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在香港住到「凶宅」?凶宅查詢網負責告訴你真相 |漲知識
點擊上方藍字「知識傳媒」一起玩耍~
一提到凶宅,很多人腦海裡浮現的一定都是各種恐怖片中色調陰暗、氣氛壓抑沉悶的房屋。裡面有常年失修的房門、窗台,還有走上去咔嚓咔嚓作響的腐壞的樓梯走廊…..這些房子看上去一定要陰森恐怖,門前一定也是伴隨著枯木的寸草不生,像是這樣:
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關於凶宅的傳說,有些被當成了遊覽景點,有些則被過高的樓價和住屋需求,炒成了「搶手貨」,即使有「凶宅」傳聞也絲毫不影響它的火爆。
前者我們已經聽說過不少,而像後者一樣令人「趨之若鶩」的凶宅,香港似乎特別多。
要按照以上標準,那麼全香港恐怕找不出十間「凶宅」,因為香港的凶宅其實和正常房子沒有甚麼區別,甚至還因為價格問題頗受歡迎。
早年梁詠琪的媽媽就買下了灣仔頂級豪宅星域軒中的一間凶宅。當年這間房子發生過一起弒母凶殺案,不少朋友也提醒梁媽媽不吉利,但梁媽媽自己倒是毫不擔心,毅然斥資1500萬買下了這間……雖然不到兩千萬的價格買下豪宅看上去的確是很划得來,但是花這麼多錢買套凶宅…….反正心很大就是了…..

馬上又要到開學的事件,「留學熱潮」給香港帶來的是一波又一波的「住房需求」,這種情況下,學生如果運氣不好,就很有可能會碰上曾經發生過命案的凶宅。
但凶宅到底是怎麼定義的?
其實「凶宅」一說,自古就有,但一直以來沒有十分官方的定論。所以人們通常將那些曾發生過有人枉死、他殺、含冤或恨而自殺等非自然死亡事件的房屋、或是靈異事件頻傳的建築物稱為凶宅。
以靈學角度來說,這些都是兇殺案、災難不甘而死的冤魂想要報復、留戀人間或不甘心等各種不可知的理由。此類建築物通常足令住戶心生理不安、畏怖,有所忌諱,因而價格偏低。然而,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來看,許多研究已表明這些靈異事件通常是由該建築物的建築結構或材料,或人類心理作祟所導致。
至於凶宅是不是鬼屋呢,其實不一定。凶宅中如果出現了超自然靈異現象例如鬧鬼,就稱作鬼屋。但鬼屋並不一定等同於凶宅。而且凶宅如果拆除重建,空地經陽光曝晒一年以上,重建後就不算是凶宅了。
眾所周知,香港人對於風水有着非常特殊的執着,很多人搬進新屋都要請風水先生來看看風水,甚至會用到一些擺飾來改善風水。所以,多數香港人會認為這類房子風水不好,不吉利,而其價格自然就比一般房屋要低。但又因為香港特殊的房屋環境及價格,這些低價房也似乎特別搶手。
香港人對於房屋的執著遠超於其他地區,電影工作者們也經常對這一類的心理進行反思,拍出過不少作品。
著名的香港驚悚片《维多利亚一号》反映的就是這樣一種現實,過高的房價給普通平民帶來的匱乏感和無力感,能誘發出正常人心中的惡。對現實不斷妥協後的崩潰,最終讓人變得瘋狂。
何超儀飾演的鄭麗嫦從小就和家人住在一間小房子里,住進一間體面的好房子是從小的夢想。為了早日攢出首付的錢,她特別努力,白天一份工,晚上一份工。然而,等她好不容易湊足首付,卻遭業主獅子大開口。業主突然變卦,表示要加價,比原來談好的價格高出百分之五十!
業主的加價就像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把鄭麗嫦逼得精神崩潰,走上了變態殺人狂的道路。
她瘋狂地報復這個社會,門衛、

孕婦、

玩樂的男女、警察……每一個人都以一種奇特的方法死在鄭麗嫦的手下。
最終房子成了發生過命案的「凶宅」,鄭麗嫦如願以低價買到房子。

片尾說「一個瘋狂的城市,要想生存,就要變得比它更瘋狂」。
電影來源於現實,而信奉風水之說的香港人,一邊避諱卻又不得不一邊向高房價低頭,所以「凶宅」在香港,已然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凶宅的產生,往往都與兇殺案有關。
榜上有名的香港凶宅
情殺烹夫——康怡花園
1988年轟動香港的烹夫案,將位於港島鰂魚涌的康怡花園推上了香港凶宅排行榜的TOP10。

一名婦人因丈夫包二奶,過去二十多年跟丈夫關係惡劣,後來聯同幾名親友將丈夫縛起,要求作出金錢上的補償,但被丈夫拒絕。後來丈夫自行鬆綁並用硬物襲擊她,結果婦人用刀將丈夫殺死、肢解、並將其煮熟然後棄置,女兒發現後報警將事件揭發。
而死者的屍首至今仍未被尋回。

從此,這間單位就成了凶宅。不僅如此,因為其作案過程駭人聽聞,所以讓人對這整棟樓乃至整個小區,都產生了一些畏懼和害怕的感覺……而案件發生後的次年,1989年初就由 Ko Sau Ming以95萬元買入,隨即以100萬元售予一家名為 Prompt Success Limited的公司,最後由 Kobunet Trading Company Limited於90年中以116.1萬元購入。
五尸命案——德福花園
別看德福花園這個名字吉利又討喜,可這座屋苑從建樓之初就發生過命案,氣場非常的「與眾不同」。
在大廈還未建成的時候,德福花園就發生過一起非常聳人聽聞的命案——外牆升降機的突然墜落而導致六名建築工人喪生。之後發生在1998年的五屍命案更讓德福花園成為了香港著名的凶宅之一。

