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國家主權尊重中央權力 是成功實踐「一國兩制」基礎
香港回歸祖國已經20年,實踐證明,「一國兩制」是務實和睿智的重大國策。過去20年,雖然歷經風雨,但「一國兩制」的正確性和生命力確實是毋庸置疑的。成功實踐「一國兩制」的基礎,正是維護國家主權和尊重中央權力。
另類詮釋妄圖抗拒中央
「一國兩制」妥善解決了中英兩國之間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問題,讓國家能夠以和平方式收回香港,從而推動國家統一的進程。「一國兩制」也有利於維持香港的繁榮穩定,保存香港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鞏固香港人對香港前景的信心,維繫國際社會對香港的重視和支持,保留香港對國家的價值,讓香港得以繼續在國家的發展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過去20年,雖然歷經風雨,但「一國兩制」的正確性和生命力確實是毋庸置疑的。圖為手持國旗區旗的香港少年
然而也得承認,「一國兩制」在實踐過程中的確遇到一些困難。具體表現在長期以來香港的反對派和部分香港人仍然傾向從「香港乃獨立政治實體」的觀點對「一國兩制」作另類詮釋,並以之來抗拒中央對「一國兩制」的論述。這些「另類詮釋」又在香港取得了一定的話語權,這不但妨礙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全面和準確實施,也為香港特區的管治帶來不少困擾,並使香港陷入無休止的政治內耗之中。
扭曲「一國兩制」害國害港
毫無疑問,「一國兩制」的要義在於國家對香港擁有主權,而香港高度自治的權力則來自中央的授權。「一國兩制」是從國家的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的重要國策,而非單純着眼於香港利益的舉措,其中國家的利益遠比香港的利益更為重要。在「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上,中央而非香港特區需要承擔最終的責任,是「一國兩制」成功與否的「第一責任人」,為此中央必須享有足夠的相關的權力。因此,要保證「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變形」「不走樣」,必須要讓絕大多數甚至全體香港人明白到「維護國家利益」和「尊重中央權力」乃「一國兩制」的基礎,缺乏了這個基礎,不但「一國兩制」會走歪路、走錯路,國家和香港的利益都會兩蒙其害。
「一國兩制」的要義在於國家對香港擁有主權,而香港高度自治的權力則來自中央的授權。圖為香港中環
在過去20年乃至更長的一段時間,香港的反對派和部分香港人沒有擔負起切實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反而不斷作出對落實「一國兩制」不利的言論和行為,具體表現在阻礙基本法第23條的立法工作,把香港基本法與國家憲法割裂起來,否定國家憲法在香港的適用性,利用香港提供的條件介入內地政治,提出各種「本土分離主義」甚至「港獨」的主張,鼓吹「公民自決」,把國家的利益和香港的利益對立起來;反對在香港推行國民教育,離間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人與國家的關係;鼓勵外部勢力插手香港的內部事務等。
此外,中央的權力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具體表現在否定香港高度自治的權力來自中央的授予,不承認中央對香港享有全面管治權,指責中央依法行使權力的行為有損香港的高度自治,批評人大釋法破壞香港的法治和司法獨立,不接受中央對香港的政治體制的發展擁有主導權和決定權,質疑中央所任命的行政長官的認受性和合法性,對中央採取對抗性姿態等。
在「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上,中央而非香港特區需要承擔最終的責任,是「一國兩制」成功與否的「第一責任人」,為此中央必須享有足夠的相關的權力
重溫鄧小平論述 準確了解「一國兩制」
為了更全面和準確實施「一國兩制」,中央和「愛國愛港」人士必須在未來的一段日子中大力向香港人宣傳「一國兩制」的初心或政策目標,改變部分人視香港為「獨立政治實體」的錯誤和有害觀點,消減反對派的影響,確立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在「一國兩制」中的核心位置,闡述中央在「一國兩制」下享有的權力和擔負的責任。在「撥亂反正」的過程中,至關重要的是要讓更多的香港人重溫鄧小平先生過去對「一國兩制」的權威論述,更好的了解「一國兩制」的緣起、內容和目標,更深刻體會「一國」和「兩制」、國家與香港、中央和特區、內地同胞和香港人的密不可分、利益一致和命運與共的關係,讓香港人更能夠從歷史、全局、國家和戰略的高度全面和正確認識「一國兩制」,減少反對派對「一國兩制」的「另類詮釋」在香港的影響,促進香港與中央的良好關係的發展,讓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和參與國家發展上發揮更大的積極性和建設性,並讓香港通過參與國家的發展,比如「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來推進自身的發展。
在「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上,中央而非香港特區需要承擔最終的責任,是「一國兩制」成功與否的「第一責任人」,為此中央必須享有足夠的相關的權力
總的來說,只有在香港全面和牢固確立了「維護國家利益」和「尊重中央權力」的兩大基本原則後,「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全面和準確實施才具有確切的保證,而「一國兩制」才能行之久遠,才能讓國家和香港兩蒙其利。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
掃描二維碼關注紫荊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