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香港打造成「一帶一路」電商物流中心

電商物流前景非常樂觀,也是香港傳統物流業轉型的正確方向。圖為葵青貨運碼頭

文 | 戴景峰

「一帶一路」為香港帶來很多發展機遇,而目前社會上對此討論大多都只是針對金融和基建領域,事實上香港有足夠的條件發展成為「一帶一路」電商物流中心。近年來電商在全球的發展速度驚人,根據2017年最新的報告,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的網購人數佔總人口比例2016年達31%,為2011年的兩倍多。

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2025年這8個新興經濟體的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1萬億美元增至2.5萬億美元,可想而知電商物流前景非常樂觀,也是傳統物流業轉型的正確方向。

既是自由港也具地理優勢

要香港發展成為「一帶一路」電商物流中心,首先我們要了解香港的先天優勢。在香港,貨物出入口無需報關,以免因關務導致延誤,這對時效要求高的電商物流業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同時也由於出入口不用報關,香港不單止可以凝聚內地的貨源,還可以成為亞洲海外倉最佳選址,凝聚整個亞洲的貨源。現在中國郵政及一些以香港作為亞洲總部的國際快遞公司已將香港海外倉有效地連接全球的電商買家。

將香港打造成「一帶一路」電商物流中心

香港貨倉租金高昂,全球數一數二,一定程度影響了香港電商的發展。圖為香港某工廈貨倉

即將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將香港的地理位置優化,大大縮短珠江西部以及粵西到香港的時效,以往珠海、中山、江門等城市的貨物陸運往來香港的需三、四小時,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只需一小時,原本流入廣州的貨源有更好的理由運到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概念下,香港作為自由港,同時具備地理位置上的優勢,這可以說是香港在電商物流方面先天優勢。

香港是世界空運樞紐

電商物流與空運關係密切,香港作為世界航空樞紐,具有世界一流服務水平的赤臘角機場,其2016年空運量達452萬噸,有超過100家航空公司使用該機場。赤臘角機場的地理位置優越,在世界五大航空樞紐中,是覆蓋人口最多的機場,往來全球約190個航點。人口代表購買力,航點代表時效,香港在兩方面可以說有絕對的優勢。但香港的空運需要發展下去,香港機場就需要強化優勢。現在香港、澳門、深圳、珠海、廣州的機場存在巨大的競爭,香港與深圳這兩個鄰近的大型機場應該要有更清晰的分工。香港機場與深圳機場其實各有優勢,香港機場僅有約40個內地航點,而深圳機場則有超過100個。

相反,香港有約150個國際航點,而深圳只有約20個,香港要進一步加強貨量,一定要增強與深圳機場合作,才能形成像上海浦東機場與虹橋機場一樣的互補,深圳機場應該主力以發展內地商務幹線快線,以高頻率班次的中小型飛機的內地航班為主;香港機場則發展大中型飛機的國際航班。港深機場合作的另一個關鍵是兩個機場之間必須有及高效率的陸路運輸連接,由於兩個機場間貨物轉運需要通關,通關的速度就成為重中之重,建議深圳灣及皇崗設置24小時報關及通關,以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

由於深圳灣、屯門至赤臘角隧道將於今年通車,屆時如果不計通關時間,深圳機場及香港機場實際行車時間少於45分鐘,通關的時效進一步成為港深機場連接時效的關鍵。

將香港打造成「一帶一路」電商物流中心

內地電商產業蓬勃發展,而香港恰恰缺乏本土大型電商。圖為內地某村,村民們加班加點打包發貨

陸運時效的改善也會增強香港陸空聯運的效率,現在廣東運到香港機場的貨物主要通過陸運,提高陸運效率直接提高了香港的空運競爭力。另外,由於往內地航線向北飛,國際航線主要向東南西飛,港深機場分工也可以進一步為空域和空墻的進一步放寬製造條件。香港的空運發展越好,航線越多,班次越頻密,對香港的電商物流發展越有利。

香港有金融科技等優勢

電商物流要發展成功,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包括物流、金融、科技、品質監管等的配合。香港不止是物流中心,同樣是世界級的金融中心,在融資、貨幣兌換等方面具有優勢;香港也是不少國際性金融機構的亞洲總部,資金出入及海外支付也十分便利。科技方面,香港有全面開放的互聯網,也有大量科技人才,在線支付安全有保證。香港在線上系統支援、自動化倉庫及物聯網的發展也有世界級水準。香港的「購物天堂」的品牌、對知識產權的尊重及完善的監管制度讓電商買家對香港,以及香港發貨的產品更有信心。

將香港打造成「一帶一路」電商物流中心

近年已有不少電商改用陸路模式,將貨物直接送到東盟國家。圖為貨車正在通過友誼關口岸

香港缺乏大型本土電商

香港具有發展電商物流的優勢,但也面對一些要解決的問題。香港過去幾十年的產業發展側重金融地產,缺乏大型本土電商。香港不像杭州和深圳等內地城市有大量本土電商,香港的電商物流一直以外國品牌為主,或擔當內地企業的海外倉。雖然電商總部所在地與電商物流中心選址並不一定要一樣,但如果香港可以培養更多本土電商,相信香港的電商物流發展可以進一步加快。香港的物流人才和科技人才都很多,但結合物流與科技的電商人才則相對少,培養更多本土電商也可以為香港培養更多電商的人才。

除了培養本土電商,繼續引進優秀的外國大型電商品牌及內地品牌也非常重要。香港具備吸引大型國際性品牌選用為電商物流中心的基礎,如何讓更多國際性的品牌對香港電商物流的優勢有更深的了解,將是香港發展電商物流的重要工作。

陸路及鐵路快遞競爭壓力大

「一帶一路」對物流業發展的一個巨大轉折點就是跨國鐵路和跨境公路運輸的高速發展。近幾年已開始有不少快遞改由陸運快遞模式通過,像友誼關、東興口岸等可將貨物運到東盟地區。現在已有不少廣東省的快遞貨物放棄以往陸運到香港再用空運快遞的模式,改由廣東陸運到中越、中緬邊境口岸,再接駁跨境陸運,快遞到東盟地區,而香港現在並不在這個陸運快遞系統裡。鐵路運輸近幾年快速發展,目前中歐鐵路已經可以通往中亞、中東、東歐以致西歐地區,雖然當前以貨櫃整櫃為主,相信未來也會吸納拼箱貨物甚至電商的包裹。如何讓香港連接到全國陸運及鐵路系統是特區政府和業界要解決的問題。

倉庫租金高昂阻電商物流發展

雖然電商物流需要的倉庫面積沒有傳統物流那麼大,但香港的倉庫租金成本居全球前列,一些熱門地點的倉庫更是供不應求。香港物流企業一直面對倉庫成本高昂的問題,電商物流必須有倉庫的支持,高成本的租金對香港電商物流發展產生了一定的阻礙。

將香港打造成「一帶一路」電商物流中心

電商物流前景非常樂觀,也是香港傳統物流業轉型的正確方向。圖為葵青某工業大廈

電商物流是全球物流發展的大趨勢,是高增長、高增值、高回報的可持續發展的項目。面對傳統物流業的式微,以及香港高昂的倉儲及人力成本下,香港應該集中優勢發展其他城市不易發展的項目,如何迎接這個物流新時代,香港的物流從業者及特區政府仍需進一步思考。

作者為「一帶一路」發展聯會主席,本文刊載於《紫荊論壇》5-6月號。

本文允許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紫荊》微信訂閱號請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