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熊貓大使為「一帶一路」點亮綠色之光
2017年4月19日,在SNEC上海第11屆國際太陽能展會上,PGO發佈新標準,促進行業技術進步,推動熊貓電站佈局「一帶一路」 羅康林 攝
文|北京林夕
在2016年9月的全球社會化媒體與公益峰會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首任動物親善大使熊猫雙胞胎的姓名被公布——「啓啓」和「點點」。同時,完成17名熊貓使者的招募,每一位熊貓使者代表每一個聯合國的全球目標,熊貓使者們來自全球五大洲的14個國家,他們當中有學生、教師、作家及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等,他們將承擔推廣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使命。
「啓」發青少年環保意識,
「點」亮可持續發展未來
早在2015年9月,世界領導人一致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與此同時,一對雙胞胎大熊猫於中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誕生。由此,開發署將它們任命為推廣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動物親善大使,以提高世界各國公衆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認識與了解。
最終經過熊猫大使徴名活動後獲得使用的姓名,來自「啓點」一詞,與「起點」同音,代表「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起點,也是全球發展路徑的新起點,伴隨熊猫大使竭力推廣可持續發展目標。「啓」即啓發,全球皆需啓發創新思維來應對全球問題的挑戰;「點」為點亮,即點亮全球青年對於未來與創造更美好世界的希望。
熊猫因其憨態可掬的外貌,廣受全球青少年喜愛,吸引著全球媒體的關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選定其作為首位動物形象大使,也寄望於熊猫吸引更多青少年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年組織參與到政府間氣候變化進程中來。提升全世界青年意識,推進實施青年政策、全世界青年協調機制及全世界青年行動綱領,對未來全球社會和經濟發展尤為重要。
熊猫被聯合國開發署選定為動物形象大使,除了其獨特的外貌特徵外,也與大熊猫的生存處境有關,旨在提醒人們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作為全世界瀕危野生動物代表之一,大熊猫代表的許多問題與17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息息相關,尤其是應對氣候變化、保護陸地生態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熊猫成為開發署史上首對動物形象大使,旨在呼籲全球關注可持續發展目標,同時協助開發署讓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廣為傳播、深入人心,從而形成主動傳播的大潮,啓發綠色環保意識在全球青少年中覺醒。
企業聯合助國策落地,
中國企業携手配置清潔能源
中國作為熊猫的主要聚居地,不僅深度參與了此次活動,而且上到國家政策下至企業發展等各個層面都參與了全球範圍的新一輪革命,旨在從根源實行可持續發展的能源革命。
早在2015年,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就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而能源戰略則是「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的核心部分。今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峰會將在北京召開。3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水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儲能等清潔能源產業穩步推進,與之相關的上下游行業也隨之快速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中清潔能源的應用在造福當地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投資機會。例如中國西藏地區以及東南亞許多像緬甸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具備豐富的天然水力資源,但由於基礎建設配套不夠完善、當地經濟能力有限,無法將豐富的水能、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轉換成經濟效益。
而「一帶一路」相關項目如果在建設中能够注重清潔能源的開發,在沿綫國家和地區提早開展綠色經濟的建設,那對於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將大有益處。
同時,沿綫國家也紛紛强强聯合。跟隨「一帶一路」綠色生態路線,越來越多的新能源企業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2013年8月22日在北京成立的光伏綠色生態合作組織(PGO)就是一個實例。
該組織由多家新能源行業央企及上市公司組成,旨在通過企業間的合作共創市場、共享資源、共同發展的理念,打造集清潔能源電站應用領域技術研究、電站開發、項目投資、電站建設、經營管理及運維服務於一體的金融商業平台。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在清潔能源布局方面,相信會有衆多類似組織携手共進。
中國作為「一帶一路」發展的主要市場和參與者,中國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必將對全球能源革命的發展作出重要的貢獻,尤其在引導青少年環保意識覺醒方面,中國優秀的清潔能源企業與國寶熊猫一起將繼續發揮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本文刊載於《紫荊》雜誌5月號。
本文允許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紫荊》微信訂閱號請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