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立法會要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作出努力

在香港的未來發展中,我們的責任是重大的,立法會應該與政府互相監察、互相配合、各司其職,令「一國兩制」在香港得到更好的發展,獲得更大的成功,令香港能夠充分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獲得自身發展,同時亦要為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從而使得「一國兩制」 順利在香港落實「50年不變」這就是我們立法會同事們應該努力去做的事情。

文|本刊記者 高峰

立法會由7月3日起至7月31日在立法會綜合大樓地下大堂和立法會圖書館舉行以「回顧與展望」為主題的展覽。圖為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解釋有關財政預算案辯論的統計數字(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新一屆立法會剛剛結束了它的第一個年度會期。這一屆立法會雖然一開始由反對派刻意挑起「宣誓風波」,但在法庭宣判後事件逐漸平息,最終迎來一段有序運作的時期,穩步推進了立法會擔負的恒常事務。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評價道,「總體來看,本屆立法會的進展到目前為止都是暢順的。」在回歸祖國20周年之後,香港的發展進入一個關鍵時期,立法會運作良好與否,對這一時期的香港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立法會如何才能得以良好運作?行政立法關係如何協調發展?在香港的未來發展中立法會應擔負怎樣的職責?帶著這些話題,本刊記者近日專訪了立法會主席梁君彥。

今屆立法會運作整體暢順

記者:新一屆立法會剛剛完成2016-2017的年度會期,這也是今屆立法會的第一個年度會期。這一會期的進展如何?您如何評價它的運作情況?

梁君彥:新一屆立法會開始那段時間,因為「宣誓風波」引發了一連串的事件,所以開頭的幾個星期有些亂。直到一些議員以及議員助理衝擊立法會的會議廳,連很多非建制派議員也都不能接受這種暴力衝擊,紛紛與他們劃清界限。隨著法庭的宣判結果出來,這些風波也開始得到平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立法會的運作都是暢順的。

在過去一個年度,政府提交了29條法案,立法會通過了12條。《撥款條例草案》也在一個合理的時間內獲得通過,效率相當理想。財務委員會批准了29項撥款建議,包括12項工務工程計劃、11項非工務工程撥款建議,承擔額合共759億港元;還通過了6項人事編制建議。當然,由於一些議員的「拉布」行為,令一些議案的進展不太理想,但總體來看,本屆立法會的進展到目前為止都是暢順的。

專訪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立法會要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作出努力

今屆立法會運作順暢。圖為7月5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立法會問答大會

記者:與上一屆立法會相比,本屆立法會有哪些新的變化?

梁君彥:新一屆立法會與上一屆相比確實有一些變化。本屆立法會有二十多位新加入的議員,這些議員都很年輕。年輕人的加入,帶來新的議會文化和活力,他們代表社會不同的階層,積極地為自己所代表的選民發聲,給立法會帶來正能量。此外,香港市民對政府和立法會的要求亦與以往有所不同,他們更加積極地去監察政府和立法會的運作。立法會的運作是公開和透明的,議員也很樂意接受市民的監察。

取消議員資格的判決應得到尊重

記者:今屆立法會外界比較關注的是「宣誓風波」,前不久又有4名議員因此被取消資格,令「宣誓風波」再次成為社會關注話題。您如何看待這一事件?它給立法會的運作帶來什麼影響?

梁君彥:任何議員因宣誓問題被取消資格,都是我不願見到的。但是我們必須尊重法律,依法辦事,通過司法的程序去處理這些事件。以前有些議員在進行宣誓時也擅自在誓言/誓詞中添加了一些內容,所以立法會秘書處在本屆立法會宣誓之前,向候任議員發出了幾份文件,提醒他們宣誓須注意的事項。

候任議員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進行宣誓是他們的自由,但我們看到大部份候任議員所作出的宣誓是沒有問題的,是完全符合規定完成宣誓,其中包括不少非建制派議員,他們都清楚宣誓必須莊嚴及莊重。最後出現目前的情況,是不幸事件,但終究要尊重法庭的判決。

前段時間,我特意向傳媒提到法庭已經向4位被取消議員資格的人士頒下禁制令,禁止他們以議員的身份行事,如果他們強行衝入立法會會議室,就會觸犯藐視法庭罪,整件事就會越搞越麻煩,我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發生。我說出來,一是提醒這4位被取消議員資格的人士,二是提醒其他同事不要強行帶他們進入會議室,否則同樣觸犯法律。

