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互促新機遇,民生共建好環境
譚耀宗
文|全國政協委員 譚耀宗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推動亞投行等相關金融機構以香港為重要基地。圖表顯示,3月23日,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1.打造投融資平台
推動亞投行等相關金融機構以香港為重要基地,並允許香港儲備在「絲路基金」轄下設立子基金。加強宣傳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形象,協助香港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金融機構來港設立總部及分部,並協助香港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的基建投資、建設和管理。
2.打造經貿及專業服務中心
聯合香港的中小企業和各項專業服務團體成立平台,並整編成為登記名錄,讓相關的內地政府部門和企業可在有需要時,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亦建議將本港作為相關合同糾紛的法律仲裁中心,及加強內地和香港在航運方面的互聯互通,並加強人才培訓。中央亦可在通信基礎設施,及相關範疇協助香港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加強向「一帶一路」國家宣傳香港。
3.扶持香港品牌開拓市場
提供大型聯合交易會等平台,國家駐外地經貿部門為港商提供更多支援,並鼓勵及支持香港企業參與投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的工業貿易園區的發展投資項目。
4.增加與「一帶一路」相關內地企業的香港青年交流團及實習機會
中央鼓勵及協調相關企業和部門,與香港的學校和相關青少年組織,合作舉辦更多香港青年學生交流團,並提供更多相關的實習職位,讓香港青年人及早了解國情,同時親身體驗在內地工作的發展空間與情況。
5.把握「一帶一路」 推廣優質農產品
強化農產品食品安全認證的工作,加強相關支援,讓綠色食品行業可以提升品牌品質,並建立合適平台,協助農戶認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狀況及銷售環境,並為農戶將產品銷往外地一事提供支援。協助香港業界參與農林牧漁業等方面的相關合作及建設。
落實國民待遇 提高身份認同
建議儘快打破香港與內地的制度界限,破除香港人劃地為限的地區意識。圖為羅湖口岸
6.提高香港人的國民身份認同
加強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完善香港學校與內地進行交流學習的長效機制。內地駐港機構多舉辦公開講座,提供便利並吸引更多香港學生到內地升學,允許港人入伍參軍,並儘快打破香港與內地的制度界限,以破除香港人劃地為限的地區意識。
7.加強協助香港參與國家航天計劃
讓內地與香港的科研人員進行更多和更深入的研究合作,並制定具體計劃,讓香港的專家能在2020年建成的空間站工作。提供更多平台,讓香港中學生更全面和深入地參與國家的航天發展項目,並增加「少年太空人體驗營」的名額,及考慮增設「青年太空人體驗營」。
改善企業經營環境
建議國家推出更多有利港澳流動漁民升級轉型的政策措施。圖為香港東九龍附近海域停泊的漁船 黎知明 攝
8.減輕企業稅負
加強大數據搜集,制定稅務優惠政策。具體包括對所有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並研究提高納稅門檻。及應取消增值稅下一般納稅人及小規模納稅人的劃分,訂立分段累進徵收的稅率,並容許所有納稅人都有資格開具可作抵扣證明的增值稅發票。
9.關注港澳流動漁民群體持續發展
國家推出更多有利港澳流動漁民升級轉型的政策措施,包括容許港澳流動漁民轉型於內地從事養殖漁業及休閒漁業,並將港澳流動漁民進行單列管理。推出合理且具針對性的政策及支援,並強化恒常溝通機制。
10.嚴厲打擊使用電、炸、毒方式捕魚及三無漁船等問題,保障我國漁業及海洋資源可持續發展
嚴厲打擊「三無漁船」,以及嚴肅查處違反幼魚比例捕撈和電毒炸魚等違法行為;在推出有關漁船及海洋漁業資源管理的措施時,必須考慮港澳流動漁船的經營情況及壓力,強化與國家及廣東省漁業相關部門的恒常溝通機制。
11.放寬燕窩入境政策
