低、醜化香港特區政府的形象,以窒礙特區政府的運作,使社會對特區政府生“不作為”的印象。從便民利民角度出發,特區政府應無懼阻撓,堅持“一地兩檢”模式。

香港反對派與“一地兩檢”方案對著幹,甚至叫囂寧願讓高鐵工程爛尾,是一種政治盤算高於一切的喪心病狂,勢將招致居住在50萬港人的不滿,並受到數以百萬計往返兩地的市民反對。

香港高鐵併入國家高鐵網絡,將使香港贏得繼續保持經濟發展的驅動力,而“一地兩檢”是香港高鐵與地高鐵互聯互通的關鍵。我們支持特區政府和愛國愛港議員以香港市民的長遠利益為依歸,加快高鐵建設,堅持推行“一地兩檢”模式,使香港市民能如期在2018年乘上通往神州大地的高鐵,也使香港的經濟、民生搭上高速前進的快車。

(作者係《香江評論社》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