專訪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立法會要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作出努力

行政立法如同雙手,各司其職服務市民。圖為2017年7月10日中午,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邀請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及行政會議成員出席立法會午宴,林鄭月娥(前左一)與梁君彥(前右一)一同步入立法會

其實法律寫得都很清楚,雖然以前沒有針對這些情況執法,但並不代表他們的做法是對的。今屆他們的做法觸動了法律的底線,現在需要用法律的方式來處理。香港社會是很尊重法庭的判決的,市民如果對判決有不滿的地方,可以通過司法的途徑去跟進。要知道議員的資格並不是政府強行剝奪,而是經過司法程序被取消的,所以大家要冷靜下來,認真對待這件事,而不要感情用事。

這件事令非建制派議員的情緒不是很穩定,這一定會影響到立法會的運作。在剛剛過去的36億港元教育新資源撥款的審議過程中,受4位被取消議員資格的事件影響,非建制派議員有些情緒,出現了「拉布」的情況。接下來立法會有兩個月的暑期休會,我希望同事們能借這個機會停一停、想一想,待10月份立法會新會期開始的時候,不要再因為這件事影響議會運作。

修改議事規則不是洪水猛獸

記者:也正因為剛剛您提到的非建制派議員的「拉布」行為,財委會主席陳健波建議10月復會後修改議事規則。我也留意到今屆立法會會期議員共動議了2項修改議事規則的議案,全獲通過。香港社會對於修改議事規則似乎有一些誤解,產生了不必要的擔憂,您如何看待這件事?

梁君彥:議事規則應該是與時俱進的,所以修改議事規則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本屆立法會已經修改過兩次。議事規則是很多年前所制定的,會因應時代的需要而作出相應的修訂;立法會亦可就其行事方式及議事程序的需要修改議事規則。

議事規則有些是關乎整個立法會層面的,有些是涉及立法會轄下各委員會層面的。議事規則的修改有些是小修,有些是大修。財委會主席陳健波提出的是修改財委會的議事程序,如果修改議事規則可以令會議的運作更加暢順,財委會主席是有權提出修改建議,只要獲得大部分財委會委員贊成及通過即可,不需要提交立法會大會處理。

至於修改有關立法會大會的議事規則,立法會設有議事規則委員會,這是一個常設委員會,每年最少召開四五次會議,議事規則的修改須經過議事規則委員會討論,達成共識之後,再提交立法會大會審議和表決。舉例來說,我建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參考英國議會,每個月都來立法會出席一次答問大會,這都可能要修改議事規則才可以做到。

所以,並不是一說到修改議事規則就是洪水猛獸,有些傳媒對此誇大了,說修改議事規則是為了「剪布」。其實,議事規則已賦予立法會主席 「剪布」 的權力,不需要對此進行修改,所以有些報導讓公眾產生了誤解。總之,修改議事規則是一件平常的事情,最終目的是為了令議會運作更加順暢。

行政立法如同雙手 各司其職服務市民

記者:7月1日,習近平主席在會見香港特別行政區新任行政、立法、司法機構負責人時指出,要處理好行政、立法關係,真正做到議而有決、決而有行,確保政府依法施政的順暢、高效。請您談一談如何建立良好的行政立法關係?

梁君彥:習主席講得很對,不論行政機關還是立法機關都是為市民服務,都是為廣大市民謀求福祉,所以建立良好的行政立法關係很重要。我經常形容行政立法關係就像一雙手,一隻手掌拍不響,需要雙手一起拍,在互相制衡的同時,亦應互相合作,各司其職,為市民服務。所以,行政機關和立法會都有責任建立一個良好的行政立法關係。

對於行政機關來說,如果在政策醞釀前多做一些工夫,多與不同立場的議員溝通,吸納他們的意見,並將這些政策向市民解釋清楚,減少爭拗,這些政策便會較容易獲得立法會通過。

另一方面,立法機關也不應每每以對立的姿態和政府去討論事情。議會是議事論事的場地,是理性地去解決爭拗的地方,雖然完全達成共識是不可能的,但最重要的是通過一個民主的程序去處理紛爭。每一件事都要經過充分的辯論和詳細的審議,然後依照程序作出表決。立法會議員也應就相關的議案與政府溝通,給政府一些建議。