重新評估燕窩携帶病毒、傳播疾病的風險性,並研究與之相適應的防疫措施,包括檢視現時全面禁止入境的政策是否有修正必要。若證明燕窩傳播病毒的風險較低,可考慮重新輸入境外燕窩,並加強入境檢疫,及打擊非法走私燕窩的行為。
12.關於加強監察和改革消防行政審批制度的建議
加強對消防行政執法監察,要求及時對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等行政許可事項作出書面許可決定。不予許可的,應當依法說明理由。同時改革消防行政審批制度,將建築圖則及消防設計審批工作交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
打擊跨境罪案 優化司法安排
13.繼續打擊假結婚
加強打擊公然在線上、線下招攬非法業務的中介公司。加強核查可疑婚姻登記個案,就可疑個案展開調查。應考慮修改相關法例及規定,提高對相關罪行如偽造文件等的懲罰。與此同時,應盡量避免矯枉過正,影響正常夫婦的團聚,並加強保障個人私隱。
14.打擊跨境網上罪案及電話詐騙
建議特區政府與內地有關部門加強情報交流,考慮設立兩地警方熱線電話平台,以迅速通報消息,配合追截匯款行動。同時,聯手加強宣傳教育,以及兩地加強聯合執法行動,打擊其背後的犯罪組織。
15.制定全面的動物保護法 打擊非法犀牛角貿易
適時制定全面的《動物保護法》,防止動物承受不必要的痛苦或折磨;對虐待動物行為訂立並實施刑事罰則,特別對公開虐待動物的人士予以嚴懲。同時,加強打擊非法犀牛角貿易。
16.制定香港居民回內地定居入戶的具體辦法
建議設立容許單程證人士及雙非單非兒童申請返回內地定居入戶並獲得國民待遇的機制,包括容許香港居民申請返回內地定居時,無需取消或放棄其香港的身份。此外,對持單程證赴港但尚未獲得永久居民身份的人士,其審批要求可相對放寬鬆。
17.完善監獄管理 明確罪犯會見的措施
建議提高透明度,由中央有關部門制訂一套適用全國的罪犯會見管理辦法,就每月可會見的次數、可會見的罪犯親屬範圍、每次會見的人數上限及時限,以及能否及如何要求增加會見次數或人數的安排等的具體執行細節,作出具體說明,讓各地監獄管理局能統一適用。
18.落實內地司法責任制 完善司法權力監督制度
建議:一要確保主審法官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對案件的審理從外到內建立過問獨立記錄機制;二對法官辦案質量的標準進行規範和界定,讓法官責任制做到有法可依;三是建立錯案追究的同行評議機制;四是建立司法保障機制。
19.儘快解決廣深港高速鐵路一地兩檢問題
期望內地有關部門與香港特區政府緊密合作,儘快制定一套符合基本法規定並切實可行的方案,在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總站實施「一地兩檢」。簡化內地方面的邊檢、檢驗檢疫、海關等方面的執法管理工作。
20.保障香港居民入住內地旅館的權利
建議檢視現行相關規定,撤銷香港居民必須入住涉外旅館的規定。而部分已取消涉外旅館安排的地區,加強與當地旅館業界協調和溝通,督促業界遵守規定,不能無故拒絕旅客入住。對酒店提供技術支援,確保港人不會因系統原因而不能入住。
治理海上及空氣污染
21.繼續合力處理海上垃圾
建議內地加強執法,並進一步完善廣東省的城市垃圾管理機制,增加垃圾收集及運輸的覆蓋範圍。此外,應增加內地相關部門的人手及船隻等裝備,加強海上巡邏工作,打擊海上非法傾倒垃圾的行為,並加強對醫療廢物的規管,希望從源頭解決海上垃圾的問題。
22.解決內地空氣污染問題
統一相關的預警發布機制,逐步減少燃煤發電; 強制要求國三和國三排放標準之前的車輛加裝車輛尾氣淨化裝置; 針對高耗能及高污染的行業訂定更嚴格的減排節能目標。此外,應研究加強沙化土地的綜合治理力度,並善用香港資本市場為環保項目集資。
保障水質與食物安全
繼續加強供港食品安全。圖為供港蔬菜基地、廣東清遠市陽山縣望家歡百菜園菜農在採摘芥蘭
23.加強供港食品安全
優化兩地食品安全恆常溝通平台及機制,完善其監管制度,包括建立統一而科學的食品安全標準,規定水產商例如蟹商要有措施清楚劃分貨源,以杜絕「借牌賣水產」。應研究將射頻識別技術(RFID)應用到大閘蟹等不同漁農產品上,並統一雙方的技術應用規範及標準。
24.監察東江水水質
成立跨部門小組,調查早前東江水污染的相關報道是否屬實。若屬實,應即時採取補救措施,包括檢視現行法規是否存有漏洞,並對涉事單位或人員追究責任。如屬謠言,則應儘快作出澄清,亦需全面調查東江水流域是否存在高污染性的工廠或建築物。
原文刊載於《紫荊》雜誌6月號。
本文允許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紫荊》微信訂閱號請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