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香港電視,青少年們有話說【校記大搜查】

文、圖/小梁


編者按


隨著奇妙電視正式獲得免費牌照,香港電視行業的發揮在那又成為了城中熱門話題。那麼,一群沒有經歷過「電視汁撈飯」年代的00後中學生又對香港電視行業的前景有何看法呢?且聽東華三院李潤田紀念中學6位中四學生的觀點吧!

對於香港電視,青少年們有話說【校記大搜查】

亞視落幕 香港電視行業式微

亞視退出免費電視當日,雖然沒有舉辦告別活動,不少粉絲仍到亞視大埔廠房外拍照留念。可是幾位同學並沒有流露出不捨之情,吳祉建坦言沒有什麼特別的感想,因為自己比較少看亞視的劇集。張敏淇甚至苛刻地諷刺道:「我覺得亞視執得有啲遲。」她和陳凱晴都指出,亞視已經沒有多少觀眾收看,可是還能生存那麼久,浪費了寶貴的頻譜資源,退出大氣電波並不是壞事。洪映雪則認為亞視的退出,會為其他有競爭力的電視台提供新機會令香港人有更多選擇。


對於香港電視,青少年們有話說【校記大搜查】

左起:程思蔚、洪映雪、朱懿


幾位同學都表示越來越少看香港的電視節目。朱懿稱自己小時候經常看無線和亞視的經典劇集,但現在香港的電視劇集質素大不如前。程思蔚則指出香港電視行業依舊在「食本」,題材因循守舊,電視節目跟不上潮流,而觀眾的要求則越來越高。吳祉建指以前人們缺少其他娛樂活動,所以只能看電視,但現時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地透過網絡玩遊戲、觀看其他地區的電視節目,娛樂方式變得更多樣,反觀香港的電視節目吸引力卻不斷下降,導致收視率減少。洪映雪表示,香港不少電視劇集無法真實反映香港普通市民的生活狀況,顯得十分「離地」。她舉例:「劇中一個普通文員居然住超過千呎的大屋,完全不符合香港的真實情況」。

一台獨大 缺乏有力競爭對手
過去數十年,香港的電視行業一度非常輝煌。以無線電視和亞洲電視為代表的香港電視業推出的節目、明星,在整個亞洲都具有標誌性的地位,港劇更以鮮明的地域特征和創意在華語市場舉足輕重。上世紀80、90年代可說是香港電視行業的輝煌時期。但隨著亞視管理層變動不斷,收視率跌至谷底,無線電視一台獨大,導致香港電視業缺乏競爭力。洪映雪認為,無線的主要目標受眾是家庭主婦,由於擔心受到投訴,所以不敢拍攝一些過於大膽、新穎的電視節目,只能按照傳統的套路拍攝劇集,久而久之年輕的觀眾便失去了興趣。張敏淇都表示:「無線來來去去的演員都是那幾個,沒有新鮮感,而且都是三十多、四十歲的人擔任主角。」陳凱晴也指出,由於都是那些老面孔當主角,新人沒有發展空間,導致不少香港演員北上內地拍劇。吳祉建認為是一台獨大導致香港電視業青黃不接,人才流失嚴重。


對於香港電視,青少年們有話說【校記大搜查】

左起:陳凱晴、張敏淇、吳祉建


通識科老師歐陽志剛認為,無線電視一台獨大,是由於無線濫用市場支配優勢,形成不公平競爭,導致電視節目質素未能符合公眾期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其他電視公司未有盡力投入足夠資源製作高質素電視節目。例如收費電視只是大企業屬下的其中一個部門,投入資源當然會比專注拍電視節目賺錢的無線少。看到新的免費電視Viu TV接替了亞視的免費電視頻譜,並製作了一些新的節目,同學們都認為引入新競爭是好事,但短期來說未必能對無線構成壓力。

借鑒韓國做法 提升電視行業質素

參與討論的大部分同學都比較喜歡韓劇,他們表示,韓劇雖然曾經一度劇情老套,不外乎「車禍、癌症、男女主角失憶、男女主角是兄妹」之類,但近年韓劇已脫胎換骨,不但有俊男美女擔任主角,而且題材也相當新穎,例如近年熱播的《來自星星的你》、《太陽的後裔》等。


對於香港電視,青少年們有話說【校記大搜查】


歐陽志剛老師指出韓劇之所以風靡亞洲,離不開韓國政府對電視行業的大力支持,例如對投資韓劇的企業減稅,又限制在黃金時間播放外來劇集。因此要提升香港電視行業的水平,必須對症下藥,首先要增加競爭力。除免費電視外,網絡電視亦具有相當大的競爭潛力。政府應該在硬件上營造有利網絡電視發展的環境,並參考韓國政府促進電視行業發展的積極有為,扮演更主動的角色。他表示,香港電視行業發展取決於政府和香港電視人的努力,希望能重現80、90年代香港電視的光輝歲月。


(實習生張苑圓對本文有貢獻)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請給我們點個贊

轉載請聯繫我們並取得授權



長按二維碼,即可被識別並添加關注

關於我們

知識傳媒推送新奇、好玩、有趣、搞笑的資訊,讓香港更內地了解,讓內地更了解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