兇手李育輝來自汕頭,自稱「風水大師」,可為家人驅除魔鬼、趕走二奶、添福添壽,家宅平安。許經振(香港僑威集團主席)的妻子林春麗與兩名朋友蔡秀珍、徐順琴前往找李育輝相命,並到徐順琴位於九龍東九龍灣德福花園的住所看風水。兇手得知3人家財豐厚,於是便設下謀財害命的企圖。
1998年7月22日下午2時,一名41歲姚姓婦女,在德福花園T座跳樓死亡,警方接獲通知,於是到現場調查,在調查初期,警方對此案件並不感到特別奇怪。但當發現女死者留下了三封遺書而內容又關連到幾天前一宗婦人失蹤案的資料時,警方便感到案件內情並不簡單,於是開始四出追查。
7月23日,警方在德福花園C座5樓一個單位破門入屋調查時,揭發了近年香港罕見的一宗集體死亡事件。5名死者是徐順琴(41歲)、李迎曦(17歲)、李迎暉(15歲)、林春麗(49歲)、蔡秀珍(45歲)。
除了命案,警察進入案發現場時發現的「邪門」的風水布局,更是為這宗血案增添了邪惡氛圍。據說現在的大廈居民,偶爾還會在凶宅附近聽到異聲和飄忽的人影,可見其恐怖程度!
豪宅陰雲——嘉薈軒
位於灣仔庄士敦道的單幢式服務豪宅嘉薈軒,因接連發生在2012、2014、2015年的4起非正常死亡事件,一度成為香港街頭巷尾的議論焦點。這4起事件分別是——
2012年1月12日凌晨5時許,居住於嘉薈軒39樓的一名東區醫院34歲外科男醫生從寓所露台墮樓身亡,屍體斷成兩截,事後被證實為一名愛滋病帶菌者,疑因工作壓力過大或健康問題尋死。
2012年6月,居住於嘉薈軒的一名57歲澳洲籍家庭製品公司財務總監,在天台游泳池游早泳時,心臟病發身亡。
2014年11月1日凌晨3時許,嘉薈軒31樓一單位揭發雙裸屍兇殺命案,一名29歲英籍疑兇涉嫌謀殺被捕。疑兇持有香港身分證,報稱於香港一間美資銀行任投資交易員,每月以2.6萬元租住上述單位。該男子於家中報案指發生事故,警員到場發現一名30歲的南亞裔性工作者全身赤裸倒臥血泊中,喉嚨被割破,大量流血,當場證實死亡。
2015年3月22日傍晚,15樓單位發生墮樓命案,35歲事主因工作問題自殺,送院搶救後證實死亡。

接連數年,嘉薈軒多次發生命案,曾有網友反映之前凶宅單位的後續租客曾打去恐怖熱線,反映自己在這間屋子裡的靈異遭遇,聽上去似乎十分詭異。
列舉出的這幾個凶宅,發現這些凶宅既有平民化的住宅單位也有高大上的高檔豪宅。那麼在人流量巨大的香港,每天租房、買房交易少說也是數百上千起,顧客們在選擇房屋時怎麼知道是不是住到了凶宅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提到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了——凶宅不論如何轉手買賣,對於凶宅的定義不會因此改變,故買賣凶宅,賣方有告知買方的義務。那麼問題就來了,是不是該有個系統的統計,全香港到底有多少間發生過命案或者靈異事件的凶宅?
凶宅查詢網站
所以說凶宅已經成為香港住房文化中的一種「特殊現象」,現如今,竟然連凶宅查詢的網站也是一抓一大把了……
只要上網搜一搜,然後隨便點進一個查詢網站,我們就可以準確的查到所屬區域每一間具體凶宅單位。不僅如此,網站還會大致說明這間單位所發生的非自然死亡事件。並且不僅僅只是「說出事實」,它還像寫故事一樣,描述出案發現場的狀況以及死者死因。
真是一群敬職敬業的人……

链接 : http://www.squarefoot.com.hk/chinese-hk/haunted/?page=2
還有些網站不會介紹得這麼詳細,但卻會明確標出,香港哪一區發生過多少起命案,有多少間凶宅。數字對比之下,哪一區更加「邪惡」,便一目了然。
當然,既然規定是不成文的,那自然也就存在有人別有居心地低價購入凶宅,再轉手高價賣出或者租出,卻不將實情告訴接手的人。但也有一部分人表示「完全沒在怕的」,像開頭提到的梁詠琪的媽媽一樣,明明知道這間屋子發生過命案,卻也覺得無所謂。這部分人,不是膽子大心大就是窮途末路,「見鬼好過沒屋住」。像很多來香港讀書的內地學生,從小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下,不怕鬼神、不聞凶宅,小編很是佩服。
其實很多凶宅都只是因為心理原因作祟,中國人向來對「死者之物」存有畏懼心理。但像香港這樣,低價凶宅成為普通民眾手中的搶手貨,在其他地方還真的不多見。房價居高不下從而產生的畸形產物,讓人們開始拋棄一些心理的「底線」。
就像《維多利亞一號》中說的那樣:一個瘋狂的城市,要想生存,就要變得比它更瘋狂。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通過網站查一查你身住的房屋有沒有此類凶宅歷史,沒有最好,就算真有也不怕,畢竟…………
文、整理/實習編 曹琳
圖/來源於網絡
往期推介
這幾間香港賣粽老字號,才是大多數香港人端午的選擇! |知香江
品讀之後,
願享同感。
本文允許轉載,轉載請聯繫小編。
by.知識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