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改革進行到底》:新時代改革之強軍之路

2015年9月3日,中國以一場氣勢恢弘的盛大閱兵,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這一年,中國的全面深化改革進入嶄新階段。這一年,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正式拉開大幕,一場決定中國軍隊未來的重塑之戰全面打響。

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檢閱受閱部隊(圖:新華社)

編者按: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在八一建軍節前夕,中央電視台播出《將改革進行到底》之強軍之路,本刊特整理以饗讀者。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文|北京 《將改革進行到底》創作組

2015年9月3日,中國以一場氣勢恢弘的盛大閱兵,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這一年,中國的全面深化改革進入嶄新階段。這一年,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正式拉開大幕,一場決定中國軍隊未來的重塑之戰全面打響。

中國夢與強軍夢

2012年12月8日上午11時,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登上停泊在深圳蛇口港的新型導彈驅逐艦「海口」號。兩天之後,身著軍便裝的習近平又出現在了當時的第42集團軍演兵場上。

在接見駐穗部隊師以上領導幹部時,習近平講了這樣一番話。「前不久,我去參觀了《復興之路》展覽。我提出了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我想說,我們的中國夢,這個偉大的夢想,就是強國夢。對軍隊來講,也是強軍夢。」

習近平南海之行引發國際輿論廣泛關注。

此刻,他當選黨的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只有20多天。從提出中國夢到提出強軍夢,僅僅10天。

2013年3月11日,面對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代表,習近平莊重宣布,「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他號召,準確把握這一強軍目標,用以統領軍隊建設、改革和軍事鬥爭準備,努力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提升到一個新水平。

2014年7月30日習主席視察駐福建某部隊時指示說,「我們這一代人,歷史使命是崇高的。我們肩上的責任是偉大而繁重的。那麼部隊呢,就要圍繞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去實現強軍夢。這是光榮的,這也將在你們的一生中啊,留下難忘的、值得自豪的一個青春篇章。」

《將改革進行到底》:新時代改革之強軍之路

國防和軍隊改革貫徹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總原則,新成立的火箭軍按習近平主席要求,絕對忠誠,敢打必勝

廣大官兵從習近平堅定有力的話語中,掂出了新一輪改革的分量。

清醒認識軍事落後就要挨打

從鴉片戰爭開始,西方列強強迫舊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多達750多個。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次「剜心之痛」,被習近平反復提起:「軍事上的落後一旦形成,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將是致命的。我經常看中國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後挨打的悲慘情景就痛徹肺腑!」

2014年,來自當時七大軍區的7個旅,挺進內蒙古草原深處,在一個叫做朱日和的地方,與我軍第一支專業藍軍旅進行實兵對抗。7支部隊大都是赫赫有名的勁旅。交戰結果卻是六比一。藍軍大勝,紅軍慘敗!朱日和衝擊波震動了全軍。

習近平尖銳地指出,要說有短板弱項,能打仗、打勝仗方面存在的問題就是最大的短板、最大的弱項,有的甚至可以說是致命的。令人揪心!不改革,軍隊是打不了仗、打不了勝仗的。

政治蛻變不打自垮,強軍務先純潔軍隊

軍事上落後會被動挨打,政治上蛻變則不打自垮。野曠天低,風急雨驟。一場反腐風暴席捲全軍。中共中央先後給予徐才厚、郭伯雄開除黨籍處分,對兩人涉嫌受賄犯罪問題及問題線索移送最高人民檢察院授權軍事檢察機關依法處理。

郭伯雄、徐才厚盤踞軍隊高層多年,扭曲了政治生態,毒化了軍營風氣。

習近平嚴肅指出:如果不通過改革從制度上根本解決問題,在一定條件下這些問題就可能死灰復燃,久而久之,軍隊就有變質變色的危險。

2014年深秋,習近平率領400多名高級將領來到閩西古田會議舊址,召開新世紀第一次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人民軍隊當年脫胎換骨的地方汲取力量。

習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一針見血指出了部隊中、特別是領導幹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這些問題觸目驚心,不解決,改革強軍就無從談起。習主席在關鍵時刻扶危定傾,挽救了人民軍隊,也為人民軍隊改革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礎。

站在歷史與時代的交匯點上,習近平的目光投向遠方:這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為了設計和塑造軍隊未來,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長遠,使它成為歷史性、突破性的改革,為今後20年、30年國防和軍隊發展打下基礎。

  

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堅定意志和決心

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主持新一屆中央軍委第一次常務會議。擔任軍委主席的當天,習近平就宣示了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堅定意志和決心。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經習近平提議,黨中央決定將國防和軍隊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盤子,上升為黨的意志和國家行為。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單獨作為一個部分寫進全會《決定》(《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在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

2014年3月15日,新華社一條電訊引爆互聯網——習近平擔任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黨的總書記親自擔任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這在黨的歷史上也是第一次。

