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獎項看華語男演員,香港影帝們的半壁江山 |知香江
點擊上方藍字「知識傳媒」一起玩耍~
演戲這回事,到底誰成就了誰?
在如今小鮮肉「橫行」的華語影視圈,五花八門的影視作品、電影獎項撲面而至。但其實大家心知肚明,「粉絲多」不代表表演經驗多,「鮮肉」也並非全無演技。只是站在華語影視圈這個大角度來看,在觀眾心中、電影獎項上,能夠排得上號的始終還是那些有資歷,表演經驗多的演員。他們不靠流量說話,用一水的電影成就征服觀眾刁鑽的口味。

所以,華語影視圈這麼多男演員,如果真要排個123,要怎麼排?
說真的,這個挺難的。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王家衛的「我喜歡」也帶動不了觀眾的喜歡。要根據每個人的主觀意識來評判演員演技的好壞,這個沒人做得到。那麼,就拋開個人主觀,專從客觀的角度,量化的標準來分析,華語男演員的排名。
是的,這個量化的標準就是——獎項。

由於獎項種類繁多,且質量、影響力、號召力、專業性參差不齊,所以設置了以下分數階:
5分類(獲獎得5分,提名得4分):
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奧斯卡金像獎
3分類(獲獎得3分,提名得2分):
台灣電影金馬獎
金球獎
2分類(獲獎得2分,提名得1分):
金雞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
東京電影節
1分類(獲獎得1分,提名不得分):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亞洲電影大獎
亞太電影節
百花獎
上海電影節
金鷹獎(電視劇類)
白玉蘭獎(電視劇類)
其他(視情況一次獲獎得1分)
這裡獎項分數的分類和專業性及在華語影壇中的重要性掛鉤,但是這個統計肯定有不公平的地方。比如金像獎本身就是對香港電影的一種表彰,對其他地區電影並不公平;再比如出道早的演員拿獎早,但可能近些年息影了並沒有再得到獎項……所以對於金馬獎給的分數要稍重,因為它是華語電影歷史上最悠久的獎項,也沒用地區作區隔。
其次,因為是針對獎項排名的統計,所以同一個獎不同獎項之間得分沒有差別,因為不能說男主角演技就比男配角演技好,而新人獎獲獎等於一次提名,提名新人獎不算分。
這裡探討的單純只是演技與獎項,沒有其他因素,所以一些政治色彩比較濃的頒獎沒有加入的必要。一些權威性欠缺的A類國際電影節,和美國各州影評人協會獎也要視情況酌情加分。(全世界有名目的電影節大概有10000個左右你知道嗎!)
接下來就是總分超過10分,演技超一流的華語男演員們,閃亮登場。
注意,只從獲獎的角度來排名,不算上各方評價,因為評價主觀意識佔大多數,所以無法準確量化!(當然,這裡面排得上號的,就演技而言評價都是很高的。)所以拒絕罵人,不准人身攻擊!每一位演員都很棒!


第16名(10分)
▼姜文
金像獎獲獎1次x2+提名1次x1=3分
獲獎作品:《宋氏三姐妹》
提名作品:《讓子彈飛》
金雞獎提名3次x1=3分
提名作品:《紅高粱》《芙蓉鎮》《末代皇后》
百花獎獲獎2次x1=2分
獲獎作品:《芙蓉鎮》《春桃》
金鷹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北京人在紐約》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尋槍》
幾乎所有的演員都追求更多樣更多變的角色,而姜文,永遠都是姜文。他就演的就是「姜文那樣的男人」,他們是爆棚的雄性荷爾蒙,他們是絕對的控制。姜文可以飾演任何男人,但恐怕沒有男人能飾演姜文。
▼黃渤
金馬獎獲獎1次x3+提名1次x2=5分
獲獎作品:《鬥牛》
提名作品:《西遊降魔篇》
金像獎提名2次x1=2分
提名作品:《西遊降魔篇》《親愛的》
金雞獎提名1次x1=1分
提名作品:《鐵人》
亞洲電影大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無人區》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瘋狂的石頭》
從喜劇入手,到深刻的演技派,黃渤幾乎可以不動聲色讓你笑出來,也可以只舉著一張尋人啟事就惹你淚流滿面。有人說他是「喜劇之王」,有人說他是「票房炸彈」,回頭想想從《瘋狂的石頭》一鳴驚人至今,才10年而已。僅僅10年他就可以是今日的「黃渤」,而黃渤還會創造的,將遠超我們想像。他還有個外號,叫「50億影帝」。