當然,立法會議員代表了不同市民的聲音,一項議案不可能得到全部議員的贊成,但議員的每一項決定始終都要向市民交待,他們做的每一項決定都是透明的,都要接受市民的監察。

專訪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立法會要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作出努力

梁君彥希望立法會議員與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溝通交流是恒常的。圖為2017年4月15日,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東江流域考察團到深圳水庫參觀(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所以如要行政立法關係良好,需要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一起努力。大家可以看到,新一屆政府就任不久,行政長官提出多項改善行政立法關係的措施,這段時間,行政立法關係是非常之好的,我希望這良好關係能繼續保持下去,這對整體社會大有裨益。

鼓勵議員與中央及地方政府溝通交流

記者:習近平主席在會見時還提到,不論是行政機構主要官員,還是立法、司法機構負責人,都要有國家觀念,在開展政務活動和處理有關問題的過程中,要善於站在國家的高度來觀察和思考問題,自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履行自己對國家的責任。對此,您是如何理解的?

梁君彥:香港是「一國兩制」下的特別行政區,特別行政區政權機構的主要成員當然要忠於香港、忠於國家。所以,我覺得習主席的這段話,香港特區政權機構的主要成員都應該毫無疑問地去遵守,更要自覺地去維護「一國兩制」在香港的發展。

記者:那麼,在「一國兩制」的制度安排下,立法會議員應該如何與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溝通?

梁君彥:我覺得議員與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溝通是正常的,不應該太過政治化。這些溝通交流是立法會轄下每一個事務委員會可自行決定的,決定之後經過一定程序批准後就可以進行,立法會會向他們提供足夠的資源進行溝通交流。

對於市民關心的事,議員也應該多去關注。早幾個月前,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有一些議員,包括非建制派議員去東江流域考察,這是關係到香港市民福祉的事情。其他諸如到廣東省去考察食物安全事宜、香港老人家在廣東省的安老,以及科技發展及文化交流等,都是很好的做法。在與中央溝通方面,其實在香港有中聯辦,我們隨時可與他們溝通,我都樂意帶隊和議員一起與中央或地方政府進行溝通交流。我希望議員與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溝通交流是恒常的,可以是全體議員一起,也可以分開進行。

平常心應對挑戰 處理「拉布」不是難題

記者:10月份立法會將會復會,一些議案也將陸續擺上議事日程,其中不乏像「一地兩檢」這樣具爭議性的議案,您如何判斷下一個會期立法會的運作情形?面對諸如「拉布」這樣的挑戰又如何處理?

梁君彥:剛剛過去的立法會年度會期,沒有很多具爭議性的議案,所以看上去是很順利的。但具爭議性的議案會陸續到來,或會遇到一些挑戰。作為立法會主席,我會用平常心去處理,每一件事都按照議事規則去做,不偏不倚地去主持會議,以確保會議有秩序、有效率及公平地進行。每一屆立法會都會面對不同的挑戰,但每一屆立法會也都能順利完成他們的工作,我希望同事們都能就事論事,做好這份工作。

而就「拉布」來說,我們積累了很多年的經驗,是可以解決的。我會給予議員足夠的時間辯論,然後把議題付諸表決,而立法會主席主持會議及終結相關辯論的權力亦已經獲終審法院的裁定確立。所以,「拉布」未必是立法會運作的一個難題。

專訪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立法會要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作出努力

香港市民更加積極地監察政府和立法會的運作。圖為7月5日,新界社團聯會20多名代表向立法會議員梁志祥等提交請願信,支持盡快通過50億元教育新資源撥款

記者:香港回歸祖國已經20年,她的發展進入一個關鍵時期。您如何評價立法會在過去20年中發揮的作用?在香港的未來發展中應該擔負什麼樣的責任?

梁君彥:香港回歸20周年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去想一想過去走過的路。目前,坊間出版了不少書籍分析20年來香港的發展狀況。從這些書籍所提供的數據來看,這20年來不論是經濟還是民生,香港都取得了很大進步。立法會作為香港的立法機關,在支持香港經濟民生發展上做出了很多貢獻,為「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香港的未來發展中,我們的責任是重大的,立法會應該與政府互相監察、互相配合、各司其職,令「一國兩制」在香港得到更好的發展,獲得更大的成功,令香港能夠充分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獲得自身發展,同時亦要為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從而使得「一國兩制」 順利在香港落實 「50年不變」。這就是我們立法會同事們應該努力去做的事情。

本文允許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紫荊》微信訂閱號請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