兩個「第一次」,是向黨和人民立下的改革軍令狀,必將成為人民軍隊歷史上的巍峨豐碑。

在習近平的親自籌劃和指揮下,軍委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項小組、專家諮詢組陸續組建,一大批精兵強將匯聚一堂,歷時一年零九個月的改革研究論證蹄疾步穩展開。

「堅持用強軍目標審視改革、以強軍目標引領改革、圍繞強軍目標推進改革。」

習近平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立起了根本指導,並先後視察駐新疆部隊、慰問駐內蒙古邊防部隊,又到海軍部隊、原濟南軍區部隊、黑龍江邊防部隊、原第二炮兵某基地、酒泉某空軍基地、西安某空軍基地視察調研。

圍繞研究和推進改革,他兩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三次主持召開軍委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多次當面聽取有關大單位改革意見建議,親自組織研究改革重大問題。

人民軍隊特色之改革設計破繭而出

多個改革專項小組和專家諮詢組,從軍內到軍外,從國內到國外,廣泛調研,集中智慧,反復論證。690餘個軍地單位,800餘個座談會、論證會,900多名在職和退休軍地領導、專家,2,165名軍以上單位班子成員和師旅級部隊主官,3,400餘條部隊官兵意見,改革方案前後歷經150多次調整、修改和完善……

改革,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始終在習近平親自運籌指揮下穩步推進,始終牽動著黨中央的心。

2015年,北京酷熱難耐的時節,也是人民軍隊改革論證最為緊張的日子。從八一大樓到中南海,改革的路徑在那個盛夏,一步步清晰。

2015年7月14日、22日,習近平先後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和中央軍委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總體方案》。

7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正式審定通過改革《總體方案》。

一整套解決深層次矛盾問題、有重大創新突破、體現人民軍隊特色的改革設計破繭而出。

2015年11月24日,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在京西賓館召開,習近平發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行動號令——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

   

改革重棋:再造領導指揮體制

2015、2016年的歲末年初,人民軍隊改革的集結號一次次吹響。

2015年12月31日,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舉行成立大會,習近平授予軍旗並致訓詞。

2016年1月11日,習近平接見調整組建後的軍委機關各部門負責同志。1月16日零時起,解放軍瀋陽、北京、蘭州、濟南、南京、廣州、成都七大軍區停止行使指揮權,東、南、西、北、中五大戰區悄然運轉。2月1日,習近平向新成立的東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戰區授予軍旗並發布訓令。「我命令,各戰區要牢記使命,堅決貫徹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堅決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堅決貫徹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總原則,建設絕對忠誠、善謀打仗、指揮高效、敢打必勝的聯合作戰指揮機構。」

短短一個月時間,人民軍隊在看似波瀾不驚中,跨出了石破天驚的一大步。習近平把改革的突破口,放在了打破總部體制、大軍區體制和大陸軍體制上,下的第一手重棋就是再造領導指揮體制。

習近平的話語擲地有聲——軍委機關調整組建是整個領導指揮體制改革的龍頭,是這輪改革中最具革命性的改革舉措。一聲令下,雷厲風行。四總部告別歷史舞台,軍委機關15個部門全新登場。其中,正師級以上機構減少200多個,人員精簡三分之一。

改革,開啟了戰鬥力和人民軍隊活力迸發的閘門。改革,同樣需要把奔湧的洪流導向既定的河道。軍委紀委、軍委政法委、軍委審計署出現在了新調整組建的軍委機關序列中。抓住治權這個關鍵,高懸紀檢、巡視、審計「三把利劍」,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中國軍隊治軍方式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

2016年4月20日,一身綠色迷彩的習近平視察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首次以「軍委聯指總指揮」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

《將改革進行到底》:新時代改革之強軍之路

國防和軍隊改革加快了武器裝備更新換代步伐,以三代裝備為主體、四代裝備為骨幹的武器裝備體系正在形成。圖為空軍殲-11編隊守護祖國藍天

南部戰區司令員袁譽柏說,這次改革把聯合作戰指揮的重心放在戰區,把部隊建設管理的重心放在軍兵種,戰區專司研究打仗,指揮作戰。

龐大的陸軍,是改革這盤大棋的一個棋眼。2016年「八一」前夕,習近平視察了新組建的陸軍領導機關,陸軍開啟轉型的新紀元。陸軍司令員李作成說,這次軍隊改革,陸軍變化非常大,成立了陸軍領導機構。大幅壓減了陸軍規模,調整優化了結構布局,陸軍佔全軍總員額的比例降到了50%以下。

改革首戰定局,「軍委—戰區—部隊」作戰指揮體系和「軍委—軍種—部隊」領導管理體系,立起了人民軍隊新體制的「四樑八柱」。

規模結構改革:軍隊力量體系全面重塑

2016年7月26日,中央政治局進行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專門聽取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情況。2016年12月2日至3日,中央軍委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戰鼓催征,又一場攻堅戰開始了。

