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公眾號~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港雖小,卻有味道。這裡除了購物、金融發達、高樓大廈之外,還有一些自然風光和人文特色。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海灘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香港有各種各樣的海灘供人們遊玩,城市中心到海灘的距離這麼近,這才是真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淺水灣或者大浪灣這些海灘熱鬧且交通方便;新界及離島也有不少美麗寧靜的海灘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瀑布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一說到瀑布,就會想到雄偉的尼加拉瓜大瀑布那樣壯觀的景象。

然而在香港的叢林中,也有許多令人驚艷的小型瀑布,而且那裡還可以玩懸崖花式跳水。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登山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香港多山,連樓宇建築都是依山而建或者直接建在山上,這也是香港與眾不同之處。所以這裡有很多可以遠足的路徑,雖然高度不能跟五嶽相提並論,但曲徑通幽,不勝收的美景還是深受行山愛好者的喜愛。而且還有很多絕佳的角度欣賞日出日落,攝影發燒友不容錯過。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寺廟教堂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不僅有傳統的寺廟,也有很多歷史悠久的教堂。文化在這裡衝擊與碰撞,也在這裡交匯與融合。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赛马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香港的賽馬事業蓬勃,很多人都喜歡看賽馬,偶爾去參與一下押注,也是別有樂趣。每周三和周日是狂歡日,馬場和各區的賽馬會門前都會有很多人排隊。


(溫馨提示,小賭怡情,大賭傷身。)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蚊子公寓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香港工作壓力大,物價增長速度更加令人嘆為觀止,尤其是住宅租金漲幅十分迅速。華爾街日報把香港的住宅稱為「蚊型單位」,平均大小是180平方尺,相比較其他地區,這才算得上「蝸居」。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除了這些山川人文,香港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有趣的冷知識~


香港是用海水沖廁所的,叫鹹水,與其他用水是分開供應的,有興趣的盆友不妨嘗一嘗。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柴灣的英語是是Chai wan,灣仔的英語是Wan Chai,而且他們還在同一條地鐵線上(港島線)。


東涌-在西邊;西貢-在東邊。


雖然香港夏天很熱,但如果你不帶一件外套肯定會被凍死。(因為室內冷氣大到會讓你以為在下雪)


香港迪士尼樂園其實是由香港政府和迪士尼公司共同公司持有,並且香港政府擁有過半數股權。所以技術上香港迪士尼是一所公營性質的樂園。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香港很多便宜的東西都隱藏的比較深。不在臨街燈紅酒綠的商業鋪裡,而是在看起來老舊的大廈裡。而且這些店鋪很多只收現金,只有在這裡生活的多年才能逐漸摸索出來。


香港的麥當勞和大陸的品種和口味沒有太大區別,而肯德基則差了十萬八千里。並且大陸肯德基遍地,香港卻是麥當勞的主場。


香港身份證的第一位字母就說明了你的身份。


在香港,姓名的英文拼法比中文拼法更加重要。每個人都一定會有一個英文拼寫的名字,但卻可以選擇沒有「中文姓名」。英文姓名姓氏的拼法名是可以隨便拼的。就像Lynn CAO這種拼法都是可以的。


去過香港的人應該都知道太平山,也坐過纜車登上山觀賞夜景。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是,當初港英政府實施嚴格的「華洋分治」政策,港島半山區只給洋人居住,嚴禁華人,華人只能住在山下(至今半山區還是富人區)。可是鬼佬住在半山,環境是挺好,但交通不方便,上山下山都麻煩。所以初期靠轎夫抬上抬下,後來用從日本引進的人力車,但始終費時,因此有了修建纜車的計畫和實施,方便他們出行。


乘上,香港人習慣性稱洋人為「鬼佬」。


港幣有兩類發行機構,商業銀行和政府。10元紙幣和所有硬幣都由政府發出;其他面值的紙幣則由滙豐、渣打、中銀發行。理論上港幣的商業銀行鈔票是一種用作兌換港幣的票券,而只有10元鈔票本身才是港幣。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新生兒出世的出生證明和死亡證明,是出入境管理處發出。


香港即食麵沒有叉子!!!雖然環保,但這不人性化……


在香港出生獲得的永久居民身份不能放棄。


香港沒有郵政編碼。


直到1974年,中文才成為香港的法定語文。


港鐵上不可以吃東西喝水,最高罰款兩千港幣!


香港歷史上共有兩位總督叫羅便臣。其中第一個夏喬羅便臣是香港的第五任總督,是最年輕的香港總督,就任時不滿35歲。在他的任內九龍劃歸香港。另外一個是威廉▪羅便臣,第十一任總督。


二十五任港督是香港歷史上任期最長形象最好的總督:麥理浩爵士。1971年被委任為港督,連任三次,在香港作為總督10年零5個月間,率領香港實現騰飛,進入麥理浩時代。他創立了廉政公署,同時他也是第一位正式訪問新中國的香港總督。1997年,八十歲高齡的麥理浩出席了中英香港主權交接儀式。


在進行酒精呼氣測試後,用作吹氣的小管子是必須由司機帶走的,因為沾上唾液的管子可能有測試者的基因,所以需要自行處置。


英國人把維多利亞城(又稱女皇城或香港城,位於香港島西北岸,也就是現在的香港中西區及灣仔區一帶)劃分成「四環九約」,四環就是西環、下環、中環、上環(不是北京那個「環」)。九約將「四環」分得更細,不過後來市區發展,這樣的劃分逐漸淡化,僅存於口頭言語中,我們小時候看的一些港劇警匪片,會聽到員警問:「你係邊個環頭搵食?」他們的意思是這四個環,在哪個地方謀生。


曾經是越南船民的第一收容港,許多越南人經香港移居英美澳加,但也有很多人選擇留下。為nguyen (阮) 、hoang (黃)的姓氏,通常都是其後代,即使他們的模樣和口音和香港人已經沒有區別。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這些小知識是不是很有趣又十分漲姿勢呢~快關注我們一起來了解藏匿在角落裡香港。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文、整理/實習編 曹琳

圖/來源於網絡


往期推介

是我們一直活在回憶裡,還是TVB真的已經沒落? |知香江

除了《你的名字》帶來的感動,2017年還有甚麼能夠感動你的電影? |知推介

帶著相機的「遊吟詩人」:菲傭女孩鏡頭中的香港 |知香江


品读之后,

愿享同感。

關於香港的「冷」知識 |知香江

by.知識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