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0周年慶祝活動的四大重點

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的大日子,意義重大。

回顧過去19年多的日子,香港經歷了大大小小的風浪,包括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的「沙士」疫症,2008年的迷債事件等。不過,香港沒有被這些風浪擊倒,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加上香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克服了種種挑戰,繼續發光發熱。

政府透過「共慶回歸顯關懷」計劃,主動接觸區內長者和弱勢社羣。圖為劉江華局長與香港志願者協會義工向社區老人送新年祝福

文|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 劉江華

香港回歸祖國接近20年,我們成功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今天的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亦是一個國際大都會。縱使我們面對其他城市的激烈競爭,香港仍然擁有很多優勢。我們連續多年被譽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在「一國兩制」的優勢下,我們亦是連接內地與世界各地的“超級聯繫人”。

香港現在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滬港通」及「深港通」的開通亦為我們帶來更多機遇,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國家大力推展「一帶一路」和「十三五規劃」之際,香港不單可在金融和貿易領域扮演「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在文化創意產業、專業服務和創新及科技方面,香港亦可憑著「超級聯繫人」的軟實力為國家的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作出貢獻。

「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

為了繼往開來,繼續發揮香港在「一國」和「兩制」下的獨特雙重優勢,特區政府正以「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為主題舉辦一系列廣泛而且深入民間的慶祝活動。這個主題包含三個層次,第一是「同心」,縱使香港面對種種挑戰,在過去、現在以至將來均能本著香港人「同心同德」、「同舟共濟」的精神來應對,一起邁步向前。第二是「創前路」,香港必須開拓新的經濟動力,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包括創新及科技和創意產業。第三個層次是「機遇」,香港要走高增值路線,為內地以及世界各地提供更優質的專業服務,把握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做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在「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的主題下,特區政府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的活動有四大重點。

回歸20周年慶祝活動的四大重點

政府鼓勵青年人透過參與義務工作來慶祝回歸20周年。圖為香港義工聯盟第三屆義工嘉許禮1月7日在港舉行,2169名優秀義工及200支優秀義工團隊獲得嘉許

文化、體育及城巿美化

第一個重點是舉辦豐富的文化體育盛事以及透過城巿美化,讓香港巿民共慶回歸。我們邀請了世界最頂級的三大博物館與我們合辦四個大型展覽,包括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辦「清代萬壽盛典展」和「養心殿-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大展」;與羅浮宮合辦「羅浮宮: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以及與大英博物館合辦的「永生傳說-透視古埃及文明」。就演藝活動方面,除了廣受歡迎的香港藝術節、中國戲曲節和世界文化藝術節等年度品牌節目外,柏林愛樂樂團於今年11月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兩場音樂會,蜚聲國際的華裔鋼琴家郎朗也會參與其中,巿民可以欣賞到精湛的演出。在體育盛事方面,特區政府正籌辦或支持多項特備大型賽事,包括世界桌球大師挑戰賽、富豪環球帆船賽和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等,與巿民一同活力慶回歸。

回歸20周年慶祝活動除了讓巿民感受歡樂氣氛外,也是讓本地藝術家、設計師、專業團隊等合力美化城巿,把創意融入生活的好機會。香港藝術館將舉辦「藝滿階梯」計劃,於今年3月至12月,以館藏中的花卉作品美化20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場地內的樓梯。康文署亦會舉辦一項名為「樂坐其中」公共藝術計劃,在康文署管理的公園或廣場放置由香港藝術家設計的座椅,讓年輕的藝術家與巿民分享他們的創意。

此外,發展局會與香港的專業團體合作舉辦「工.藝Craft」計劃,於合適的公共空間(如行人路、安全島等)擺放公共藝術作品。路政署亦會在全港多區美化多條行人天橋和隧道,為地區換上新姿彩。

回歸20周年慶祝活動的四大重點

特區政府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一大重點是舉辦豐富的文化體育盛事,圖為「全城躍動活力跑」及嘉年華活動1月8日上午於沙田舉行

