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委會聯同國際消費者研究及試驗組織(ICRT),安排約530位年齡介乎25至66歲的試用者參與為期4星期的試驗,試用者在手腕內側分別塗抹面霜和對照保濕面霜,再比對兩者使用前後皮膚角質層的電容值,量度所得的數值越高,代表皮膚角質層內的水分越多,以此評估面霜的保濕效能。
試驗的48款國際品牌保濕面霜中,香港消委會總結了在香港有售17款產品,包括雅漾、Olay、薇姿、雅詩蘭黛、巴黎歐萊雅、歐樹、THE BODY SHOP、伊夫·黎雪(YVES ROCHER)、碧歐泉、DR. WU、露得清、拉薇(lavera)、德國世家(Dr.Hauschka)、倩碧、海藍之謎(LA MER)、妮維雅和蘭芝的試驗結果。
以上產品中,最高價為¥2700的海藍之謎(LA MER),最便宜的就是100出頭的妮維雅。
14款樣本每10毫升/克的價格差異大,由26元至114元不等。到底是貴價產品一分錢一分貨,還是平價產品物有所值呢?
消委會指,「OLAY長效保濕凝露」和「DR. WU玻尿酸保濕水凝露」均標示含有可釋出甲醛的成分(如DMDMhydantoin和2-bromo-2-nitropropane-1,3-diol),對甲醛敏感人士應避免選用。
用著露得清的知粉們也別開心得太早。化妝品常添加的部分防腐劑(long-chain parabens)、防曬劑(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ethylhexyl methoxycinnamate)、柔軟劑(環戊矽氧烷cyclopentasiloxane,簡稱D5)以及環甲基矽油(cyclomethicone)都可能會影響人體內的荷爾蒙、干擾內分泌。
樣本中,「Neutrogena水活保濕凝露」含以上3種化學物;「DR. WU玻尿酸保濕水凝露」及「NIVEA 24小時補濕晶華」則含2種;以下產品各含一種:
EAU THERMALE Avène 高效鎖水輕盈保濕霜
L’Oréal Paris 水清新3合1智慧保濕精華霜
LA MER The Moisturizing Gel Cream
以及 法國葉露芝YVES ROCHER 楓樹精華補濕系列24小時深層補濕啫喱。
LA MER The Moisturizing Gel Cream
兩千塊的面霜竟不比一百塊的保濕?相信知粉和當初的小編一樣,一臉蒙圈……
樣本中最貴、每10毫升450元的LA MER,與每10毫升22元的妮維雅,價格相差近20倍,保濕效果卻一模一樣。買LA MER的妹紙要哭暈在廁所了。實習編說她要即刻轉戰去買妮維雅,畢竟買一瓶LA MER的錢能買20多瓶妮維雅。
雖然保濕效果相同,但或許LA MER還有些成分是它能以貴婦價售出也能有不少人趨之若鶩的理由吧。(小編也是這麼安慰自己的嗯……)
消委會指,參閱測試的用戶使用後皮膚的水分含量使用前後沒有明顯差異,但其用家評價亦達4分。
此外,EAU THERMALE Avene高效鎖水輕盈保濕霜(225元)、VICHY溫泉礦物活水循環保濕水份乳霜(250元)及價格屬第二低的OLAY長效保濕凝露(130元),消委會特別指出不單保濕效果不錯,試用者評價不俗,產品標有清楚使用期限資料,反映價錢愈貴不代表功效愈佳。
除LA MER、妮維雅和蘭芝外的所有品牌,試用者使用樣本後,皮膚水分含量與基線水平顯著提升,屬良好水平。
消委會提醒,區分面霜保濕效果可留意成分表中甘油的排列位置,甘油成分愈高,愈能將水分保留在皮膚角質層。若甘油在配方成分中排在第2、3位,保濕效果相對較好;含有酒精的面霜樣本的保濕效能不錯;硅氧烷化合物環戊硅氧烷D5保濕效能較遜色。
消委會副主席梁光漢提醒市民選購面霜時,除了留意保濕功能,亦應留意產品成分列表,是否含有引致皮膚敏感及刺激反應的成分。他指出,17款測試樣本,其中8款的標示成分中分別有1至8種可能致敏的香料、9款含有酒精,2款含有可釋出甲醛成分,或有機會令部分使用者的皮膚受刺激,提醒消費者要小心選購。
小編貼心奉上17款保濕面霜的測評表,以供參考。(可點擊大圖)
1、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勿盲目跟風。消委會表示,測評是在德國邀請了530人參與。歐洲人生活的環境及本身體質就和亞洲人差異大,因此測評結果只能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2、不要盲目追求「價格高一定效果好」的信條,貴的產品保濕效果不一定最出色,便宜也有好貨。
資料來源自香港消費者委員會
內容整理自經濟日報、雅虎香港
圖片來源自網絡
編/AKI
實習編/曹琳
以下為實習編整理的民間吐槽,不代表消委會及本公眾號立場
各種美妝博主推文推爛了,
但是用起來真心愛不起來:一用健康水就起皮。
在皮膚過敏發紅長痘痘最嚴重的時候,
在各種推薦下買了健康水,濕敷,
但是最後卻搞得皮膚越來干,越來越脆弱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每天都在種草,隔三差五拔草
如果你的種草清單中包含以上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