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儲銀行在港上市 彰顯國際社會對中國銀行業的信心

2016年9月28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這是近兩年來全球最大的IPO項目,也是近六年來H股最大的IPO項目。郵儲銀行為何選擇香港聯交所?在近年來一些國際機構對中國經濟、特別是對中國銀行業持懷疑態度的背景下,郵儲銀行為什麼能夠實現以較高溢價水平成功發行上市?其背後有何深意?就此,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行長呂家進應邀特為本刊撰文。

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行長 呂家進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簡稱「郵儲銀行」)成功在港上市。這是郵儲銀行改革發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事件,意味著我們向實現打造一家「最受信賴、最具價值的一流大型零售銀行」的「郵儲夢」又邁出堅實一步;同時也是中國經濟金融體制改革框架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又一項新成果。

僅用7個月就完成在港上市

郵儲銀行既是最年輕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又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百年老店」。

郵儲銀行成立於2007年3月,是在改革原有郵政儲蓄管理體制基礎上設立的一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其前身是郵政儲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開辦的郵政儲金業務和專設的郵政儲金局,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2012年1月,經批准,郵儲銀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2014年6月,郵儲銀行正式啟動「引戰」工作,並於2015年12月成功引入10家戰略投資者。此次郵儲銀行引進的10家戰略投資者涵蓋三種類型,包括瑞銀集團、摩根大通、星展銀行、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FMPL(淡馬錫全資子公司)、國際金融公司等六家國際知名金融機構,中國人壽、中國電信兩家大型國有企業,螞蟻金服、騰訊兩家互聯網企業。

當次融資規模約合540億港元,是中國金融企業單次規模最大的私募股權融資,也是「十二五」期間中國金融企業規模最大的股權融資,郵儲銀行由此實現了由單一股東向股權多元化的轉變。

在此基礎上,2016年2月,為加快推進改革,盡快與國際先進銀行接軌,郵儲銀行正式啟動H股上市籌備工作。在內地與香港兩地監管部門的支持及項目團隊的努力下,僅7個月時間就完成了上市相關工作,於9月28日在港掛牌上市。

總結經驗,我們認為,郵儲銀行上市如此順利,得益於成立9年多來不斷深化改革、轉型創新,一步一個腳印,將一家業務單一的儲蓄匯兌機構發展成為一家有特色的全功能商業銀行,打造了涵蓋零售業務、公司業務、國際金融、金融市場、資產管理、投資銀行等在內的現代銀行業務格局。

當前,郵儲銀行擁有營業網點超過4萬個,服務客戶超過5億人,是中國內地網絡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服務客戶最多的商業銀行。截至今年上半年,郵儲銀行資產規模超過7.97萬億元人民幣,居中國銀行業第五位;存款總額近6.90萬億元人民幣,居中國銀行業第五位;貸款總額近2.76萬億元人民幣,居中國銀行業第七位。

彰顯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在近年來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一些國際機構對中國經濟、特別是對中國銀行業持懷疑態度的情況下,此次郵儲銀行股票發行成績確實喜人。

一是規模大。共發行124.27億股,募集資金591.5億港元(行使超額配售權後),是近兩年來全球最大的IPO項目,也是近六年來H股最大的IPO項目。

二是定價好。發行價格為4.76港元/股,最終發行估值對應2016年一季度淨資產的市淨率為1.02倍,打破了大型商業銀行H股IPO折價發行慣例,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三是廣獲認可。國際發行獲得了多倍的超額覆蓋,實現了國際機構與中資機構、長線基金與對沖基金等多種類型的合理搭配;香港公開發行方面,合計認購約82.5億港元,覆蓋倍數約為2.6倍,相當於一個大中型的IPO發行規模。

這些成績不僅表明郵儲銀行的發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也充分體現了國際市場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9月28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圖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李國華(左)、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行長呂家進(右)共同敲鑼開市

首先,這說明國際資本市場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百業興則金融興,百業穩則金融穩」。離開了實體經濟,金融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勵精圖治,奮發有為,勇於實踐,善於創新,不斷深化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以新思想引領新常態,以新理念指導新實踐,以新戰略謀求新發展。通過不斷推進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極大地釋放了改革紅利,激發了微觀主體活力。中國經濟結構加速優化,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新興動力加速積聚。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長期趨勢,為中國銀行業的發展帶來機遇。

其次,這說明國際資本市場對中國銀行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金融改革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在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的戰略要求下,中國金融市場化改革進程加速,金融法制化、信息化和金融服務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金融生態環境不斷優化。中國金融體系的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這些成績國內外有目共睹。

此外,這說明國際資本市場對郵儲銀行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中國不缺少銀行,但缺少有特色的銀行。郵儲銀行之所以能夠以較高的溢價水平成功發行上市,得益於差異化的戰略定位、獨特的運營模式、雄厚的資金實力、優異的資產質量和巨大的成長潛力。

例如,在戰略定位上,我們堅持服務社區、服務中小企業、服務“三農”的市場定位,過去三年,個人消費貸款複合增長率達44.5%,小微企業貸款複合增長率為9.8%,涉農貸款複合增長率達38.0%;在風險控制上,我們堅持審慎經營,整體資產質量顯著優於銀行業平均水平,截至2016年6月末,不良貸款率為0.78%,不到中國內地銀行業平均值的一半;在內部管理上,我們不斷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優化運營體系和管理流程,並著力打造一支優秀的骨幹人才隊伍。

將推進與多元化

投資者的合作

郵儲銀行成功在港上市,為銀行的未來發展注入了雄厚的資本實力,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同時,香港是一個重要的、成熟的國際金融市場,多元化的國際投資者也有助於優化郵儲銀行股權結構及治理機制,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經營管理能力。

面向未來,郵儲銀行將致力於進一步提升綜合競爭力,成為最受信賴、最具價值的一流大型零售銀行。為此,我們將采取兩大戰略舉措。

一是在業務布局方面,堅持「一體兩翼」策略,鞏固核心業務優勢,針對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和市場情況,積極拓展新興業務領域,提升中間業務占比,實現收入多元化。

二是在發展支撐保障方面,全面升級「線上+線下」獨具特色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台,加強成本管控並提高運營效率,持續強化風險和資本管理能力,堅持「科技引領」戰略,全面推進人才強行戰略,著力提升基礎支撐,實現可持續發展。

為了實現以上戰略,郵儲銀行將聯手各方打造覆蓋中國廣大零售客戶的金融生態圈。

一方面,郵儲銀行將攜手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借助大股東實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優勢,為廣大客戶提供更豐富便捷的服務。例如,郵政集團在縣域地區搭建農村電商平台,郵儲銀行為其提供金融服務支持。

另一方面,郵儲銀行將攜手世界一流的戰略投資者,與引進的十家戰略投資者在零售金融、金融市場、互聯網金融等多個領域積極推進戰略合作,借助其在公司治理、業務創新、科技應用、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專業優勢,進一步提升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我們相信,經過不懈的努力,郵儲銀行的未來會更加燦爛!

文原載於2016年12月號《紫荊》。

本文允許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紫荊》微信訂閱號請掃二維碼

郵儲銀行在港上市 彰顯國際社會對中國銀行業的信心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