▼陳建斌
金馬獎獲獎2次x3=6分
獲獎作品:《一個勺子》《軍中樂園》
金雞獎提名1次x1=1分
提名作品:《一個勺子》
亞洲電影大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軍中樂園》
金鷹獎獲獎2次x2=2分
獲獎作品:《結婚十年》《喬家大院》
在金馬獎同時獲得男主角和男配角,陳建斌是金馬獎歷史上同屆個人獲獎最多的演員。在電視劇裡他能讓偶像劇變成歷史劇,像《甄嬛傳》導演鄭曉龍說的:選擇陳建斌是英明的,「看劇要有歷史感,而不是單憑年輕荷爾蒙的衝動。陳建斌本人內斂、深沉,歷史上的雍正也是這樣的。我拍的是古裝歷史劇,我不想拍古裝偶像劇。」

▼張涵予
金馬獎獲獎1次x3+提名1次x2=5分
獲獎作品:《集結號》
提名作品:《李米的猜想》
金雞獎獲獎1次x2+提名1次x1=3分
獲獎作品:《智取威虎山》
提名作品:《集結號》
百花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集結號》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集結號》
《集結號》把華麗深沉嗓音的張涵予一下子推到內地一線演員的行列,他用男人的堅持和篤定豐富了《集結號》中的谷子地,並獲得金馬獎影帝。這是台灣金馬獎第一次把獎項頒給飾演中國解放軍的演員。對他演技不了解的朋友,建議去看一看《風聲》和《智取威虎山》,你會對「演技」兩個字有更深層的理解。

第15名(11分)
▼吳彥祖
金馬獎獲獎1次x3+提名2次x2=7分
獲獎作品:《新警察故事》
提名作品:《如夢》《妖夜回廊》
金像獎提名3次x1=3分
提名作品:《新警察故事》《旺角黑夜》《魔警》
金雞獎提名1次x1=1分
提名作品:《新警察故事》
很多年前,人見人愛的絕世美顏吳彥祖和許多小鮮肉一樣,頂著一副好看的臉孔在各種電影裡打醬油。然後《新警察故事》來了,一個邪魅狂狷的吳彥祖,告別乖乖男,觀眾完全忽略他的臉和肌肉,被他演的角色征服。對於長得過於好看的男人來說,有「演技派」的追求其實是暴殄天物,真的,別扮醜賣慘,你帥就夠了。但《新警察故事》裡吳彥祖的表現幾乎是教科書級別的。

▼吳鎮宇
金馬獎獲獎1次x3+提名1次x2=5分
獲獎作品:《槍火》
提名作品:《臥虎》
金像獎獲獎1次x2+提名4次x1=6分
獲獎作品:《西元2000》
提名作品:《無間道Ⅱ》《野獸刑警》《茱麗葉與梁山伯》《絕代雙驕》
剛剛誇完邪魅狂狷的吳彥祖,就遇到邪魅狂狷的「祖師爺」。吳鎮宇的「邪派」演技可謂自成一派,出奇的鬆弛和投入,使他的表演不僅精准表現人物更帶有演員自身的味道。吳鎮宇沖你一笑你永遠不會想「他演的真好」,而是想「這傢伙不是真的要打我吧。」所以《爸爸去哪兒》裡,吳鎮宇手起刀落做菜的時候,電視機前的觀眾捧著臉驚呼「好像在砍人!」

▼鄭則仕
金馬獎提名2次x2=4分
提名作品:《重案組》《何必有我?》
金像獎獲獎2次x2+提名3次x1=7分
獲獎作品:《何必有我?》《三個手上的員警》
提名作品:《重案組》《跛豪》《失婚老豆》
從龍套做起,用自然的表演甩掉特型演員的宿命,自導自演的「肥貓」系列讓他有了專屬個人的「品牌角色」。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鄭則仕都是「重量級」的影帝。

