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坤:傳統文化「走出去」 找準方法是關鍵
袁熙坤工作照
文|本刊記者莊蕾
中國畫的「氣韻生動」是照片無法反映的
記者:您的作品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多年來您堅持用作品呼籲環保問題,多次提出相關提案,極力宣傳環保,榮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的「環保藝術大師」稱號。請您談一談您在中國畫方面的心得與體會。
袁熙坤:比起其他的畫種,中國畫在世界上是最源遠流長的。攝影的出現對繪畫產生了很大的沖擊,畫家的地位被部分取代。以前有專門的宮廷畫師,而照片出現以後,在解決造型這方面好多都是依靠照片。中國畫很重要的一條是「以詩為魂,以書為骨」。中國畫要求的是線條站立起來,骨法用筆,中國畫的最高境界是要氣韻生動,這是照片無法反映的。
現在隨著科技、生態學等方面的發展,畫家可以採納一些科技的成果,比如照片藝術、PS技術等,這些是古人做不到的。但是,作為一個畫家,你不能全部依靠這些,畢竟畫家最後是在紙上進行操作,這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把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要有自己的東西。
我是畫動物的畫家,以前一直畫老虎。要觀察到野生的老虎是非常不容易的,過去為了觀察老虎,我在深山裡蓋了房子。我研究老虎數年,從生態學、解剖學等方面對虎進行了深入的了解。我有幸見過真的野生老虎,慶幸的是當時它是一只已經吃飽的虎,和我對視了一會兒就走開了,否則今天就見不到我了。虎是遵循自然法則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後來一直畫它,我是想大力歌頌這種精神,即使是獸中之王,也依然嚴格遵循自然的法則。
提到老虎就很傷感,我今年的提案也是為老虎呼籲的,我一直在大聲疾呼不要圈養老虎,停止大規模虎馴養繁殖活動。老虎是有尊嚴的,是一種神威,我們常講「虎虎生威」、「龍盤虎踞」,小孩子喜愛穿虎鞋,戴虎帽。專家證實過老虎本身藥用價值不大,但現在有人為謀取暴利,養虎賣皮、賣骨,這不但是反自然的,反倫理的,更是對法律的蔑視。那年,俄羅斯發生特大森林火災,我以個人名義捐款45萬盧布,塔斯社采訪我的時候問我為什麼捐款,我說因為裡面有老虎,我是畫老虎的畫家。除此之外,俄羅斯之所以孕育出了像普希金、柴可夫斯基、普列漢諾夫、列賓等一批又一批偉大的作家和藝術家,正是得益於其廣袤的原野和森林。
亞里士多德說「一切藝術宗教都只是自然的附屬」。青山不在,夕陽也不再紅了,基本的東西都沒有了,哪裡還有藝術家創作的源泉。凡是自然的就是智慧的,智慧與自然在任何時候都不存在分歧。我呼籲了三年禁止象牙銷售,今年開始,國務院已經全面禁止。我提出的「水衛士」刮寫貼也形成了國家標準。我的觀念是繪畫最終回到生態上面,不是空談技巧。
最近這些年,我主要轉向畫駿馬,我喜歡畫大動物,有體積、有力量的,我是中國出版動物畫冊和技法書籍最多的人。人類對馬的要求很多,跟要求美女一樣,表現老虎的方法跟表現駿馬是兩回事。三年來,我每天都研究馬,這是我的作業。我希望趁我身體還好的時候,儘量多畫出一些俊俏、有力量、健康向上的馬,給大家助助雅興。
最近,我在書法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因為我覺得繪畫的呼籲能力遠遠不及文字,我要把名人箴言寫下來告訴大家,比如:「我們手裡面的金錢是我們保持自由的工具,我們追求的金錢是我們成為奴隸的一種工具。」比如:「平平靜靜地吃粗茶淡飯,勝於提心吊膽地吃大魚大肉。」
傳統文化「走出去」找準方法是關鍵
袁熙坤與他的作品
記者:您多年來致力於用藝術向世界人民推廣中國優秀的文化,您有什麼比較難忘的經歷?您認為應該如何更好地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袁熙坤:我曾經為前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前南非總統曼德拉、前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等152位國際政要畫過水墨肖像畫,並得到了他們簽名首肯。在中國申辦2008年奧運會之前,我曾給部分被繪者去信,希望他們支持北京申奧,結果有49位來信來函支持北京申奧。
2004年,我用了180天精心創作了鄧小平的雕像,保加利亞文化部、希臘國家博物館等在鄧小平百年誕辰之際,授予此雕像最高和平藝術勳章。此雕像還被香港集郵總公司選用為「鄧小平百年誕辰」小型張紀念郵票。
2009年,正值中保兩國建交60週年,我到保加利亞卡羅費爾市,將我創作的保加利亞革命詩人、民族英雄赫里斯托•波特夫的雕像送到了他的家鄉。這尊雕像是我經過反復推敲,歷時兩年創作完成的。為創作波特夫的雕像,我閱讀、研究了大量相關的資料、書籍,並與保加利亞駐中國大使館反復溝通、推敲,才最終定稿、翻制。這尊雕像著重刻畫了波特夫眉宇之間流露的才情、大義凜然和忘我的精神,眼睛充滿激情。這尊雕像榮獲了保加利亞文化部門授予的權威藝術獎章。雕像的一號作品於2006年11月20日安放在北京朝陽公園,由時任保加利亞總理賽爾蓋伊•斯塔尼舍夫與時任中國文化部副部長常克仁共同揭幕的,雕像的二號作品安放在保加利亞。
2011年,我創作的《三人行:孔子》青銅雕塑被選作國禮,由我國國家領導人贈送給了俄羅斯的梅德韋傑夫;我為波蘭著名鋼琴家、作曲家帕德萊夫斯基所做的塑像,得到了波蘭的肯定,波蘭國會議員卡拉馬伽代表波蘭文化部授予我「波蘭文化功勳章」;應古巴駐華使館之邀創作的何塞•馬蒂塑像,被古巴文化部長授予了「古巴國家文化獎章」;我創作的柴可夫斯基的雕像,現在就擺在普京的壁爐旁邊。
除此之外,我還為印度的甘地、古巴的格瓦拉、拉丁美洲的西蒙•玻利瓦爾、厄瓜多爾的阿爾法羅等多個國家的民族英雄、領導人以及藝術家創作過雕塑。我在創作作品的時候賦予了作品很多情感,我的雕塑是帶有體溫的。
我認為,中國文化「走出去」一定要遵循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文化交流最核心的是雙向交流,要讓別人對你熟悉了解,你首先要有一個姿態,國家不分大小,中華民族擁有上千年的燦爛文化,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文化也都各具魅力,要相互尊重,傳統文化「走出去」找準方法是關鍵。
本文刊載於《紫荊》雜誌4月號。
本文允許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紫荊》微信訂閱號請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