全民參與薪火相傳

慶祝活動的第二個重點是「全民參與」,讓香港市民一同共慶回歸。為鼓勵長者、青少年、弱勢社羣、少數族裔積極參與慶回歸活動,我們將推行一系列計劃,包括透過「共慶回歸顯關懷」計劃,主動接觸區內長者和弱勢社羣,並安排交通便利他們參加慶祝活動。我們亦會聯同八間少數族裔支援服務中心,為少數族裔人士舉辦多元化活動共慶回歸。

青年是社會未來的棟樑,社會應該好好栽培,因此,有不少慶回歸的活動是專為青年而設的。除了文娛康體活動外,我們更鼓勵青年人透過參與義務工作來慶祝回歸20周年。青年事務委員會已招募100位青年大使,並為他們安排培訓。青年大使會於多個國際會議和大型活動協助接待外賓和推廣香港。此外,我們亦鼓勵青年人放眼世界,民政事務局會舉辦兩項全新的實習計劃,安排青年人到四川卧龍參與大熊貓保育工作和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參與文物保育工作,讓青年人親身體驗和學習自然和文物保育工作。再者,政府新聞處亦舉辦海報設計比賽(小學組)及短片拍攝比賽(中學組及公開組),鼓勵大家發揮創意,透過創作表達對香港未來的願景。

經濟及社會發展

第三個重點是慶祝活動與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息息相關。政府透過舉辦多項國際性會議及活動,為香港尋找新發展機遇,開拓新市場。例如,特區政府於今年6月主辦「博物館高峰論壇」,邀請世界上最著名博物館的館長來港一起探討博物館未來的發展方向,讓香港擔任文化藝術和文物保育方面的「超級聯繫人」。

在創意產業方面,香港在設計、電影和動漫節目等亦有明顯優勢和突出表現。為此,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創意香港辦公室會舉辦多項大型活動,包括於香港、內地及海外舉辦香港設計的巡迴展覽,凸顯本地設計師的成就。

在創新及科技方面,創新及科技局會舉辦2017互聯網經濟峰會「互聯網的未來發展」青年論壇和創新科技月2017等。

此外,特區政府亦於今年舉辦多項國際會議,討論不同經濟範疇的發展方向,包括「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第十屆「亞洲金融論壇」、香港海運周2017和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2017等,為傳統支柱行業探索新發展方向。

回歸20周年慶祝活動的四大重點

劉江華局長在「全城躍動活力跑」起動儀式上

海內外共慶回歸

第四個重點是在海內外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除了在本地廣泛宣傳外,我們希望藉慶祝回歸20周年這個契機在內地和海外加大宣傳香港的力度。我們會透過在內地及海外的辦事處在超過80個城市舉辦200多項慶祝活動,包括文化藝術表演、電影展、設計展、香港周、美酒佳餚節、體育活動及大型晚宴等,展示香港各方面的實力,及廣邀海內外人士及身處海內外的香港人參與。

回歸20周年是香港的盛事。特區政府呼籲社會各界人士一同支持和參與20周年慶祝活動。團體自行籌辦的慶祝活動,若符合準則,可以申請成為認可的20周年慶祝活動。經認可的活動將會納入政府的慶祝活動節目表及網頁(www.hksar20.gov.hk)內,得到更廣泛的宣傳。認可活動的主辦團體可使用官方的20周年慶典標誌、創意圖像和宣傳短片。多個民間團體已響應舉辦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共締全民參與。

此外,特區政府已成立20周年慶典基金,以收集社會各界的捐款。基金將用以支持政府主辦或與團體合辦的大型慶祝活動,以及地區慶祝活動。

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是難得的機會,讓香港得以展示本身的優勢和成就,亦同時提醒我們,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無論將來面對任何挑戰,只要大家繼續同心同德,香港定必會繼續繁榮昌盛。我在此祝願《紫荊》讀者在新一年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全文刊載於2017年二月號《紫荊》雜誌。

本文允許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紫荊》微信訂閱號請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