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蘭桂坊集團主席盛智文 : 我以中國人身份見證歷史
「香港回歸之前,我在內地經商已經超過20年。我看到了內地的快速發展和令人印象深刻的變化。所以我從未擔憂過香港的回歸,我始終對香港回歸後的發展非常有信心。」盛智文,生在德國,長在加拿大,19歲來到香港,60歲放棄加拿大國籍、加入中國籍。
2012年海洋公園為慶祝33周年推出「香港老大街」新景點的開幕式上,時任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與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出席。為呼應懷舊主題,盛智文口裡叼著牙籤,口袋裡裝著「馬經」,打扮成人力車夫
他在香港創造了多個「奇跡」,將本是花店、肉攤和小印刷商佔領的街區發展成「香港名片」蘭桂坊,將本是瀕臨倒閉的海洋公園一舉翻身崛起為可與迪士尼抗衡的亞洲娛樂新地標……他與香港識於微時,相互成就,在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在近50年的長於斯中,他回憶了香港回歸時的特別經歷,展望了香港未來的發展,也袒露了選擇中國籍的心路歷程。
文|本刊記者 周馬麗
我始終對香港回歸後的發展非常有信心
記者:1997年香港回歸令全球矚目。請問當時您經歷了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盛智文:1997年6月30日晚,我受邀參加了英方的撤離儀式和在新落成的會展中心舉行的中英交接儀式。那天雨下得很大,是我記憶中香港下過最大的雨。這場雨令我們所有人渾身濕透。隨著英方撤離儀式進行到次日凌晨4點,我們就保持濕透的狀態待到儀式結束,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體驗。但這完全無關緊要,因為我們見證了歷史,見證了這場全世界都在關注的里程碑式的儀式。這將永遠是我生命中值得紀念的時刻。
最重要的是,當時全球的媒體都聚集到了香港,他們希望聽到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回歸將成為香港的末日。而因為我長著一張西方人的臉孔,幾乎所有媒體都來採訪我,希望聽到印證他們想法的回答。
我認為他們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因為他們對中國內地絲毫不了解。而我當時已經在中國內地經商超過20年,對內地非常熟悉。我看到了那些年內地發生的巨變,人們生活質量的快速提高,所有的建設都在高速進行。因此我對香港回歸始終非常有信心,對香港回歸后的發展也非常有信心。
所以我不斷地告訴每一個採訪我的媒體,「相信我,你們會看到香港變得更好,而不是你們想象的那樣。中國可能不善於在國際上為自己公關、做面子工作,但是中國國內的確發生著令人印象深刻的轉變。所以香港回歸后,你們會看到香港的未來更加美好。」
我認為「一國兩制」是鄧小平偉大且極具膽魄的構想,因為這在國際上從未有過先例。但他清楚地看到當時的香港比中國內地先進,希望香港能夠引領中國進步。為了保持香港的穩定,保持香港的先進優勢,他把這樣一個史無前例、具有膽魄的構想應用於解決「香港問題」。
20年後的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香港人仍然享有他們曾一度擔心會失去的言論自由,他們可以舉行示威、遊行,媒體言論自由也未曾有變。香港也從曾經以出口為導向的製衣工廠基地,轉變為金融服務業主導的世界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的人民幣業務量是除內地外的世界第一大。香港的經濟實力比回歸前更強大了。
此外,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香港還擁有一個重要的特質,那就是:安全。放眼當今世界,如歐洲一些國家頻繁發生恐怖事件,像英國倫敦,僅今年就遭受多起惡性恐怖襲擊,而中東地區敘利亞、伊拉克等地戰火不斷,恐怖主義擴張,嚴重威脅和危害人民的生活和生命。因此,我們會倍感這種特質是多麼的可貴,我們是多麼幸運。
香港未來的發展離不開內地
記者:您對香港的未來如何預期?
