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四屆「紫荊杯」兩岸四地青少年書畫大賽 暨「我為香港畫名片」香港中小學生繪畫比賽 獲獎作品展及頒獎典禮在香港舉行
主禮嘉賓為活動剪綵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楊健副主任,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胡建中副特派員,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吳克儉局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教科部李魯部長,新華社亞太總分社俱孟軍社長,大公報賈西平總編輯,中國美協理事、香港美協蕭暉榮主席,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均瑜會長,紫荊雜誌社社長、總編輯楊勇先生等出席了主禮。
香港中聯辦副主任楊健(左一)在紫荊雜誌社社長、總編輯楊勇陪同下觀看展覽
頒獎典禮上,紫荊雜誌社社長、總編輯,大賽組委會主席楊勇先生代表主辦機構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感謝,他在歡迎辭中表示,此次活動的宗旨,就是要通過兩岸四地青少年的畫筆,去發現美、表達美和分享美。他指出,一個善於發現美的人,他的心地一定是善良的,他的一生會充滿陽光和快樂,而充滿陽光和快樂的人生一定會是幸福的、成功的。青少年們有了分享美,有了同大家共用幸福生活的種子,他們今後一定會幫助他人、協助他人,共創人類美好的明天。對美的追求、對美的發現、對美的創作、對美的分享是顛撲不破的金規則,我們將永遠遵循著這樣的規則,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紫荊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大賽組委會主席楊勇在致歡迎辭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吳克儉局長在致辭中表示很開心出席頒獎典禮,並祝願活動圓滿成功。他指「紫荊杯」兩岸四地青少年書畫大賽促進了四地青少年的藝術交流和對中華文化的傳承,「我為香港畫名片」繪畫比賽則滿載著年輕人對生活的珍惜、盼望和感恩。他表示教育局致力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他們成為積極、主動、負責任、有承擔的公民。藝術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通過藝術的學習,學生既可以發展審美和各種共通能力,更可以培養他們學會欣賞和尊重的人生態度,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在致辭
來自香港王肇枝中學的學生何婷,在頒獎典禮上代表獲獎學生發言。她表示「紫荊杯」青少年書畫大賽已經舉辦了四屆,匯集了眾多兩岸四地的青少年參加比賽,增強了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加強了青少年對繪畫藝術和書法的興趣和修養。本次比賽有很多來自內地、台灣和澳門的同學來香港交流,加強了青少年的藝術文化交流,同時增長了知識,增進了友誼,也擴大了藝術的影響力。希望兩岸四地的青少年可以分甘同味、不分彼此,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來自香港王肇枝中學的學生何婷代表獲獎學生發言
出席活動的主禮嘉賓還有:香港樂群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李忠先生、東海(企業)國際有限公司董事及總經理鄧海東先生、香港善德基金會常務副主席洪少陵先生、香港勁草藝田會會長鄺啟濤先生、深圳市海格集團董事長黃國平先生、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市場部總監龔中心女士、利民建築公司董事張浩然先生、香港保健海流協進會會長王煜誠先生。來自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的各界人士近400人參加了展覽開幕式及頒獎典禮。
展覽從2016年11月6日下午4時至11月8日下午4時,於香港大會堂展覽館舉行。
紫荊雜誌社從2011年開始主辦的「紫荊杯」兩岸四地青少年書畫大賽,旨在弘揚國粹,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提高兩岸四地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和對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鑒賞與修養,今年已經進入到第四屆。在舉辦「紫荊杯」大賽的同時,為了讓熱愛繪畫的本港中小學生發現香港之美,欣賞香港之美,用畫筆留住香港之美,以喚起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珍惜與感恩,紫荊雜誌社聯同香港美協主辦了「我為香港畫名片」2016年香港中小學生繪畫比賽。兩項大賽得到眾多愛好者的積極回應和熱烈參與,在本次展覽上,展出了「紫荊杯」兩岸四地青少年書畫大賽的92幅獲獎作品和「我為香港畫名片」2016年香港中小學生繪畫比賽的86幅獲獎作品。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本屆「紫荊杯」兩岸四地青少年書畫大賽從今年6月開始徵集作品,得到兩岸四地青少年書畫愛好者的熱烈回應。經過各地推選,大賽組委會共收到近萬件參賽作品,整體藝術層次較前三屆大賽為高。經過評審委員會評選,共評出一等獎6名、二等獎18名、三等獎30名、地方特別獎6名、優異獎120名和入選獎425名。
「我為香港畫名片」2016年香港中小學生繪畫比賽,得到本港多間學校及畫室的積極參與和回應,歷時兩個多月的徵稿,收到近千幅學生畫作。經過評選,共評出86幅獲獎作品,包括一等獎1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20名和入選獎50名,特別優秀的作品將被製作為明信片或新年賀卡,在宣傳香港之美的同時,對本港小畫家亦帶來榮譽及認可。
本文允許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紫荊》微信訂閱號請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