▼夏雨
威尼斯電影節獲獎1次x5=5分
獲獎作品:《陽光燦爛的日子》
金馬獎獲獎1次x3=3分
獲獎作品:《陽光燦爛的日子》
金雞獲獎1次x2=2分
獲獎作品:《警察有約》
其他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陽光燦爛的日子》
作為最年輕的的威尼斯電影節影帝、金馬影帝,夏雨在18歲那年就達到了許多演員一生都無法企及的高度。但「陽光大男孩兒」很容易過時的,剛剛40歲的夏雨說:「演戲只是一個工作,一個養家糊口的方式,其實除了演戲之外,我還有更多的事兒可以做。」
(這張圖不是張一山!是《獨自等待》裡的夏雨!!)

放一張張一山的圖你們感受一下兩個人的相似度….

▼廖凡
柏林電影節獲獎1次x5=5分
獲獎作品:《白日焰火》
金馬獎提名2次x2=4分
提名作品:《白日焰火》《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亞洲電影大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白日焰火》
其他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綠帽子》
用《白日焰火》拿到柏林影帝之後,廖凡出演的電影反而更少了,去年主演的《師父》上映之後,廖凡在2016年完全沒有作品。有的人的「性感」是火熱的,我覺得廖凡的性感是冰冷的、剛硬的,嗯,這很難。

(香港的朋友可能沒有很了解,不過建議去看一下《白日焰火》,你會被驚艷到的。)
▼張震
金馬獎提名4次x2=8分
提名作品:《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最好的時光》《吳清源》《繡春刀》
金像獎提名3次x1=3分
提名作品:《臥虎藏龍》《春光乍泄》《赤壁2:決戰天下》
作為榜單中唯一的台灣演員,同時也是唯一一位還沒有拿獎的演員,張震其實已經出演了不少經典電影和角色。從楊德昌作品中走來,與李安一起踏上國際,之後成為侯孝賢的御用班底,台灣導演們輪番來擦亮張震身上的塵土露出金光閃閃的演員魅力。下一步,也許就是影帝。

第14名(13分)
▼王學圻
金馬獎獲獎1次x3+提名1次x2=5分
獲獎作品:《梅蘭芳》
提名作品:《十月圍城》
金像獎提名2次x1=2分
提名作品:《十月圍城》《劍雨》
金雞獎獲獎1次x2+提名2次x1=4分
獲獎作品:《梅蘭芳》
提名作品:《天地英雄》《相伴永遠》
亞洲電影大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十月圍城》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梅蘭芳》
陳凱歌的《梅蘭芳》最大的成就是把苦耕多年的王學圻推到眾人面前。之後王學圻與香港導演、台灣導演合作,雖然並不是一號角色,但總會增添電影的神采。

▼秦沛
金馬獎獲獎1次x3+提名2次x2=7分
獲獎作品:《癲佬正傳》
提名作品:《新不了情》《北京遇上西雅圖2之不二情書》
金像獎獲獎2次x2+提名2次x1=6分
獲獎作品:《癲佬正傳》《新不了情》
提名作品:《桃姐》《刀馬旦》
1986年爾冬升的導演處女作《癲佬正傳》裡有這樣一個情節:一個精神病康復者因受到非議再次犯病,他拿著刀沖到幼稚園,到處砍殺,清醒之後他蹲下來像孩子一樣抱頭痛哭,被他挾持的人質幼稚園老師,伸手摸他的頭安慰他。在這一段表演裡秦沛飾演的精神病康復者將兇狠、乖張和委屈、無邪融為一體。電影裡周潤發、梁朝偉、秦沛,三人飾演三個不同的精神病人,而僅秦沛一人獲得提名,並一舉奪獎。

▼杜汶澤
金馬獎提名4次x2=8分
提名作品:《大丈夫》《低俗喜劇》《情義我心知》《華麗之後》
金像獎提名4次x1=4分
提名作品:《無間道》《無間道Ⅱ》《低俗喜劇》《華麗之後》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華麗之後》
有種說法,說杜汶澤是「港片王寶強」,大家認可嗎?拋開立場、人品等等其他問題,單看演技,杜汶澤是值得鼓掌的。

