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實行新高中制度後,每年他們也要經歷類似內地高考的香港中學文憑試 (HKDSE)。以前香港有好幾個全港性的公開考試,為減少學生面對考試的壓力,考試已經減剩一個DSE。但最近又開始有批評DSE變成「一試定終身」,內地高考更是在更早之前被人批評「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當日子越來越逼近出分日,焦慮、緊張、不安也漸漸找上門來。看香港醫生教你如何打敗應試和出分焦慮。
第一,這個世界沒有一件事情,更沒有一個考試可以刻定了一個人未來是怎樣的。世事多變,考試成績就保證你可以在自己心儀大學修讀自己所嚮往的科目?進了大學就保證以後事業順利,生活愉快,家庭幸福?每年放榜日傳媒都廣泛報道九優、十優狀元,但甚少跟進這些狀元5年、10年後日子過得怎樣。我敢肯定不是每一個都一帆風順。
第二,會對我們有影響的「測試」多著呢!有些是你預知,要付出準備的。很多更是毫無預警下突然出現,怎樣應對,全在於你平日準備,練習如何。
首先一些關於壓力的心理知識。壓力基本上是中性的,很多研究都指出,適量的壓力有提升表現的效果。但過量的壓力又會令表現下降。
過久的活在壓力下會令當事人感覺疲倦,體力透支,情緒易生憤怒反應。如果不及時舒緩壓力的話,可能出現崩潰現象,令情緒不能受控。
如果我們願意面對現實,學校裡概括而言有三大類學生:
這類同學為數極少,他們總是甚麼測驗考試都名列前茅,但又不覺得他們花很多時間在溫習上。反而學習以外的各種活動他們都很活躍,而且也同時有好的表現。
這種同學在每級都可能有幾個。其他人望著他,又羨慕,又妒忌。他總像不需付出太多就能得到其他人刻苦努力也得不到的成果。
每天努力上課,但總好像不完全明白所要學的,已很盡力的問老師,問同學,參加補習班,功課做得很晚才做完,但成績總在中游水平。這類同學付出最多,但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每次考試都患得患失,不肯定成績出來是否能夠反映投入的努力。每次考試前睡眠都受到影響。
他們很早就知道自己不是讀書的料子,但又不能逃離現在這個教育制度。他們明知道努力也不會有太大成果,所以也不會花太多精力在溫習中。對他們來說,最難處理的是父母的期望與失望。所以每到考試,他們都想逃避。
致第一類同學:

你是幸運的。這個試對你來說跟平常的試沒有太大分別,你只要用平常心看待就可以。
但你現在的成功也將是你未來的致命點:你不懂得努力付出的重要,運氣不是常在你身邊。越高深的知識越需要努力去發掘。祝福你未來能找到努力而獲取成果的趣味。
致第二類同學:

你的努力足夠了,千萬不要與第一類同學作比較,這些人是少數,而且他們沒有學到你已學到的一點:努力。
致第三類同學:

你不是失敗者,你只是不應走傳統學習這條路。反正你也沒有付出太多,不要去期望有好的成績,但也不是甚麼見不得人的事。你要去尋找自己真正喜歡的,並且為此付出。
其實很多真正成功的人都是你這類的人。但有一點你要做的,是好好跟父母溝通,讓他們知道你已長大,有你自己的想法,並非不負責任。
DSE只佔人生數個月,5年、10年後回頭看,只是你人生眾多精彩中的一段小過程。祝你平和的渡過。
知識傳媒推送新奇、好玩、有趣、搞笑的資訊,讓香港更了解內地,讓內地更了解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