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吳敦義面臨重重挑戰!
5月20日,吳敦義贏得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後向支持者鞠躬致意(AFP圖片)
文|台灣 邵宗海
國民黨迎來吳敦義時代
「六強」競逐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在5月20日晚上正式出爐。候選人吳敦義打破各方原先認為會進入「二輪投票」的可能,拼出首輪過半,得票144,408張,得票率52.24%。
根据國民黨黨主席選舉辦法第七條規定:「候選人以得票數過半數之票數者當選」,吳敦義當選為新一任國民黨主席,並將在8月20日宣誓就職。
選舉是結束了,中國國民黨固然又將開創一個新的時代,但是擺在它面前的,卻是一大堆的挑戰與難題。吳敦義將如何去面對並予以解決,顯然不會因為選舉告一段落,就能輕易拋開外界對他的關注。
團結是國民黨的迫切議題
國民黨主席選舉尚未展開之前,紛擾一直不斷。不但有人頭黨員的爭議,而且還傳出黑道入黨等「操弄選舉」的作為,一度讓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實在看不下去,直接在臉書上痛批:如再「繼續這樣,民眾根本不在乎誰當國民黨主席」。也導致當時有意參選黨主席的候選人,曾經一度相互批判,引發內部的各自不滿及懷疑之心。
在人頭黨員和黑道入黨傳言之外,又有黨代表參選門檻爭議,派系之間已存心結。此外,國民黨中常會通過增加第20屆黨代表應選名額,也引發另一波爭議。
選後,呼籲國民黨要加強溝通團結之聲,已經不斷。國民黨副主席胡志強,是第一位站出來呼籲要團結的黨內重量級人士。胡志強在當天投票時就表示,不管黨員支持誰,選後都要團結。國民黨沒辦法選前做到百分之百的和諧,當然有點遺憾。
但選舉難免會有此現象,不管支持誰,應都還是國民黨員,要記住這一點。他呼籲,選出來的黨主席,第一步就是要去看每位候選人,希望大家團結起來;要有此情懷及胸襟,不然國民黨不會很快團結起來;要放棄選前各種彼此的對立或不滿意,為黨團結。
接著馬英九辦公室在黨主席選舉結果揭曉當晚也表示,馬英九欣慰國民黨主席選舉圓滿落幕,也恭喜吳敦義順利當選,並呼籲吳敦義選後能努力整合團結黨內力量,帶領國民黨贏得社會信任與民心。
儘管吳敦義能在首輪就脫穎而出,並且從台灣頭贏到台灣尾,但是在台北市等幾個地區,吳的得票率並未見理想。吳敦義在台北市獲得12,158票,而洪秀柱與郝龍斌合計獲得11,455票。如何爭取其他候選人,團結國民黨,將是吳敦義最先要審慎面對的課題。
吳敦義如何推動國共合作引關注。圖為5月18日,第十九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在福州市開幕
吳敦義發表勝選感言時也表示,國民黨必須「精誠團結」,他也向其他競選者的陣營喊話「要團結」,因黨面臨的情勢十分艱巨,唯有一心一德才能克服艱難;團結都不一定能振興國民黨,但沒有團結就沒有機會。
重奪「執政權」是選後目標
走向「執政」,並重用年輕人是吳敦義在選後的目標和規劃。
首先是走向「執政」。吳敦義已展現雄心,並劍指2020年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及「立委」選舉,他誓言要讓國民黨贏得重新「執政」的機會、贏得該有的尊嚴,並讓「中華民國」重新發熱、發光。
吳敦義表示,自己一定會團結黨內,同時推動革新,爭取年輕世代認同。目前國民黨處於「在野」階段,要能有效監督、有力制衡,對2018年縣市長選舉作出縝密安排,推出優秀人才,爭取勝利;進而在2020年的地區領導人和「立委」選舉中,重新贏回「執政」。
吳敦義也說,自己一定會竭智盡忠,全力以赴。第一點就是精誠團結、一心一德。國民黨目前面臨的局勢十分艱巨,團結都不一定能振興,如果不團結就毫無機會。自己曾在行政機關、民意機關,以及北中南部服務,對此有深刻體會。儘管吳敦義對於2018與2020選戰規劃始終不鬆口。
不可否認,明年的縣市長選舉是2020的前哨戰,之前已經傳出所謂的口袋名單,雖然吳敦義矢口否認,但此次選舉動員的能量與規格不輸「總統」級,選舉的「人情債」如何償還?2018的提名會不會成為團結的缺口?這些問題都會引發新一波的爭議。
其次是重用年輕人。吳敦義已有規劃,面對2014、2016兩次選舉青年選票流失,吳敦義曾多次在政見場合強調未來將強化培育青年人才,而國民黨「國家發展研究院」(「國發院」)的訓練也將從質與量,提升黨內青年從政機會。
吳敦義認為,國民黨仍有為數不少的民意代表和縣市首長,各級民代的助理、縣市首長的優秀幕僚,可以作為優先考慮培養的對象。除了主張透過「師徒制」,讓青年有機會和公職人員見習,並增加公共事務的參與;也主張恢復知識青年黨部,讓國民黨的理念在校園內推廣,並吸引年輕人加入國民黨。
但是在選戰過程中,吳敦義的選戰策略一再給人老派守舊、沒有開創性的印象,地方周邊圍繞的又不乏是舊勢力和既得利益者,儼然是舊勢力的復辟,他將來如何一改外界的質疑,帶領國民黨走向煥然一新的改革形象,尤其是如何吸引年輕人,更值得關注。
當初吳敦義以青年之身踏入政壇,主要是因為獲蔣經國欽點,並得到蔣經國指示,在隔年台北市議員改選裡,要多提名優秀台籍青年。而蔣經國更親自寫下「吳敦義」這3個字,讓他順利邁進政壇。有了這段經歷,應該會讓吳敦義更懂得「重用年輕人」的意義。
如何推動國共合作引關注
吳敦義當選國民黨主席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特別致電,祝賀其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希望兩黨以兩岸同胞福祉為念,堅持「九二共識」,堅定反對「台獨」,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確方向,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之。接著國台辦也在選後第二天,重申堅持「九二共識」,堅定反對「台獨」這段說法。
團結是國民黨的迫切議題。圖為5月10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電視辯論會上的6位候選人(左起依序為)洪秀柱、韓國瑜、郝龍斌、吳敦義、潘維剛、詹啟賢
吳敦義當天立即復電,對習近平總書記表示感謝,也期盼國共兩黨持續深化「九二共識」,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說起來,「九二共識」應該會是吳敦義時代的國民黨,尋求與北京繼續交流的重要基礎。
至於今後是否將續推國共論壇?吳敦義早先曾說,國共論壇若持續,適當時機會以主席身份去。
而會不會推動簽署和平協議?吳敦義在辯論會受訪時也提到,兩岸或許有機會談,但現階段還不是時機,且國民黨是「在野黨」,如何談和平協議?而唯一授權簽署協議的只有海基會。
對於國共如何合作?目前尚未見到吳敦義的看法。但作者肯定的是,在吳敦義主導下,國共一定會採取合作,這是國民黨在面臨2018及2020二次選舉時的強項所在。
作者係台灣著名時事評論員、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原文刊載於《紫荊》雜誌6月號。
本文允許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紫荊》微信訂閱號請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