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的雪:再也见不到的人 | 科幻
点击上方蓝字“知识传媒”一起玩耍~

你们喜欢看科幻小说吗?
电影里的异形,刘慈欣笔下的《三体》,是不是也曾幻想过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未知冒险的国度,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不一的生物等待妳探索发掘?我们看多了好莱坞巨制的科幻电影,和JK.罗琳的哈利波特,在佩服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同时,是不是也会想,诶我们也能有这种作品啊!
接下来这个故事,是篇微小说,冥王星上到底有没有雪,还是那只是一层覆盖在人心上的希望。

冥王星的雪:再也见不到的人

座位开始摇摇晃晃,快到冥王星了。这时,白亮亮的雾气迎面笼罩上来,沿飞船前端向我身侧的窗口蔓延。
我踏上旅途已有五个月了,身心俱疲,难以想象当时的她如何保持乐观昂扬的心态。我一直收着她发回的信息,那里面每一句都如她般活泼。
“直人君,我又要去看雪啦。”她总是说。
她说,冥王星有白茫茫薄雾似的大气,每到夜晚会有巨大卫星从地平线升起,那上面有显眼的冰盖,犹如硕大的眼睛。每到向阳时刻,这个小星球上一些地方就会飘起白茫茫的雪,雪花近似八边形,落到地上迅速凝结,观赏期限不过空中缓缓飘落的那十余秒。
“真是很短,嗖一下就过去了。”
她每次提及,都是一副惋惜的语气。
探索工作很累,很忙,她开始时还向我讲述一些趣事,后来渐渐少了。再后来,信息的间隔越来越长,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季。我知道冥王星正远离地球,信息会走得久一些。
但也不该是这样。
于是我来了。
在通报后等待的时间里,我站在窗边看着外头。星面基地的温控装置营造出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然而一墙之隔的户外却是标准的极寒地狱。那些白亮亮的冰盖不是地球上的那种,而是氮气直接凝华而成的氮冰。零下二百三十三度的大地足够在一秒钟内让任何生物变成一座僵死的雕像,所以这里没有活物,没有植被,一片白茫茫之下,只有惨淡的灰。
不适合爱看风景的她呀。
“是直人先生?”
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转过头,看到一个中年人站在后面,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他身材板正,穿着一身笔挺的工作制服,显得一丝不苟。和登记处的人一样,他看着我的表情中仿佛带着怜悯,让人不快。
“是我。”我点了头。
“来得不巧,她刚好出任务去了,短期不会回来。”他建议道,“冥王星重力和地球大不同,待久了对骨骼不好,不如回去吧。”
真是不巧。但登记处的人压根没和我提过这事。
“我可以在这住下等。”我说。
“基地有基地的规矩。”他答。
我看着他。他眼神闪烁。
“得罪。”
我突然推开他,朝走廊冲过去。中年人在后面追,喊周围的人拉住我。可这里的人都适应了相对地球一成不到的重力,肌肉萎缩,速度有限。我渐渐甩开众人冲进基地深处。在她出发前,我陪她一起看过星面基地的图纸,知道里面住宅区的结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我看着旁边的标记一路向前,心跳和脚步都不自觉地越来越快。
她告诉我,同一梯队的人会分在一起住,因为每次到达的队伍要以挂靠的方式将船舱固定,将其并入基地。
“等那些十几梯队的后辈到了,他们光是回房睡觉就要经过走廊,只好从我门前过啦。”她说,似乎很为第四梯队的身份自豪。此时我已经跑到第三梯队的房间末端,只要推开前面的门,就该看到她的房间了。
可我看到了什么。
在接缝处,正对着我的赫然是“第五梯队”四个大字。第四梯队呢?她呢?我呆呆站在原地,连心脏发疯跳动的声音都听不见了,只有喘气后渐渐悠长的呼吸,像是悄然飘落的雪花一片一片覆在鼓膜上。
过了很久,一只手搭上了我的肩膀。
“来看看这个吧。”
是那中年人的声音,隔着厚厚的积雪传过来了。
我如木偶般被他拉着前行,心神涣散,直到发现身前多了一杯威士忌,和一份文件。
“这是当时的报告。”他叹了一口气,“很遗憾。他们没能踏上冥王星的土地。”
我看着报告第一行里那个熟悉的名字,脑袋像是被重重的锤子击打了一下。报告说,她所乘坐的飞船在穿越宇宙射线时受到了损伤,到要着陆时才发现无法启动程序。几次尝试未果后,飞船上进行了一次投票,最终决定不再尝试,转而探索太空的更外层。
身为舰长的她投了唯一的反对票。可是决议通过后,也是她代表所有人向基地发来了信息。在汇报情况之余,她附上了自己的疑问。
“冥王星上的雪是什么样的?”她问。
这里的人也没见过,只能向她阐述了一下理论上的样子,并忐忑这些假想的内容能否满足她最后的好奇心。
几分钟后她发来信息,写着“知道了”。
这是报告里最后一次出现她的名字。
在那以后,飞船调转方向,从数十公里外掠过冥王星,几息之间便在视野中变作一个小小的白点。这只无足鸟就这样头也不回地扎进了深空,用余生观察那些人类尚未触及的星球,漂泊至死。在这期间,他们所采集到的数据仍旧发往遥远的出发地,当中夹杂的私人信息也会通过地球上的信息站分发给接收者,只是随着他们远去,这间隔会越来越长,从一天变为一周,从一周变为一月,最终长到让人生疑的地步。拜信息技术的发展所赐,在他们有生之年,这联系还能保持。
看完报告,我拿出手机想和她说话,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所以,冥王星的雪是什么样的?”我突然想问。
中年人一怔。
“至今没下过。”他说,“冥王星正从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这是一趟漫长的旅程,接下来两百年都不会有雪了。”
这一刻我的脑袋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几年里她刻进记忆里的雪景融化了,一滴滴溢了出来。我任凭泪泉涌流。就是让人瞧见我的狼狈,我也毫不在意了。在几十上百亿公里之外,她依旧向往着冥王星的雪,向往着冥卫一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景致,依旧竭尽全力用她的想象为我转述那片白茫茫的美景。
可是,她一直不知道,冥王星是没有雪的。

