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心慌慌: 各地「凶宅」大盤點 |漲知識

萬聖節除了遍地南瓜和各路妖魔鬼怪,最不能缺少的元素就是「凶宅」(The Haunted House)啦!在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都市傳說中,多多少少都存在著對於「凶宅」的迷思。
舊時的「凶宅」傳說當中,「凶宅」大多藏匿於森林或者鄉間,光線昏暗,杳無人煙是標配。但隨著城市人口的膨脹,鬧市當中也頻頻出現「凶宅」傳說。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一起去探究一下世界各地的「凶宅」吧!

日本的靈異恐怖電影世界聞名,但沒想到日本的「凶宅」也如此大排場:日本首相官邸鬧鬼的傳聞在日本的每一屆首相就任後都會頻頻拿出來討論,之前安倍晉三就任日本首相,超過5個月的時間遲遲未入住官邸,使得這種傳說越演越烈。
日本首相官邸鬧鬼的傳聞要追溯到上世紀三十年代。1932年5月,日本首相官邸曾發生過海軍青年將校政變,當時的首相犬養毅被殺;1936年2月,又發生過陸軍青年軍官殺害大藏大臣(即現在的財政大臣)高橋是清的「226事件」。此後,官邸相關人員之間就不斷傳出「鬧鬼」的傳言。

多年後,日本首相官邸前門仍滿是彈孔,然而歷史傳承的血腥和殘忍卻有愈演愈烈之勢,有人說他們曾在花園裏看到士兵的怨靈,據日本《週刊新潮》雜誌報導,1989年,日本前首相宇野宗佑曾透露,打開浴室水龍頭竟流出鮮血;1999年,前首相小淵惠三決定進行官邸改建後,突然腦溢血不治身亡;2001年,日本前首相森喜朗曾說,「半夜聽到可怕的腳步聲」;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的夫人也向記者說過,她曾見過鬼,等等。

紐約長島阿米蒂維勒區的海洋大道112號的位置接近過去一個印第安部落的隔離區,專用來活埋的了惡劣傳染病或精神不正常的部落成員。此外也有傳聞稱,此地也是巫術法師John Ketcham的埋葬地。這樣的背景為這套房子蒙上了神秘色彩。

丹尼斯·尼爾森(Dennis Nilsen)是英國上世紀80年代最臭名昭著的殺人狂。1983年,尼爾森打電話向物業投訴說,23C的排水系統堵住了。物業派人查看時發現了死者屍體,於是報警。趕來調查的倫敦警方則在排水管中發現了受害者的遺體,遂將尼爾森逮捕。被捕之後,尼爾森承認至少殺死了15名男子。這些受害者多為同性戀或無家可歸者。尼爾森一般在酒吧中結識受害者,邀其到自己家中做客,先用飲食款待,再將其殺死。丹尼斯·尼爾森曾在這座宅子裡殺死數人,並煮食受害者遺體。在焚燒、烹煮遺體之外,尼爾森還會分屍,將殘肢分裝在塑膠袋中,放在屋裡。屍體腐臭氣味濃重的時候,尼爾森嘗試將其丟進馬桶沖走,卻造成堵塞,因此案情敗露。

這個轟動英國的案子過後,丹尼斯·尼爾森的房子經過了大規模的翻修。這座「凶宅」位於倫敦城北慕斯維爾山的克蘭利花園,編號23C。23C這套房子近年來兩次掛牌出售。2013年,23C標價26.5萬英鎊,不過乏人問津,於是價格下調到24萬英鎊。不少房產經銷商呼籲消費者在購房之前,一定要查清楚房子過去的歷史,再決定是否購買。受到兇殺案惡名的影響,2015年,這套原本估價30萬英鎊的住宅據稱最終以10萬英鎊售出。
有人會問小編為什麼不談談香港的「凶宅」?因為香港的「凶宅」太!多!了!

用google搜索香港 「凶宅」的關鍵字時,立馬就會出現地產資訊網的資訊。在講究風水運勢的香港,關於「凶宅」的解釋和避諱更是構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論。而不少「凶宅」故事也被香港導演們相中,成為了絕佳的恐怖片電影劇本,曾經發生在天恒邨恒運樓的一起兇殺案,後來就被改編成了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 。

但近兩年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張,使得原來街坊們避之不及的「凶宅」也逐漸被大家接受,到港求學的內陸生,也會因為其低廉價格而選擇入住。
文/實習編 存
圖/來源於網絡
往期推介
讓北京人、重慶人、台灣人來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的香港 |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