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中國正在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知識產權,即“一切來自知識活動的權利”。隨著人類物質文明的不斷提升,對知識財富的認知亦變得愈發深刻起來。一個國家的現代文明進程,很大程度上體現於對知識產權事業的建設和保護。近期,中國已經明確將知識產權的“十三五”規劃納入國家“十三五”的重點專項規劃之中,這也是知識產權規劃首次進入國家重點專項規劃。為幫助廣大海外讀者更全面準確了解中國近年來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本刊記者近日專訪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

中國知識產權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對知識產權工作作出新部署。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知識產權交易平台建設。國務院印發《關於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對知識產權強國建設作出明確安排。

申長雨表示,2015年中國的知識產權工作取得了多項成就,中國知識產權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這首先體現在知識產權創造保持良好增長勢頭。全年共受理專利申請279.9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突破100萬件,達到110.2萬件,同比增長18.7%,連續5年位居世界首位。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3.05萬件,同比增長16.7%。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3件,圓滿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受理商標註冊申請287.6萬件,同比增長25.85%。截至2015年底,中國有效注冊商標量突破1,000萬件,達到1,034.4萬件,連續14年保持世界第一。作品著作權登記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34.8萬件,同比增長35.9%,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量29.2萬件,同比增長33.63%。農業植物新品種權申請量2,069件,同比增長17%。林業植物新品種權申請量累計達1,788件。

知識產權代表著其所有者的智力勞動成果,當知識產權進一步轉化成生產力時,方能為國家各項事業發展提供財富和動力。為此,國家知識產權局也在積極推進知識產權的轉化運用。申長雨介紹說,財政部、科技部、知識產權局等部門完成中央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管理改革試點,啟動全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台建設,為知識產權的轉移轉化、收購託管、交易流轉等提供平台支持,設立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開闢科技企業貸款融資“綠色通道”,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促進企業發展。統計數據顯示,2015全年專利、商標、版權質押融資總額達931.7億元(人民幣,下同)。此外,知識產權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圍繞重點領域,開展專利導航和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工作;國資委推動11家央企開展專利運營試點。

申長雨告訴記者,為了加快改革步伐,國家知識產權局取消了專利代理分支機構設立審批,開放包括中美歐日韓等國家或地區的29種專利基礎數據。與此同時,其它相關國家部委也在共同推進多項知識產權重點領域的改革。例如,工商總局積極推進商標網上申請全面開放;版權局實現行政審批事項受理和審查環節的“一站式”服務;農業部開發植物新品種權網上申請平台,初步實現植物新品種權在線申請和受理;商務部、貿促會在海外重點展會設立知識產權服務站,促進企業國際化發展。

申長雨表示,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需要更廣泛的國際交流合作。201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繼續深化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各國各地區知識產權機構的友好合作,不斷拓展新的合作夥伴關係。全年新簽訂42份各類多雙邊合作協議和聯合聲明,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工作成果豐碩。具體包括,知識產權局成功主辦中美歐日韓五局局長系列會議,並簽署《五局合作共識》,實現了對五局合作的升級;成功舉辦中歐專利合作30周年等30多場機制性的外交活動;與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知識產權部門共同建立外觀設計領域五局合作機制(ID5);與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知識產權部門成立“金磚國家”知識產權協調小組。

申長雨特別指出,國家知識產權局與香港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合作內容更加豐富,層次不斷提升,取得了新成效。早在2013年12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就與港府知識產權署簽署了《關於專利領域的合作安排》。去年12月,申長雨曾率團赴港參加第五屆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並與特區政府和知識產權相關部門進行了會面。申長雨表示,未來將通過高層訪問、業務交流和舉辦會議等多種形式,進一步促進內地與香港的知識產權合作。

中國不是“山寨大國”

