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雜誌 建軍節,聊聊古代遊牧民族為何善戰【知文摘】 2016 年 8 月 1 日 今天是八一建軍節,那今天就談點和軍隊打仗有關的話題。 前幾天有人問:為什麼歷史上農耕民族總打不過遊牧民族?我看回答人說敗在昏君奸臣,說要讓嶽飛掃北,就沒有遊牧民族什麼事了。 這答案放在兩個假設上,一個是沒有昏君奸臣,假設有很先進的政治制度,另一個嶽飛式的人物。而且他所寄希望的嶽飛,歷史上的嶽飛和評書了的嶽飛不同,評書中是無限拔高、神化的結果。而就歷史研究,嶽飛也有打敗仗的,而且歷史學家發現宋史與金史對有些戰役記載不同,分析為宋史根據岳飛後人寫的無歷史依據的書編寫的,存在很大水份。 我把問題的遊牧民族改為北方民族,因為遊牧民族不全面,未包括進入中原的女真和滿洲,所以用北方民族,更全面一些。 南方民族打不過北方民族,實際不僅限於中國。而是世界性的。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就研究過這問題,他是從氣候對人的影響進行研究。人在寒冷氣候下精力充沛,北方人的纖維的力量較大,所以身高體壯。寒冷的氣候使人勇敢。而生活在炎熱南方的人,缺乏勇氣,乏力、萎靡狀態容易被侵入。 西方後來專門有一學派,研究氣候對人的影響,以此來解釋南方民族打不過北方民族。我想就軍事問題分析一下: 1 北方大部分是騎兵,中原歷史上是步兵發展起的,後發展騎兵,也是學北方民族服裝和馬上裝備,如歷史上的胡服騎射,但後學的還是難於和北方天生的馬背民族相比。 2 北方的軍事裝備在一定程度上有優勢。北方民族的馬上裝備優於南方民族。如馬鐙就是北方民族發明的。還有滿族大規模生產鐵晚于中原,但後來居上。蒙古以前都從中原購買鐵和兵器,而後就改變從滿族那裡購買。 馬鐙的發明約有1700多年 由遊牧民族鮮卑人發明 3 北方民族的軍事編制源於中原。在女真時期是猛安謀克,滿洲時期是八旗,都是全民皆兵,自備武器和軍糧。北方人生存條件惡劣,平時外出打獵時候也可以饑一頓飽一頓。而中原人習慣要生火吃飯,打仗需要有後勤保障,國力差的時候,後勤就成問題。即使國力好,後勤保障也耗費經濟,如果戰線拉長,後勤就可能跟不上。而北方民族自身就解決好後勤保障問題。 4 北方的求勝意識更強。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北方經濟單一,滿洲是漁獵為主,蒙古以草原牧業為主,均需要依賴外部經濟。而與中原關係不好的時候,中原就停止互市。所以北方只有通過戰爭獲取所需財物,如果失敗,在經濟上也難以生存,所以求勝意識更強。 當然,以上只是本人見解,歡迎跟大家討論。 文/富察春兵 圖/來源於網絡 摘自滿族文化網 歡迎轉到朋友圈 歡迎點贊 轉載請註明出處 往期推薦 「感覺身體被掏空」到底是什麼梗?【漲知識】 香港怎麼防洪?讓渠務署署長告訴你【漲知識】 知識傳媒 微信號:upknowledge 長按二维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