第13名(14分)
▼謝霆鋒
金馬獎提名3次x2=6分
提名作品:《十月圍城》《半支煙》《逆戰》
金像獎獲獎2次x2+提名1次x1+新人獎x1=6分
獲獎作品:《十月圍城》《線人》
提名作品:《新少林寺》
百花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新警察故事》
亞洲電影大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十月圍城》
金像獎唯一一位新人獎+男配角+男主角「小滿貫」的男演員,而這三座獎盃都是第一次提名即獲獎,可見香港電影對謝霆鋒的支持與提攜。同時作為榜單中唯一的80後演員,謝霆鋒用越來越精湛的演技完成從叛逆男孩向實力演員的轉變。

▼任達華
金馬獎提名2次x2=4分
提名作品:《PTU》《慌心假期》
金像獎獲獎1次x2+提名8次x1=10分
提名作品:《歲月神偷》
提名作品:《黑社會》《黑社會2:以和為貴》《文雀》《PTU》《天水圍的夜與霧》《茱麗葉與梁山伯》《慌心假期》《金榜題名》
通過《歲月神偷》中樸實無華的表演拿到影帝之前任達華一直是「大佬專業戶」,褪去大哥的澎湃氣場,《歲月神偷》中任達華僅用一個戒指的印跡就賺走觀眾眼淚。對比起來,《黑社會》裡每一步都是殺氣,每個眼神都能要人命。

第12名(16分)
▼周星馳
金馬獎獲獎1次x3+提名1次x2=5分
獲獎作品:《霹靂先鋒》
提名作品:《審死官》
金像獎獲獎1次x2+提名8次x1=10分
獲獎作品:《少林足球》
提名作品:《功夫》《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審死官》《霹靂先鋒》《國產淩淩漆》《翹課威龍》《賭聖》《長江7號》
亞太電影節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審死官》
星爺,我們都知道你是個演員,《演員的自我修養》你學得最好。
第11名(17分)
▼曾志偉
金馬獎獲獎1次x3+提名2次x2=7分
獲獎作品:《愈快樂愈墮落》
提名作品:《甜蜜蜜》《一念無明》
金像獎獲獎2次x2+提名6次x1=10分
獲獎作品:《雙城故事》《甜蜜蜜》
提名作品:《無間道》《愈快樂愈墮落》《半支煙》《我愛太空人》《熱血最強》《最後勝利》
有一種愛情叫「豹哥告訴你他不是好男人」,然後他在身上紋了一隻米老鼠,只為博你一笑。天生的親切感讓曾志偉在銀幕上的一舉一動觀眾都感同身受,人們說曾志偉「只演小角色」,要我說,其實曾志偉只演「我們」。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部《甜蜜蜜》,其實大多數男人演的都是豹哥的角色。
第10名(18分)
▼郭富城
金馬獎獲獎2次x3+提名2次x2=10分
獲獎作品:《父子》《三岔口》
提名作品:《踏血尋梅》《C+偵探》
金像獎獲獎1次x2+提名5次x1=7分
獲獎作品:《踏血尋梅》
提名作品:《父子》《三岔口》《C+偵探》《罪與罰》《九一神雕俠侶》
金雞獎提名1次x1=1分
提名作品:《最愛》
早幾年你說郭富城能撐起香港電影半個江山,拿三個影帝,可能誰都不信。但現在都成為事實了。郭富城幾乎是現在最具有創造力和最勇於突破的香港男演員了,這句話甚至可以不加「之一」。

第9名(19分)
▼張國榮
金馬獎提名5次x2=10分
提名作品:《阿飛正傳》《風月》《春光乍泄》《槍王》《異度空間》
金像獎獲獎1次x2+提名7次x1=9分
獲獎作品:《阿飛正傳》
提名作品:《異度空間》《春光乍泄》《色情男女》《金枝玉葉》《胭脂扣》《英雄本色2》《烈火青春》
華語男演員中光彩奪目的一顆明星,我們說他「人戲不分」似《霸王別姬》,我們說他「愛到深處與性別無關」似《春光乍泄》,遺憾的是這兩部電影竟然都沒讓他拿到影帝。我知道把他放在第十名,肯定很多人都不同意。只是哥哥走得太早,這部以他命名的傳奇就此停留在2004年。如果還活在現在,他的眼睛一定跟梁朝偉一樣,全是故事,充滿深情。

