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階段軍改 全面啟動
文|北京 李夜雨
新一輪軍改展開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的改革。圖為「遼寧艦」航母編隊
2016軍改實現強軍新跨越
裁軍是軍改的一大力作。2015年9月3日,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宣布裁軍30萬,也就是將由230萬人組成的世界第一大軍隊的規模縮減約13%,這是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第四次精簡軍隊規模。2015年底,軍隊改革正式開始,將原先的四總部、七大軍區制改成軍委15部門、全國五大戰區制,新設了陸軍領導機構和戰略支援部隊,並將二炮部隊改為火箭軍。
自2015年底以來,第一階段針對「腦袋」即軍委中樞、高層領導機構等的改革基本完成。2016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打造的新體制、新格局,賦予解放軍適應現代高技術戰爭的全新戰鬥力。其中,「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12字軍改方針,框定全軍新格局。新組建的軍委部門普遍降低等次,減少層次,原來「四總部─二級部─局─處」四級制,削減為「15部門─局─處」三級。四大總部被視為權力太過集中,主管了太多部門、人事與資源,因而影響了軍委的統一領導。相比之下,15個新部門扮演輔助中央軍委的角色,不負責下發指令,這項改革賦予了中央軍委和中央軍委主席更大的權力。
5大「戰區」取代7大軍區,指揮更扁平,反應更靈敏。「戰區主戰、軍種主建」原則將作戰指揮和領導管理分成兩條線,兩大領域不再重疊。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全新登台,海軍、空軍、火箭軍各軍種機關完成改組。1個保障基地、5個聯勤保障中心、海陸空天能保障、體系戰能力上台階。省軍區統歸軍委國防動員部領導。相當多的附屬、直屬單位整合撤併,合併「同類項」,以集中資源,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
新一輪軍改瞄準「脖子以下」改革
新一輪的軍改進入了聚焦「脖下」的階段。2016年12月2日至3日,中央軍委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是繼2015年11月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之後,又一次規劃路徑、掌舵方向的頂層部署。這標誌著軍改「三步走」開啟第二階段,對準了「脖子以下」的改革,又一輪軍改正式啟動。
從2016年底開始軍改展開第二步,即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的改革。為期兩天的有關軍隊改革的會議明確了《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調整優化結構、發展新型力量、理順重大比例關係、壓減數量規模」的改革要求。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會議上說,軍隊絕對不能固守老一套,需要隨時代作出改變。習近平在講話中說:「否則,曾經再強大的軍隊最後也要落伍,甚至不堪一擊。」習近平在會上強調,要按照調整優化結構、發展新型力量、理順重大比例關係、壓減數量規模的要求,推動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品質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習近平在會議上發表講話時稱,一支軍隊,如果在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上落後於時代,落後於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發展,就可能喪失戰略和戰爭主動權。
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軍改會議上對解放軍改革提出「五化」。這是軍改會議釋放出的重大信號。習近平說:「當前,世界新軍事革命迅猛發展,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戰爭演變,一體化聯合作戰成為基本作戰形式。與之相適應,軍隊的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發生新的變化,科技因素影響越來越大,精幹化、一體化、小型化、模組化、多能化等特徵越來越突出。這是新形勢下軍隊不可避免的重大變革,我們要認清推進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抓住機遇、實現突破。」隨著「脖下」軍改的全面展開,不少部隊將面臨重組、轉隸、撤銷,許多官兵將面臨分流、轉崗、退役。中層、基層部隊的裁軍,重點是編強作戰部隊。
「騰籠換鳥」發展新型軍事力量
壓減陸軍勢在必行。具體分析,調整優化結構、理順重大比例關係,最重要的就是各大軍兵種之間的力量配比,促進協調發展。在長期的“大陸軍主義”下,中國陸海空三軍比例大致為7:1:2。而在現代信息化戰爭條件下,陸、海、空、天、網、電多維戰場融為一體,一體化聯合作戰成為基本形式。中國還面臨越來越多的海洋戰略需求,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已被明確為發展重點。在七大軍區撤銷、專門陸軍領導機構建立後,壓減陸軍已勢在必行。同時,優化結構、比例,也包括調整各軍種內部諸兵種結構。比如海軍涵蓋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岸防部隊五大兵種。潛艇又分為核潛艇、常規動力潛艇,水面艦艇又分為航空母艦、驅逐艦、護衛艦等。隨著遠洋訓練、護航常態化,吉布提海外保障設施投入運行,國產航母的建設,海軍內部結構在不斷優化。而陸軍現行的集團軍編成也面臨著縮減指揮層級、調整兵種配比的重任。
