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6屆內地高考今天開考啦! 但香港的「高考」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結束了! 香港「高考」為什麼那麼早考完?最早時,香港大學是本地唯一的大學。中學生要在香港升學唯有讀港大,因此香港「高考」(港稱:會考)其實就是香港大學在每年3-4月舉行的入學試。1932年教育當局議決設立中學會考,但由香港大學主辦,名為 港大的全港中學畢業會考(Hong Kong University School Certificate Examination),會考及格生分為及格(Pass)及優等及格(Honour),香港大學又以錄取成績達到港大各學院要求的考生。 1968年中英文中學的會考分別改名為香港英文中學會考(Hong Kong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Examination (English))及香港中文中學會考(Hong Kong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Examination (Chinese)),科目成績只用等級,不再把等級分為「及格」「不及格」等類。1971年政府公布將香港英文中學會考委員會和香港中文中學會考委員會,合併為香港中學會考委員會,並於1974年將之合併為香港中學會考(Hong Kong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Examination),考生可選擇應考英文或中文卷。1977年香港考試局(今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成立,並於1978年從教育司署考試組手中接辦香港中學會考。2007年首次在中文及英文科,用水平參照評級,取代常模參照評級。香港中學會考提供39個科目,考生最多可報考10科。除了中文、英文、法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英語文學、普通話、英文文書處理及商業通訊、佛學這9科外,其餘所有科目的試卷均可以選擇以英文或中文應考。2011年最後一屆香港中學會考由香港中學文憑試取代,七十多年歷史,經歷多種不同變革的香港中學會考,宣告終結。 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考」經過多番演變,但無論怎麼變,考試時間都集中在每年3-4月。 氮素,儘管香港中六學生已經考完並happy了一個月,可你知道他們是從3月一直考到5月的嗎……? 更可怕的是,在新高中改制前,香港學生要讀大學,還不止要考一場試。 其中,以中五學生參加的會考最為重要。 ===我是回憶的分割線=== 從3月開始,學生就要參加中、英文及普通話科目的口試。而主要科目之考試會在4至5月進行,考試成績一般會在八月第一或第二個星期三公布。 香港會考可選科目眾多,每天只考一門,而且每科還分為1到4不等的分卷,安排的時間自然比大陸高考長很多,准考證上也是一大張的: 香港考生每次最多可以選10個科目,一般大多數人會選讀7-8科,而在最後成績單上,總分只計算最好的6科科目,每科目評分由最高的A到不及格的F,拿到A算5分,B算4分……F為0分,總分最高為30分!當然,每年都有很多學霸考爆分數!於是,就會出現什麼10A狀元!美貌與智慧並重去年港姐冠軍就因曾拿到10A的殊榮而被譽為「10A港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