第8名(20分)
▼葛優
戛納電影節獲獎1次x5=5分
獲獎作品:《活著》
金馬獎提名1次x2=2分
獲獎作品:《讓子彈飛》
金像獎提名1次x1=1分
提名作品:《讓子彈飛》
金雞獎獲獎1次x2+提名2次x1=4分
獲獎作品:《大撒把》
提名作品:《卡拉是條狗》《頑主》
百花獎獲獎4次x1=4分
獲獎作品:《甲方乙方》《手機》《大腕》《過年》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獲獎3次x1=3分
獲獎作品:《讓子彈飛》《大腕》《卡拉是條狗》
金鷹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編輯部的故事》
葛優的表演最厲害的就是「精准」,哪怕他的個人特質那麼強烈,但他飾演的人物從來不會太「葛優」。我們甚至不知道「葛優」本人的特質是什麼,他演什麼我們都信。
▼張家輝
金馬獎獲獎1次x3+提名2次x2=7分
獲獎作品:《證人》
提名作品:《激戰》《大追捕》
金像獎獲獎2次x2+提名6次x1=10分
獲獎作品:《證人》《激戰》
提名作品:《線人》《陀地驅魔人》《大追捕》《出埃及記》《黑社會2:以和為貴》《賭俠1999》
亞太電影節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證人》
上海電影節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激戰》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激戰》
《證人》讓張家輝拿到多個影帝之後,林超賢導演的動作片似乎成了「影帝制造機」,謝霆鋒、吳彥祖到彭于晏都開始頻繁和林超賢合作,但都沒能超越張家輝。

第7名(21分)
▼張學友
金馬獎獲獎1次x3+提名3次x2=9分
獲獎作品:《笑傲江湖》
提名作品:《金雞2》《暗色天堂》《鼠膽龍威》
金像獎獲獎1次x2+提名9次x1=11分
獲獎作品:《旺角卡門》
提名作品:《男人四十》《笑傲江湖》《喋血街頭》《黃飛鴻》《倩女幽魂II:人間道》《非常偵探》《金雞2》《月滿軒尼詩》《暗色天堂》
其他 印度國際電影節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男人四十》
作為「歌神」級別的演員,為什麼張學友會被做成表情包?因為「經典人物」我們不敢惡搞,唯有張學友,他從來沒演過什麼了不起的人,作為天王,他總是演反派身邊的諂媚賤人、浪漫殺手的烏蠅小弟、給蓋世大俠跑腿的牙擦蘇、遭前女友嫌棄的大齡剩男…這些被命運隨便一反手就碾死的小人物被張學友詮釋得入木三分。如果可以,希望這種超級鄰家不計形象的天王能多來幾個。

▼成龍
金馬獎獲獎2次x3+提名2次x2=10分
獲獎作品:《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重案組》
提名作品:《奇跡》《A計畫》
金像獎提名10次x1=10分
獲獎作品:《A計畫》《警察故事》《龍的心》《奇跡》《警察故事III超級警察》《重案組》《紅番區》《警察故事四之簡單任務》《我是誰》《新警察故事》
金雞獎獲獎1次=1分
獲獎作品:《新警察故事》
雖然在金像獎10次提名都沒有拿獎,但成龍卻在金馬獎備受追捧,連續兩年獲得影帝。在台灣的歷年年度最賣座華語電影裡,有13部是成龍電影(其中有3次是4年連續第一),這樣的成績前無古人,後應該也沒有來者了。成龍的功夫電影,開創了中國功夫闖蕩好萊塢的新品類和新時代。