「發展新型力量」是軍改的重中之重。隨著世界新軍事革命的發展,軍事航天、網絡和信息作戰、電磁攻防、戰略預警、防空反導、戰略投送等,成為新力量的代表。軍改中新組建的戰略支援部隊,整合了原來分散在各總部的新型作戰力量。各軍種還有基於自身使命的新型力量,必須減少老舊落後裝備以「騰籠換鳥」。
這一輪軍改要落實軍隊裁員30萬,不光是兵員裁減,陸軍的編制也要裁縮。陸軍編制將在此輪改革中大幅縮減,現有的18 個集團軍將裁撤5 個, 包括14、16、20、27和47集團軍。裁軍的另一重任是改革軍隊結構,調整改善官兵比例、部隊與機關比例,精簡非戰鬥機構人員。新一輪軍改將現有集團軍、師、旅、團、營五級體制改為軍、旅、營三級編制,加大諸兵種合成程度,同時將部分陸軍兩棲作戰師轉為海軍陸戰旅,首先由東部戰區駐杭州的第1師和南部戰區駐廣東博羅的124師改起。
在新一輪「脖下」軍改中,不僅將完成裁軍的任務和五大戰區的磨合,還要開啟影響深遠的武警部隊改革,裁併上百所部隊高校。此外,這一輪軍改還要涉及各省軍區、軍分區和人民武裝部的改革。調整省軍區內部結構和功能,取消軍分區,將省軍區、武裝部全部歸入國防動員部(局),下一步要納入地方編制,實行地方和軍隊雙重領導。
本輪軍改海軍和火箭軍將分別擴員三成和一成半,圖為火箭軍在操演
本輪改革有裁撤,也有壯大,海軍和火箭軍就將擴員,將分別擴員三成和一成半,以應對新形式下的國家安全挑戰,而空軍就將維持40萬兵員。
軍改還向以軍銜為主的職業化軍隊邁進。建立解放軍的職業軍官制度一直是軍隊改革議程的重點。在尋求建立職業軍官制度之際,解放軍改革的下一步將包含對軍銜的更多強調和更公正的等級制度。現行軍官管理制度實行以軍官職務等級編制軍銜,常常出現「平銜指揮」、甚至出現「低銜指揮高銜」的現象,這就違背了設置軍銜便於識別職務、便於理順領導指揮關係的初衷。軍銜主導的軍官等級制度將逐步淡化甚至取消職務等級,把軍官的層級管理簡化、統一、明確到軍銜等級上來。
2017軍改進入深水區
「脖子以下」的軍改,是在前一輪四總部和七大軍區改革之後的深度改革,是軍改進入深水區。新一輪軍改如何適應形勢需要,更好地進行編組,將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
歷史上,解放軍一直按照蘇聯紅軍的模式進行建設,但從蘇軍在二戰之後的幾次局部戰爭表現來看,其模式存在諸多局限,已遠遠不適應形勢變化。但解放軍進行 「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軍改,戰區負責指揮不同軍種,不再管理行政事宜,「一不管人,二不管錢」,部隊體系變化是新一輪軍改面臨的巨大挑戰。
這一輪「脖下」軍改,以結構優化主導規模調整,以力量體系「強身」促「瘦身」,向結構功能要制勝力,實現由「大塊頭」到「有內涵」的轉變。隨著聯勤保障部隊的組建完成,新一輪軍事改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下一步就是野戰部隊、邊海防部隊和預備役部隊的改革了,這是涉及面最廣、難度最大的一步,用「啃骨頭」來形容一點不為過,是此次軍改的重頭戲,而陸軍在其中佔了絕大部分的比例,鑒於陸軍在我軍歷史上的特殊地位,陸軍改革更是此次軍改的重中之重,可以說陸軍改革的成功與否是新一輪軍改能否成功的關鍵。
軍改將按照精幹的原則壓縮規模,精簡機關和非戰鬥機構人員;將按照高效的原則調整結構,通過調整改善軍種比例,優化軍種力量結構,特別是加大壓減老舊裝備部隊力度,為發展新型作戰力量「騰籠換鳥」,既利「器」又改「制」;將按照科學的原則提高效能,著眼提高軍隊專業化、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水平,推進以效能為核心的軍事管理革命。
針對軍改可能面臨的挑戰,習近平強調指出,全軍要把落實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任務作為重大政治責任,要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對執行不力的嚴肅問責。要切實抓好統籌協調工作,加強改革配套政策和法規制度保障。習近平還強調,要統籌做好幹部工作,把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用起來。深入開展肅清郭伯雄、徐才厚流毒影響的工作,以優良作風保證改革工作落實。加強改革風險評估和管控,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和安全穩定。
隨著新一輪軍改的深入推進,到2020年之前,解放軍將以一個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在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優化規模結構、完善政策制度、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努力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力量保證。
作者係解放軍大校。全文刊載於2017年二月號《紫荊》雜誌。
本文允許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紫荊》微信訂閱號請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