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改強化海軍陸戰隊建設
05式兩棲突擊車
文|北京立文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海軍政治委員劉曉江上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擴大海軍編制將是必然的,不管是艦艇還是編制人員都會有新發展,部分陸軍作戰部隊將移交海軍,加入海軍陸戰隊行列。
4月18日,全軍各軍兵種部隊和省軍區系統新調整組建的84個軍級單位主官全新亮相,可以看到新任海軍陸戰隊領導成員的身影。在代表五大軍種和省軍區系統發言的6位將軍中,代表海軍發言的是袁華智海軍少將,他的身份已由副軍職的原海軍裝備研究院政治委員調整晉升為正軍職的海軍陸戰隊政治委員。
六大陸戰旅加強三大海上戰略方向部署
中國海軍有五大兵種,分別是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和海軍岸防兵。世界各主要國家海軍大多編設陸戰部隊,如美國海軍陸戰隊和俄羅斯海軍步兵。美國海軍陸戰隊總規模約20萬人,編有3個陸戰師和3個陸戰航空聯隊。在作戰編成上,美軍陸戰隊編設三個軍級規模的陸戰遠征部隊,陸戰遠征部隊通常編1個陸戰師、1個陸戰航空聯隊和1個勤務支援大隊。
平時,主要以陸戰遠征分隊的形式進行戰備部署,在海上始終保持兩個陸戰遠征分隊的常態化部署,隨時可以投入相關地區的兩棲作戰。陸戰遠征分隊通常由1個加強陸戰步兵營和1個陸戰隊航空中隊組成,規模通常為1,000~4,000人,多數情況下約2,200人;搭乘3~5艘海軍兩棲艦船執行任務,一般攜帶15天的戰鬥物資和彈藥。
中國海軍陸戰隊由陸軍部隊轉隸組建,1980年5月5日正式成立,至1998年裁軍時,共成立兩個海軍陸戰旅,即海軍陸戰隊第一旅和第164旅,全部歸屬海軍南海艦隊領導管理。
從成立到現在的37年裡,中國海軍陸戰隊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陸上單一兵種到兩棲合成,成長為中國海軍編成內的一大兵種,成為能夠長期部署海上並隨時由海向陸發起攻擊的重要兩棲作戰力量,是鞏固國防、維護祖國統一、捍衛國家海洋權益的一支精銳的拳頭力量。主要承擔著四項使命任務:一是獨立或配合陸軍部隊實施登陸作戰,奪取、控制島嶼或登陸場;二是協同其他軍兵種部隊保衛海軍基地和重要海岸地段;三是支援島礁作戰,增強島礁防禦力量;四是執行上級賦予的其他多樣化軍事任務。
在新一輪軍隊改革中,海軍陸戰隊作為中國軍隊新型作戰力量之一,再次得到較大規模擴充。在機構設置上,海軍陸戰隊新設立軍級指揮機構,統一領導管理海軍陸戰隊的建設和作戰訓練;在編成規模上,將由現在兩個陸戰旅進一步擴編為6個陸戰旅,同時組建新的陸戰航空旅,編配攻擊直升機大隊和運輸直升機大隊等陸戰航空兵力;在作戰能力上,首次實現海軍陸戰隊的空中與陸戰一體化作戰編組,重點增強兩棲作戰的直接空中火力支援能力,全面提升立體快速機動兩棲作戰能力;在部隊部署上,將由現在僅在南海艦隊部署,轉為在三大艦隊同時部署,平均可在各個海上戰略方向部署約兩個陸戰旅。
大型船塢登陸艦和氣墊登陸艇提升投送能力
海軍陸戰隊組織海上兵力投送和兩棲登陸作戰,首先離不開兩棲作戰艦艇。從世界兩棲作戰艦艇發展來看,大型化、綜合化、多功能的兩棲作戰平台備受關注。
中國海軍已經裝備多艘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首艦998昆侖山艦於2007年11月30日正式列裝南海艦隊登陸艦支隊。該艦全長210米,艦體最大寬度28米,標準排水量18,500噸,滿載排水量19,400噸,巡航航速18節,最大航速25節,續航力5,000海里,自給力30晝夜,攜載登陸兵力自給力7晝夜。在體量上,071型登陸艦小於美國海軍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登陸艦,但大於日本海上自衛隊裝備的大隅級登陸艦。