第6名(26分)
▼劉青雲
金馬獎獲獎1次x3+提名2次x2=7分
獲獎作品:《奪命金》
提名作品:《目露凶光》《掃毒》
金像獎獲獎2次x2+提名14次x1=18分
獲獎作品:《我要成名》《竊聽風雲3》
提名作品:《神探》《暗花》《掃毒》《忘不了》《奪命金》《暴瘋語》《目露凶光》《新不了情》《高度戒備》《竊聽風雲》《竊聽風雲2》《七月十四》《消失的子彈》《衝鋒隊之怒火街頭》、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奪命金》
不要被劉青雲一大串提名名單嚇住,更嚇人的是他每一次提名都是男主角,在榜單上能從來只提名主角的男演員只有兩個:成龍、劉青雲。劉青雲總是讓人感覺忠奸難辨、亦正亦邪、出於癲狂與正常之間,就像他主演的電影《神探》的英文翻譯Mad Detective(瘋狂偵探),他的「神」是mad。

第5名(28分)
▼周潤發
金馬獎獲獎2次x3+提名1次x2=8分
獲獎作品:《秋天的童話》《等待黎明》
提名作品:《英雄本色》
金像獎獲獎3次x2+提名13次x1=19分
獲獎作品:《英雄本色》《阿郎的故事》《龍虎風雲》
提名作品:《等待黎明》《女人心》《地下情》《監獄風雲》《秋天的童話》《賭神》《縱橫四海》《花旗少林》《和平飯店》《臥虎藏龍》《滿城盡帶黃金甲》《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孔子》
亞太電影節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等待黎明》
看周潤發在金像獎提名的電影,幾乎能看到他的整個職業軌跡:做文藝小生難出頭,演動作片引領一代風潮,好萊塢走一圈後與兩岸三地最一流的導演合作。就像大導演李翰祥說的「周潤發是西方人眼裡的加里·格蘭特+哈里森·福特」,既是風流偶像,又是熱血明星。

照個證件照都這麼風騷…..

第4名(30分)
▼黃秋生
金馬獎獲獎3次x3+提名2次x2=13分
獲獎作品:《無間道》《頭文字D》《想飛》
提名作品:《野獸刑警》《千言萬語》
金像獎獲獎4次x2+提名7次x1=15分
獲獎作品:《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無間道》《野獸刑警》《頭文字D》
提名作品:《千言萬語》《古惑仔三之只手遮天》《想飛》《葉問:終極一戰》《一碌蔗》《溶屍奇案》《我愛扭紋柴》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無間道》
亞太電影節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頭文字D》
金像獎第一個「三級片影帝」,黃秋生可以是毒舌老爸、蛇人狂魔、鹹濕佬、嚴苛上司、和藹鄰居…記者問黃秋生,你的人生是一部怎樣的電影。他說「肯定是一部上不了的電影。被父親遺棄、心理陰影、拍三級片還能拿影帝、喜歡年輕靚女……(就差同性戀了)同性戀也有,被別人追(笑)。這個角色又有悲劇,又有喜劇,又有色情,很亂,可是不是太壞。」這形容很黃秋生,很酷。

第3名(31分)
▼劉德華
金馬獎獲獎2次x3+提名3次x2=12分
獲獎作品:《桃姐》《無間道Ⅲ終極無間》
提名作品:《無間道》《瘦身男女》《川島芳子》
金像獎獲獎4次x2+提名9次x1=17分
獲獎作品:《桃姐》《暗戰》《門徒》《大塊頭有大智慧》
提名作品:《無間道》《投名狀》《旺角卡門》《五億探長雷洛傳1:雷老虎》《烈火戰車》《阿虎》《瘦身男女》《童夢奇緣》《失孤》
金雞獎提名1次x1=1分
提名作品:《失孤》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大塊頭有大智慧》
成龍開創了喜劇動作片時代,周星馳開創了無厘頭喜劇片時代,環視劉德華的同輩他們的「個人特質」都比他強,如果認為劉德華最大的標籤是後天貼上的「努力」二字,那其實是對劉德華最大的誤解。真正能承載曠世畫作的畫布必須是足夠平整潔淨的,演員的光芒不能蓋過角色的魅力。《桃姐》裏他像是修空調的,《無間道》裡整個警署都沒有發現他眉頭的邪惡….乾淨、沉靜,這才是劉德華的可貴。