盛智文:我認為香港未來的發展離不開內地。
科技創新將是未來全球發展的主導,而在這一領域,內地已經超越了香港。因此香港需要將自己和內地連接起來。內地在科創領域起步較早,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已經成為互聯網領域巨頭。微信擁有9億6千萬用戶,這個應用程序幾乎可以說是改變了內地的生活方式、文化,乃至經商方式。
電子支付方面,內地有些城市已經幾乎沒人使用現金或信用卡了,都通過支付寶、微信支付或二維碼支付。我敢說在電子支付領域,內地甚至超越了硅谷,成為了全球領先。還有摩拜單車等等,這些嶄新的依託於科技創新的行業不斷在內地興起。所以香港應該將自己和內地連接起來,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做出「成為科創行業領軍城市」的決心和行動。
未來有兩件事情將改變香港。一是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從香港到澳門或珠海的車程只需28分鐘。這意義非常重大,就像當年紅磡海底隧道聯通香港島和九龍的意義一樣。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意味著打開了香港的西邊走廊。
二是廣深港高速鐵路。廣深港高鐵通車後,從廣州到香港只需45分鐘,而從深圳到香港將縮短至僅10分鐘。此前我們就已經見識到中國的高鐵建設把相對孤立的城市聯結,仿佛瞬間打通城市間經濟命脈一般,資金迅速在城市間相互快速流動,經濟活動蓬勃發展,GDP也仿佛「一夜之間」大幅增高。此時,城市才真正意義上地聯通了起來。因此,我相信廣深港高速鐵路也將如此改變香港,改變「粵港澳大灣區」,因為這是順應現實的需求的。
另外,我認為未來通關手續也將簡化,科技已經步入人臉識別階段,未來人們通關將更便捷,通關可以簡單地走過關口,而不用再拿出身份證等證件了。
此外,內地也擁有龐大和越來越成熟的消費市場。內地擁有13億之巨的人口,未來還將不斷增長,消費水平也在不斷上升。去年,中國內地有1億2千萬遊客出國旅行。據說,到2020年,內地出國旅遊人數將達到2億人次。
從種種角度而言,香港應該更加密切深入地與內地進行聯繫。香港未來的發展離不開內地。
我很驕傲我是中國人
記者:2008年,您放棄了加拿大國籍,加入中國國籍。這是一個相當罕見的舉動,也令許多人感到吃驚。請問您做出這個決定的心路歷程是怎樣的?
盛智文:8年前的一天早晨,我醒來時,突然覺得我已經為香港這個城市做了那麼多事情,我的孩子們都在這裡成長,在這裡上學,而我已經很少回加拿大了,甚至不知道加拿大現任總理是誰,孩子們總共只去過加拿大4、5次。香港就是他們的家,是我們的家。每當我從其他國家或地區結束商務旅行後回到香港,落地的那一剎那,我覺得我回到家了。那是一種令人神清氣爽的感覺。
所以我問自己,我是否還應該保持加拿大國籍呢?我的心聲告訴我,不,我已經是香港人,我堅信中國的香港就是我心之所在。所以我決定放棄加拿大國籍,加入中國國籍。
「蘭桂坊之父」盛智文
當然,轉換國籍的過程也挑戰了不少人的神經。當我告訴加拿大政府我要放棄原國籍、加入中國國籍後,他們不斷向我確認,確定我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們用了8個月的時間才通過我的申請。
加入中國國籍後,我在出國和過關時也遇到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比如我去美國時,要在入境移民卡上填上我的中國國籍,移民局官員就會一臉「你在開玩笑」的表情看著我,說「你長得可不像中國人」,每當這時,我都跟他們開玩笑說,「這是基因突變」。入境中國內地時發生的趣事也不少。入境內地時有兩類窗口,分別對外國人和對中國居民。每當我拿著回鄉證排在中國居民隊伍時,總會有人指點我說,要去排外國人隊。而且每當窗口的出入境官員看到我的回鄉證,再看到我的西方臉孔後,總是用難以置信的表情審視很久,總覺得回鄉證可能是假的。最終還總免不了請他們的主管出面處理。
我見識了這些年中國發生的變化,我了解她,信任她,信任她的未來。於我而言,我就像生活在人類的歷史書里,見證了這段必將被未來銘記的的發展歷程。我很驕傲我是中國人。我總說我是一個白殼蛋,外表是白色的,內心是黃色的。
本文允許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注《紫荊》微信訂閱號請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