2017年4月18日,習近平接見全軍新調整組建的84個軍級單位主官。10天之後,國防部例行記者會披露,陸軍18個集團軍番號撤銷,調整組建後的13個集團軍番號同時公布。

在新調整組建的軍級單位中,還包括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中的諸多新型作戰力量。

這是人民軍隊力量體系一次跨時代的全面重塑。

軍委改革領導小組專家諮詢組成員鄭勤說,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不是單純的撤並降改,而是結構功能的優化,牽引規模的調整,推進人民軍隊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推進部隊的編成向充實、合成、多能、靈活的方向發展。這既是瘦身,更是強體。

指揮層級更扁平,作戰編組更靈活,合成化、模塊化程度更高。改革後的每一支部隊都向著這個目標邁進。

與此同時,這輪改革加快了武器裝備更新換代步伐,以三代裝備為主體、四代裝備為骨幹的武器裝備體系正在形成。

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殲-20、運- 20亮相,海空軍常態警巡東海、戰巡南海,火箭軍跨區戰備拉動不間斷……戰略預警、遠海防衛、遠程打擊、戰略投送、信息支援等新型作戰力量在變革中得到充實加強。

後勤是這次改革的一個重點。2016年9月13日,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成立。習近平向武漢聯勤保障基地和5個聯勤保障中心授予軍旗並致訓詞。

2016年元旦剛過,習近平來到當時的第13集團軍營區。習近平隨後又到戰略支援部隊機關、火箭軍機關、65集團軍、南部戰區陸軍機關、海軍機關等單位視察調研,引領全軍更好地理解改革、適應改革,推動改革落地見效。

重構重塑後的人民軍隊,對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的需求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2016年早春,習近平視察國防大學時強調,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我軍院校建設必須有一個大的加強。

這輪改革,以重塑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為牽引,調整結構布局,全軍和武警部隊院校由77所調整為43所,構建起以聯合作戰院校為核心,以兵種專業院校為基礎,以軍民融合培養為補充的院校布局。

頂層設計向科技興軍推進

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軍事競爭的核心要素。

「我們要贏得軍事競爭主動,必須下更大氣力推進科技軍。」面對科技迅猛發展對世界軍事發展走向的深刻影響,習近平要求全軍,向科技創新要戰鬥力。

2017年,中國軍隊中一個嶄新的機構──中央軍委軍事科學研究指導委員會誕生。連同此前成立的軍委科技委,我國國防和軍隊科技創新有了全新的頂層架構。

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設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外媒敏感地注意到,新設立的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由習近平任主任。

《將改革進行到底》:新時代改革之強軍之路

中国海军航母辽宁舰编队(图:中新社)

黨中央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為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提供了科學的頂層設計和制度保證。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關於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國務院、中央軍委制定《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十三五」規劃》。一百多個軍民融合協作區、示範基地、科研中心遍布全國,涵蓋航空航天、船舶車輛、機械製造、電子信息等行業。

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軍隊的根本職能是打仗

2016年2月16日,中央軍委下發《關於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的通知》。

軍委後勤保障部副部長錢毅平說,習主席果斷決策,軍隊和武警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就是在樹立一個鮮明的導向——軍隊的根本職能就是打仗。

讓一切戰鬥力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源泉充分湧流。

研究論證新的文職人員條例,擴大文職人員編配範圍,延攬更多社會優秀人才為軍隊建設服務,是這次軍隊改革的一大亮點。

官兵有所呼,改革有所應。組織修訂軍官法、兵役法,研究制定士官條例、義務兵條例;提高軍人工資待遇保障水平,推進軍費管理、軍人工資、住房、醫療保障等方面改革;健全退役軍人管理保障體制機制,構建完善軍人榮譽制度體系……

新中國成立66年後的一個冬日, 作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調整駐地的軍級單位,第27集團軍軍部從河北移防山西。

這一輪改革,全軍團以上建制單位機關減少1,000多個,非戰鬥機構現役員額壓減近一半,軍官數量減少30%;幾十支部隊移防部署,三天之內開拔;數百名將軍調整崗位,接到命令當天報到……

部隊轉隸撤併時的一幕幕,令一位老軍人感慨萬千。他就是戰上海時的27軍79師235團七連指導員,後來擔任過中央軍委副主席的遲浩田上將。他說,「我們這支軍隊最大的特點就是聽黨指揮、令行禁止。當年打勝仗靠的是這一點,今天搞改革也靠這一點。」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穆虹說,這次國防和軍隊改革,大刀闊斧,雷厲風行,力度空前,從深度和廣度上都出乎國內外的意料。

美國媒體稱「這是中國60年來最大一次軍事改革」。德國媒體說「中國軍隊將變得更強大」。

本文允許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紫荊》微信訂閱號請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