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法推廣教育回顧與前瞻

香港回歸已經20年,社會上有一種憂慮,特區的下一代是否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愈來愈感疏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為什麼香港青年的國家認同感越來越弱?非法「佔中」和「港獨」言論又為什麼會在青年人中興起?可見基本法的教育和推廣工作,或多或少出了問題,必須正視。本文重點分析問題所在,並提出一些可行性改善建議。

基本法推廣教育回顧與前瞻

對於基本法的教育和推廣工作,包括特區政府在內,社會各方每年動用龐大源,活動頻繁。圖為基本法問答活動


推廣活動多屬「知識灌輸」

説到基本法的教育和推廣工作,政府每年動用龐大的人力和財政資源,活動頻繁,不可説是沒有付出過努力。然而,對廣大市民,特別是年輕學子來說,對基本法仍然沒有深刻的認識?成果總結下來,可謂投入大、收穫少。以2015-16年財政年度為例,特區政府透過基本法推廣資助計劃、十八區公民教育活動資助計劃、公民教育活動資助計劃和高等教育院校基本法推廣資助計劃而資助社區團體舉辦的基本法推廣活動,共計112項,而由其他社團和教育團體所舉辦的活動,更是星羅棋布。細心分析,由官方主辦或支助的活動,內容大致圍繞了「學術講座活動」(13.4%)、「展覽和簡介」(21.4%)、「文娛和康體活動」(27.7%)、「設計、辯論和問答比賽」(21.4%)、「本港及國內交流考察」(3.5%)、「社區關懷活動」(5.4%)、「領䄂培訓」(2.7%) 和其他(4,5%,包括了文字和影音教材製作、综合特刊等)。縱而觀之,大都屬於較初級層次的「知識灌輸」活動,而「被動學習」的成份遠比「主動學習」和「互動學習」的多。

表面的宣傳推廣工夫,猶如水過鴨背,鮮能深化成為社會文化和活生生的實踐,遑論能夠把「一國兩制」進階成為核心價值觀念和政治判斷標準。此正反映:多年以來,社區和公務人員只是輕率地把基本法的教育和推廣,簡化為一些歌舞升平、公關包裝和政務交差工作,沒有注意到要根據教育理論去進行高層次的內化工作。


高層次教育刻不容緩

深化基本法的推廣和教育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必須禮聘和邀請更多對教育學、社會學、文化學和心理學等專科有素養的人士加入團隊,讓基本法從資訊轉化為知識、從本位學習進階到反思實踐(reflective practice)、從晦澀的法律條文激活為從容的日常文化,終而鞏固成為社會的核心價值和判斷基準(圖1)。

基本法推廣教育回顧與前瞻

圖1  深化和內化的教育過程


從課程和教學法修正基本法教育

談到教育,涉及到「課程」和「敎學法」兩大方面。時任特首梁振英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須加強基本法的教育工作,教與學並重。課程(curriculum) 方面,増強歷史科和地理科的全面學習十分關鍵。一個沒有歷史感的人,事業難成大器。一個沒有地理感的城市,發展不可能持續和平穩。制定基本法的原意,就是保障香港可以在「一國兩制」的法律規範下,繼續繁榮安定。沒國哪有市?沒法哪有家?沒有悠長的中華文明又豈有今日的香港社會?要教授好基本法,必須配合好歷史和地理的知識。

有關歷史科重要性的論述,不少學者已經發表了論述,在此不再重覆。相對來說,對於地理科的重要性,論述較少,其重要性卻隨著「灣區」這個發展意念而逐漸變得突出和急切。香港從來就是一個國際城市,而中國的改革開放、走向世界,在圓「中國夢」的過程中,香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種角色170年來如是,將來亦將如是。近年香港面臨房屋、環保、水務、創科產業、人才錯配、青年人的困境等難題,每一件其實都要用一個超越本土疆界、放眼區域和擁抱世界的宏觀視野去作根本解答。沒有地理感,香港就不可能持續發展,因此就更顯出地理科對未來一代的重要。

基本法推廣教育回顧與前瞻

要教授好基本法,必須配合好歷史和地理的知識。圖為香港某中學地理課堂


形式互動 鼓勵理性思考

「教學法」上,通过活動啟發創意的「教與學」必不可少。課文內容必須切合生活和時代脈搏,而形式更須互動和鼓勵理性思考。現時的中、小學課程,對於「獨立思考(Independent thinking)」和「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已經十分重視,加上網絡流通,知識十分發達。遗憾的是,刻薄一點說,香港年輕一輩「很多資訉,很少智慧」「分析很豐富,常理卻貧乏」,容易衝動和被煽動,根本原因在於思維不成系統,在邏輯推理和理性評估上根基薄弱,一旦有問題時,先是核心價值模糊,再而是沒有層次綱領,主客不清,在辯論時不能鏗鏘有力,常易被一些稍有口才的人所驅導和鼓動。這個根本性的問題,使年輕一代在理解政治、社會和民生問題時,往往產生了嚴重的滞碍,這正是「一國兩制」難以落實,基本法常常受到無理挑戰,年輕人容易受挑釁和誤導的關鍵成因。

在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上,建議要有一種根本修改,就是從「文化史」「社會史」「哲學史」「科技史」「經濟史」「藝術史」這種種大方向去建構和推動,讓香港的下一代擁有綜合而整全的智慧和氣魄。

基本法推廣教育回顧與前瞻

基本法的深層次教育,依然面對不少困難和挑戰,必須時刻反思,積極改革,迎向時代的浪潮。圖為香港青年正在進行籃球訓練


時間和人類的歷史文明是流動不息的,「與時俱進」才是克服困難、迎向改革的最確切思維。「一國兩制」在過去20年來得到了多方面的落實,可喜可賀!但基本法的深層次教育,依然面對不少困難和挑戰,必須時刻反思,積極改革,迎向時代的浪潮。落實「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是複雜的問題,沒有簡單的解決良方,本文從教育的角度去探索香港年輕一代的困惑和需要,提出的建議值得社會共同探討。

作者係香港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


掃描二維碼關注紫荊論壇


來稿聯繫方式:

電話:(852)2285 0006

傳真:(852)2546 4582

電郵:zijinglunt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