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粵港澳學術研討會探討三地合作發展

2016年粵港澳學術研討會12月7日在香港舉行,來自香港、澳門和廣東的專家學者探討三地合作發展未來。今次研討會主題為「創新發展與粵港澳合作新機遇」,由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澳門基金會及澳門社會科學學會聯合主辦。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研究部部長曾健、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王曉、澳門社會科學學會副會長陳錫僑等出席會議。

來自香港、澳門和廣東的專家學者探討三地合作發展未來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總經理及大公國際傳媒學院執行院長徐荷致辭時指出,每屆研討會主題都緊貼粵港澳發展戰略,相信社科及傳媒界對前瞻性、理論性重要命題展開交流,將有助於更好地建言獻策。

中銀香港經濟研究處主管謝國樑重點分析了粵港深化合作的新基礎、新平台和新目標,他認為,粵港之間在產業方面新的合作基礎是共同打造創新科技產業鏈,包括合作進行科技研發、知識產權保護、原材料採購、科技融資等金融及專業服務,以及科技產業管理和運營模式的創新。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艷華則表示,粵港澳在「一帶一路」扮演重要角色,「一帶一路」也為粵港澳合作提供了動力。他特別提到,三地要深化服務業領域合作,將過去基於成本優勢和比較優勢的合作,轉變成基於規則優勢、體制機制優勢的合作。

據瞭解,擁有25年歷史的學術研討會,每年都會吸引大批專家、學者前來,為粵港澳三地的合作發展提供寶貴建議。

本文允許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紫荊》微信訂閱號請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