作為登陸輸送平台,071型船塢登陸艦甲板以下是登陸艙,分前後兩段。前段是裝甲車輛儲存艙,共兩層,可以儲存登陸作戰的兩棲裝甲車輛和其他作戰物資,裝載的兩棲作戰車輛多達60餘輛,在進出口處還設有一個小型升降機,供兩層之間的移動裝卸使用,外壁設有一個跳門,車輛可以通過跳門直接登陸上岸。後段搭載登陸艇的塢艙為貫通式結構,長度超過70米,可以裝載4艘大型氣墊登陸艇。在艦艉甲板設有直升機起降平台和機庫,搭載6架直- 8J中型運輸直升機,可以同時起降2架中型直升機。
071型船塢登陸艦的服役填補了中國海軍兩棲船塢登陸艦的空白,使中國海軍具備了立體快速登陸投送能力,大大提升了海軍兩棲作戰綜合能力,同時也標誌著中國海軍已經具備在中遠海投送兩棲兵力並實施島礁登陸作戰的能力。該級登陸艦還具備較強的自衛防禦作戰能力,在艦體前部甲板配備一座76毫米新型艦炮,與054A型護衛艦相同,射速達每分鐘125發,最大射程17公里。
在艦體中後部甲板兩舷側各配置2座AK-630型艦炮,這種6管30毫米速射艦炮主要用於對空防禦,可以在近距離上攔截和摧毀來襲的反艦導彈等空中目標。此外,艦上還配備與052D型驅逐艦通用的新一代近程金屬干擾箔條發射裝置,可在2,000米外的海域干擾敵方來襲反艦導彈,並誘使其偏離彈道,從而保護己方安全。
071型船塢登陸艦可以通過三種方式投送登陸作戰兵力。一是垂直投送,主要利用直- 8J中型運輸直升機,可以在200公里以外距離上以空中輸送方式,向海岸或島礁投送登陸作戰兵力,實現立體快速垂直登陸作戰。二是超越投送,主要利用726型氣墊登陸艇,直接在塢艙裡泛水作業並開出來,在60公里以外實施海平面快速投送,在接近敵方岸灘或島礁時,可以克服敵方在水際灘頭布設的部分反登陸障礙物體系,直接實施超越登陸,把登陸作戰兵力從兩棲艦上直接送上敵岸。三是平面投送,主要利用傳統的衝鋒舟、兩棲作戰車輛等,直接泛水編波,從海平面上衝上敵岸。
氣墊登陸艇是一種新型的登陸突擊平台,傳統的登陸艇僅能在全世界15%的海岸通行,而氣墊登陸艇可在70%的海岸進行登陸作業,是快速登陸作戰必備的新型運輸工具。中國海軍已經研製並裝備多種型號氣墊登陸艇,其中726型氣墊登陸艇令人刮目相看。它由上海江南造船廠建造,排水量約150噸,長度30米,寬度16米,最大載重量約50噸,最高時速60~80節,可以裝載4輛機械化步兵戰車和40名全副武裝的登陸兵,或裝載一輛主戰坦克。
為提高由岸到岸的快速突擊上陸輸送能力,中國還引進了烏克蘭研製生產的歐洲野牛級大型氣墊登陸艦。該艦滿載排水量555噸,主動力系統和輔助升力裝置由5台燃氣輪機驅動,航速快,最大速度可以達到63節;運載能力強大,運載量達150噸,可以同時裝載3輛主戰坦克,或運載360名陸戰隊員,執行由己方海岸基地到中遠海島礁的快速超越登陸作戰的輸送任務。
對陸攻擊能力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中國海軍陸戰隊的制式兩棲作戰裝備已經實現了升級換代,主戰裝甲車輛已由早期的63A式水陸坦克換裝為05式兩棲突擊車。這種新型國產兩棲裝甲突擊車是當今世界上水上速度最快,也是最先進的中型兩棲突擊車。
05式兩棲突擊車的作戰優勢主要體現在水上速度快、火力強大和防護力好等方面。它由功率強大的發動機推動,從車體後下部左右對稱的兩個噴口,向後噴出強勁的水流,配合履帶劃水推動車輛在水中高速航行。
中國海軍陸戰隊
05式兩棲突擊車首次使用輕質鋁合金焊接裝甲車體和炮塔,不但沒有減輕其防彈能力還大大減輕了總體重量,進一步增強了水上浮渡能力。從炮塔的平面結構來看,該型車族非常適用裝備模塊化附加裝甲,用於提升它的反裝甲能力。
05式高速兩棲突擊車實現了系列化、車族化發展,包括兩種主戰車輛,分別裝備105毫米低後坐力線膛坦克炮和30毫米機關炮。兩棲突擊車裝備的30毫米機炮,其威力足以擊毀M-41輕型坦克和各型裝甲車輛。裝備105毫米低後坐力坦克炮,相當於高速兩棲坦克。105毫米線膛炮是在63A水陸坦克的同口徑火炮上改進而成,通過增加炮口制退器、改進反後坐裝置降低了火炮後坐力,使輕型兩棲突擊車能夠承載並在水中安全發射。最新研製的新型脫殼穿甲彈,可以在2,000米距離上垂直穿甲厚度達500毫米,足以橫掃M-48H和M-60A3等坦克。
本文刊載於《紫荊》雜誌5月號,作者係解放軍大校。
本文允許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紫荊》微信訂閱號請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