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同行齊奮進,憑風借力再騰飛
3月26日,林鄭月娥以777票高票當選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人選
這一階段,是「一國兩制」偉大實踐不斷深化的重要階段,既要不忘初心、總結經驗,又要因時應變、創新發展,實現「一國兩制」由探索試驗期向穩定成熟期的平穩過渡;這一階段,是香港發展承前啟後的重要階段,既要把握機遇、厚積薄發,又要直面挑戰、除弊興利,不斷在國際競爭中,形成香港新的發展優勢,開闢廣闊前景;這一階段,又是香港凝聚共識、團結前行的重要階段,既要堅持原則、明確底線,又要求同存異、包容互鑒,保持香港社會穩定和諧,健康發展。
新的階段、新的機遇、新的挑戰,考驗著每一位香港人的信念和智慧,更對新一任行政長官施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相信,林鄭月娥一定能夠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肩負起歷史重擔,團結帶領香港廣大市民開拓創新、踏實奮進,同舟共濟、再創輝煌。
勇於擔當,把握航向。所謂擔當,就是敢擔政治重任,以政治領袖的風範,把握香港正確方向。近代政治家林則徐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首長,行政長官要展現政治定力,堅決維護「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堅決維護香港繁榮穩定和廣大市民福祉。要展現政治氣魄,積極為香港擔負憲制責任創造條件,有膽有識,善謀成事。要展現政治眼光,對反對派繼續搞事、興風作浪的圖謀保持警醒,同時引導市民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始終走在「一國兩制」的正確道路上。
展現新風,開拓新局。「日新之謂盛德。」香港歷史上的「積極不干預」的政策,在某一階段確實有助於經濟發展,但早已落後於時代,落後於世界潮流。21世紀初爆發國際金融危機,面對世界經濟的變化,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審時度勢,推出「適度有為」管治思路,積極彌補香港在科創、土地、房屋、養老、扶貧等方面的短板,各項發展取得初步成效。
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今天,我們期待新一任行政長官不僅要「適度有為」,更要「有所作為、善於作為」,真正實施「管治新風格、政府新角色和理財新哲學」,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風。從內部發展來看,香港傳統產業的優勢正在縮窄,新興產業方興未艾。要充分發揮香港經濟的增長潛力,在政策、土地、人才等多方面為香港發展創造條件。除了內部挖潛,還要善用外力,搶抓「一帶一路」建設、「大灣區」城市群發展等機遇,「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鞏固和提升香港的發展地位和作用。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廣大市民共享發展成果。當前香港存在高財政盈餘與高基尼系數並存的不公義情形,林鄭月娥提出採取具有前瞻性與策略性的理財方針,取諸社會,用諸社會,令公共財政在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這一共享理念,讓市民充滿期待。
腳踏實地,苦幹奮鬥。正如思想家陶行知所說,「奮鬥是萬物之父。」縱覽歷史,香港的成功皆賴於一代代港人肯捱苦幹的「獅子山精神」。然而,近幾年,一種非理性的政治爭拗漸漸侵蝕著香港。據統計,在2012年至2016年的四年間,立法會大會清點人數及流會浪費452小時,創有史以來最高,嚴重拖延重大工程進展,拖慢香港社會發展步伐,令人扼腕痛惜。在世界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大時代,香港社會再無資本蹉跎歲月。
林鄭月娥出身基層家庭,取得今天的成績就是靠一種頑強拼搏的實幹精神,贏得了「肯做嘢」、「好打得」的聲譽。相信她就任行政長官後,一定能帶領市民實幹興港,「打得」一片新天地。青年是香港的未來、香港的希望,還要鼓勵和帶領青年人敢闖敢幹,為青年人創業、就業提供條件。林鄭月娥表示將設立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青年發展委員會」,並提出了青年參政、青年議政等構想,期待在她和新一屆政府的帶領下,香港青年為「獅子山精神」譜寫出新的樂章。
團結協作,聚力前行。古代軍事家孫子說,「上下同欲者勝。」香港社會歷來推崇團結精神,尤其SARS肆虐期間,香港人上下一心,團結共對,推行「心連心全城抗炎大行動」,最終令香港走出困境。面對近年來世事紛擾、社會撕裂的狀況,人心思定,此次選舉,絕大多數選委將寶貴一票投給建制派參選人,正是主流民意思團結、思和諧的體現。新一任行政長官應乘勢而為,與民共議,凝聚共識,有效平衡社會不同群體的利益,正確處理有序競爭與公平正義之間的關係,找出一個最符合社會整體利益的方案。同時,求同不排斥存異,對於非原則問題,在堅持法治的基礎上,允許不同觀點相互啟迪,令團結同行的道路上,保持內在的生機與活力。
「大鵬一日隨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香港雖然地域狹小,卻是舉世矚目的經濟體,是世界經濟天地中的一只大鵬。相信香港社會將在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攜手同行,憑風借力,實現新的騰飛,開拓出更美好的前景。
本文刊載於《紫荊》雜誌4月號。
本文允許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紫荊》微信訂閱號請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