“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堅決打擊侵權行為,切實保護發明創造,讓創新之樹枝繁葉茂。”這是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時對知識產權保護事業提出的指導意見。有人說,中國是“山寨大國”,所以知識產權在中國根本無保護可言。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對此,申長雨回答道,“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確社會上都特別關注,應該說這些年來,我們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在不斷加大,而且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申長雨稱,為落實中央關於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的部署要求,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共辦理專利行政案件3.6萬件,同比增長46.4%;全國各級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處侵權假冒案件5.1萬件,辦結案件4.7萬件,案值7.4億元。搗毀製假售假窩點522個,依法向司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38件,涉案金額1.2億元。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侵權假冒犯罪案件2.1萬起,涉案總價值263.9億元。版權局、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工商總局等部門開展“劍網”“閃電”“紅盾網劍”“清風”等專項行動。海關扣留侵權貨物約2萬批次,涉及貨物6,400餘萬件,新核准知識產權海關備案5,600餘件,同比增長18.3%。新收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10.98萬件,同比增長13.5%;新收知識產權行政一審案件3,510件,審結知識產權刑事一審案件1.08萬件。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2,615件4,445人,提起公訴4,484件8,025人。27個省(區、市)建成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信息共享平台。高法院推進知識產權審判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改革試點工作。

“但是客觀來講,與社會的期待相比,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工作。”申長雨強調,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還將從多個方面加大對知識產權事業的保護力度。

首先,要貫徹落實好中央關於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決策部署,要儘快出台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的有關政策和舉措,進一步加大保護力度。

其次,要樹立大保護工作理念,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努力形成知識產權保護的強大合力。申長雨解釋道,知識產權的保護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從知識產權自身來講,它包括了專利、商標、版權、植物新品種、商業秘密、地理標誌等不同的種類,每種知識產權的保護權利內容和權利邊界都各有特點。並且知識產權保護的手段也涉及很多方面,主要涉及註冊登記、審查確權、行政執法、司法裁判、仲裁調解等多種途徑、多個方面。因此,這就從客觀上需要樹立一個知識產權大保護的理念,構建大保護的工作格局,特別是要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統籌協調機制,加強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知識產權保護的聯動,同時要加強司法和行政兩條途徑優勢互補、有機銜接的保護模式。此外,還要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區域協作和國際合作,構建一個協調、高效、順暢的知識產權保護的大格局和工作合力。申長雨透露,最近按照國務院71號文的部署,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已經正式升格為國務院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由國務院領導擔任召集人,這必將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家宏觀層面的統籌協調力度。

再者,要解決好重點環節和重點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關於重點環節的知識產權保護,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進一步修改完善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法規,從制度層面解決好知識產權維權過程中存在的周期長、成本高、賠償低、效果差、舉證難等問題。二是要注重源頭治理,提高知識產權審查的質量和審查效率,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權利的穩定性和授權的及時性,從源頭上保護好知識產權。三是進一步完善快速維權機制,為權利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維權渠道。四是進一步做好海外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幫助企業“走出去”,實現國際化發展。

最後,在重點領域方面,要重點做好互聯網、電子商務、大數據等新業態、新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包括食品、藥品、環境等民生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切實維護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

“十三五”期間知識產權 實現“五個轉變”

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關鍵一年。而最近國家已經明確將知識產權的“十三五”規劃納入“十三五”重點專項規劃之中。這也是知識產權規劃第一次進入到國家重點專項規劃,體現了中國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目前我們局正在會同相關部門,抓緊制定知識產權‘十三五’規劃。”申長雨介紹說,“截至目前,我們完成了‘十三五’規劃制定的第一輪部門間徵求意見的工作,正在按照各方的意見,對‘十三五’規劃進行進一步修改。”

申長雨表示,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對知識產權工作的“十三五”規劃有四大考慮。第一,要做到全面貫徹。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要全面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知識產權工作特別是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一系列決策部署。

第二,要立足兩個重點,也就是立足於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運用這兩個重點。如果說知識產權是由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這四個輪子支撐,保護和運用就是兩個重要的驅動輪,只有把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運用抓好了,才能更好地激勵創新、保護創新、推動創新驅動發展。

第三,要抓好三個方面,研究出台一批知識產權“十三五”期間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第一方面是重大政策,我們要研究制定包括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政策措施,制定出台重大科技經濟活動知識產權分析評議的有關政策措施等等。第二方面是重大工程,包括專利質量提升工程,知識產權強企建設工程,知識產權海外護航工程等等。第三方面是重大項目,包括加快進行知識產權運營平台的建設、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以及知識產權文化環境建設等等重大項目。

第四,通過以上工作,努力推動在“十三五”期間知識產權實現“五個轉變”,推動知識產權的創造由大到強、由多到優轉變,知識產權的保護由不斷加強向全面從嚴轉變,知識產權的運用從單一效益向綜合效益轉變,知識產權的管理從多頭分散向更高效能轉變,知識產權的國際合作交流從積極參與向主動作為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