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家地質公園,你知道多少? |漲知識
點擊上方藍字「知識傳媒」一起玩耍~

香港得天獨厚,擁有紛繁多姿的地貌,綿長的海岸綫更堪稱天然地質展覽館,海洋和風化侵蝕的鬼斧神工教人嘖嘖稱奇。在這裡,可以找到海蝕崖、海蝕穴、海蝕拱、海蝕隙、海蝕柱、海蝕龕和吹穴等地質奇觀,還有千秋萬載沉積而成的海灘、沖積平原和泥灘。內陸地區的地貌又迥然不同,物理、化學或生物風化作用產生的勝景比目皆是,踏遍高山低谷和丘壑危崖,到處都是奇岩怪石。

2011年9月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獲接納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的成員,更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2015年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成功通過評估,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這個新標識的創立,香港地質公園於2015年11月17日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香港地質公園範圍包括:糧船灣景區、印洲塘景區、甕缸群島景區、赤門景區、果洲群島景區、赤洲-黃竹角咀景區、橋咀洲景區、東平洲景區。
地質公園的定義

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主要特點如下:
擁有單一統一的邊界;
向公眾放開;
地質遺跡具有一定規模和覆蓋範圍;
具有特殊地質學價值和天然美態的自然地區;
不是單純介紹地質的公園,乃是結合地質學、生態學、自然景觀、地域文化和歷史的範疇;
通過旅遊及教育以促進地球科學和可持續發展的工具;
擁有完善的保育與管理制度;
在科學和當地社區互利合作方式下協作的區域。
為甚麼香港能建立地質公園?

西貢萬宜東壩的六角形岩柱
在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單一邊界內,遍布西貢的六角形岩柱已被確定具有國際地質價值。新界東北地區則擁有不同地質時期形成的沉積岩,展現完整的香港地質史;
地質公園景區範圍受到法例保護;
地質公園獲得香港市民、社區、非政府組織和其他持分者廣泛支持;
香港具備相對豐富的自然保育和科普經驗;
位於地質公園內的生態和文化遺產能增加遊客的旅遊體驗;
社區積極參與村落活化和地質公園的發展。
建立地質公園對香港有何意義?
加強地質保育及提高公眾的保育意識;
推動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促成自然保育團體和社區之間互利的參與模式;
加強地質公園的國際形象,改善自然旅遊的質素和多元性;
增加遊客和本地居民的郊遊樂趣;
普及地球科學知識,宣傳地質遺產與自然和文化遺產等各方面的關係;
鼓勵社區參與地質公園的自然保育及可持續發展,並改善其生計,以及保存自然和傳統價值;
加強地質公園的國際聯繫,並作為東西方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之間的交流平台。
香港地質公園有哪些主要特點?
地質公園與市區近在咫尺,地質遺跡豐富多樣並集中;
所有地質景區均受法例保護;
香港具備管理和規劃保護區的豐富經驗;
生態環境和野生生物多樣化,並擁有鞏固的生態學研究基礎和推廣自然保育的廣泛經驗;
地區人士的普遍支持及積極參與。
說了這麼多,讓我們來看看香港這些被列為地質公園範圍的景區吧。
舉世罕見的酸性火山岩多角節理岩柱——糧船灣


奇崛雄偉的海蝕岩柱——沙塘口山


秀麗幽靜的海岸公園——印洲塘


不同狀態下的印洲塘

香港二疊紀園——馬屎洲


布滿岩石節理柱的海島奇葩——果洲群島


香港最年輕的沉積岩——東平洲


小編節選了幾個地質公園的景區,朋友們如果覺得路途遙遠,又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訊息,可以去到以下博物館。裡面展覽豐富,解釋詳盡,是可以更好了解香港地質的最佳去處。
地質公園遊客中心
地質公園遊客中心位於西貢蕉坑的獅子會自然中心內,面積約160平方米,目的是介紹香港的地質環境,並提高市民對地球科學的興趣及對需要保護地質環境的意識。
地址: 香港新界西貢蕉坑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近北港巴士站)
網址: http://www.geopark.gov.hk/geohub/
香港歷史博物館
香港歷史博物館是一間綜合性的博物館。當中的自然生態環境展區內容豐富,包括珍貴的岩石和化石標本,闡釋香港環境由4億年前至今的演化歷程。
地址: 香港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
網址: http://hk.history.museum/
許世芬地質博物館
香港首間地質博物館,以認識地球與其演變為主題,內容包括地球科學的研究資料和生活應用等有趣的知識。
地址: 香港薄扶林道 香港大學厲樹雄科學館地面
網址:
http://www.earthsciences.hku.hk/shmuseum/
文/Yuki
圖/來源於網絡
往期推介
品讀之後,
願享同感。
本文允許轉載,轉載請聯繫小編。
by.知識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