○
文章由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提供:
2015年3月,由对科幻充满热情的科学家、投资人、科幻作家、工程师及公益人士共同发起,在省级公募基金会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注册成立了中国第一支致力于科幻产业发展的公募基金——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

○
《冥王星的雪》从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举办的“晨星科幻大赛”中包括幻小说、科幻剧本、美术插画、动画视频等在内的将逾千份作品中脱引而出:
晨星科幻大赛是中国第一个以原创科幻内容为核心,首个公益资助科幻创作模式的大赛品牌。晨星科幻大赛由晨星科幻文学大赛和晨星科幻美术大赛组成,两年来晨星科幻大赛共收到全国1098位参赛者1600多部参赛作品。
每个人都是一座想象力充沛的宝库,区别只是有没有被挖掘出来而已。在这方面,中国人似乎需要用更多地精神和努力,去弥补想象力匮乏或者说未被很好地挖掘这一弱点。
这一点,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做到了,并且,他们也会为了这个目标,一直做下去。
今后每个礼拜,小编都会挑选一两篇由“科幻晨星大赛”提供的参赛小说,给大家欣赏。之前更新了《我的同学刘大壮》,这礼拜,为大家带来颇具浪漫诗意的《冥王星的雪》,希望各位读者能踊跃说出你的感想和意见,一起为中国未来的科幻文学事业添砖加瓦吧~
下期预告:《信件分拣员的日常》
敬请期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往期推介
受精只需一颗精子,为啥男人一次要射好几亿“小蝌蚪”? |涨知识
知识日日鲜 | 龙虾原来可以132岁那么长寿?离次婚相当于增加十年收入?
品读之后,
愿享同感。
本文允许转载,转载请联系小编。
by.知識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