第2名(42分)
▼梁家輝
金馬獎獲獎2次x3+提名6次x2=18分
獲獎作品:《戰·鼓》《愛在他鄉的季節》
提名作品:《黑社會》《寒戰》《寒戰2》《人約黃昏》《天台的月光》《A-1頭條》
金像獎獲獎5次x2+提名12次x1=22分
獲獎作品:《黑社會》《九二黑玫瑰對黑玫瑰》《垂簾聽政》《大丈夫》《寒戰》
提名作品:《黑金》《江湖告急》《愛在他鄉的季節》《雙瞳》《三更2》《智取威虎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長恨歌》《十月圍城》《棋王》《火龍》《李小龍我的兄弟》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獲獎2次x1=2分
獲獎作品:《黑社會》《寒戰》
「戲骨」就應該是梁家輝這樣的。他簡直就是演員裡的孫悟空,百煉成鋼,七十二變,為什麼兩隻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就能被梁家輝揉捏組合成這麼多截然不同的人物呢。翻看梁家輝演過的所有角色,他可能有不出彩的時候,但從來沒有不準確。他用超高的完成度成為每一個華語男演員難以逾越的高山,如果你喃喃自語「梁家輝來演是不是會更好」,這個念頭能摧毀你所有的自信。


第1名(45分)
先放一組圖,你們感受一下。




▼梁朝偉
戛納電影節獲獎1次x5=5分
獲獎作品:《花樣年華》
金馬獎獲獎3次x3+提名4次x2=18分
獲獎作品:《重慶森林》《無間道》《色戒》
提名作品:《花樣年華》《2046》《一代宗師》《每天愛你8小時》
金像獎獲獎7次x2+提名7次x1=21分
獲獎作品:《花樣年華》《無間道》《春光乍泄》《2046》《重慶森林》《殺手蝴蝶夢》《人民英雄》
提名作品:《地下情》《辣手神探》《暗花》《傷城》《赤壁(上)》《聽風者》《一代宗師》
亞洲電影大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色戒》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獲獎1次x1=1分
獲獎作品:《花樣年華》




一雙眼睛,他用一雙眼睛征服世界。他看你一眼,你變成肥皂,又瘦了一圈;你成為往事,不能從頭再來;你甘為壞人,因為他才是警察;你會背叛信仰,不由自主說「快走」;你心裡有他,多一張船票就走。
梁朝偉金馬獎金像獎影帝次數最多紀錄保持者,總計45分。李安曾說梁朝偉是「導演夢想的天才演員」。《阿飛正傳》中同輩演員們都被張國榮絕對的星光蓋過無甚發揮,梁朝偉在最後五分鐘出場,梳梳油頭,照照鏡子,電影一下子飛起來,梁朝偉開竅了。
成為演員到現在,他本身的存在就代表了品質的保證。都說眾口難調,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梁朝偉都是一座高山。他演過調皮伶俐的韋小寶,演過一代宗師的葉問,從無足掛齒的小人物到傳奇宗師,你見著了他,也就見著了芸芸眾生,人心百態。
說人生無悔,那是賭氣的話,但完美二字用在梁朝偉身上,很完美。

根據以上數據統計,得分10分以上的,台灣1人,內地8人,其餘全是香港男演員。金像獎側重香港演員,這的確是這個排名的弊端,但讓人無法否認的是,香港電影造就了一個又一個演員中的「王牌」。這些老戲骨滿滿的「香港味」,不僅得到各獎項的垂青,也在觀眾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影子。
結語: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以上的這些人,
對著鏡頭點支煙,你都覺得帥到飛起。
我認為人的魅力不在究竟要有多好看,而在你面對一件事情,盡全力去做好它,不辜負不錯過。排名只是一個量化的標準,但這個人在你心中到底怎樣,相信你自己自有一本答卷。
演戲這回事,說不清是你成就了它,還是它成就了你。
文/「不散」公眾號:扎扎
整理/知識傳媒
有刪減、添加、修改

往期推介
品讀之後,
願享同感。
by.知識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