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上映了,为什么香港导演对“西游”情有独钟? |知香江
点击上方蓝字“知识传媒”一起玩耍~
从《大话西游》到《西游降魔》再到《悟空传》,每一部“西游”的背后,都有一个香港导演。
燃!相当燃!
你们记忆里的齐天大圣又回来了!
没错,就是今天,曾经的“天下第一网文”《悟空传》,终于在电影院和大家见面了!
有人说,如果《悟空传》的主题曲是戴荃那首《悟空》就好了!小编放上这首歌,边听边看更应景。
这几年大概是西游记题材的“井喷年”,《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降魔》、《西游2伏妖篇》,虽然褒贬不一,但制作班底都是大班底,大导演,这不难看出中国电影人对西游记这个史上第一大IP的野心——要拍好,拍出特色,打造系列。
作为最著名的中国古典小说之一,又是神话类型,其中可供发挥的地方实在太多,光妖魔鬼怪的造型都够弄一部电视连续剧。更何况里面涵盖了中国人儒释道合流的神话谱系,当然足够吸引人。
但这次,电影《悟空传》里讲的不是西游记,不是经典名著中的任何章节,只是悟空—一只未成为齐天大圣却桀骜不驯的猴子的故事。
前面提到了,本片改编自2000年火得一塌糊涂的同名“天下第一网文”,豆瓣评分8.4,被认为是最能反映年轻人心理状态的一部作品。里面有对命运的疑问、反抗、抗争,对每一个当时中二又热血的少年来说,无疑是青春里最燃最火爆的回忆。
然而当年看这部小说的“年轻人”们,一眨眼也度过了另外一个十年,不知道你,你,还有你还记不记得少年时为脑补的画面鸡冻到不行的心情?
原著党们现在的心情想來是又兴奋又忐忑吧。原著会不会被改编得面目全非?时间跨度为500年前后的小说情节如何浓缩在120多分钟里?赶紧到影院去一探究竟吧,当然我是不会说我知道你们是奔着彭于晏和余文乐去的!
先来回顾一下这个超燃的预告片…
从预告来看,这部电影不负众望,拍出了那种热血又中二的感觉,让人一瞬间回到了那个激情澎湃,幻想和世界做对抗的少年时代。
关于《悟空传》的故事
在孙悟空还不是震撼天地齐天大圣的时候,他在高高在上的神仙的眼中,只是一只桀骜不驯的猴子。
远在大闹天宫的五百年前,悟空还只是悟空,一只猴子,天庭却为了掌控众生命运毁掉了他的花果山,这桀骜不驯的猴子怎会就此罢休?于是便决心对抗天庭,毁掉一切戒律。
《悟空传》原著的时间跨度横跨了500年,也就是取经前和取经时。从西行路上师徒四人的一次对话开启整本书的故事。在时空的不断“拼贴”和“闪回”中,描写了500年前和500年后两个不同时空。
有趣的是,《悟空传》不按《西游记》中单一的叙事模式推进,而是分三条线索展开叙述:一是猪八戒(天蓬)和阿月之间不离不弃的爱情,二是孙悟空与紫霞热烈却又压抑的感情,三是唐僧与小白龙之间哀婉的情意。故事在猪八戒、孙悟空、唐僧三者之间不断的转换,每个故事好像是各自独立的,但是它们共同拼接成了完整的故事。
如此复杂的剧情和人物,还有不断切换的叙述角度,让这篇小说通篇充满了“思考”。比如唐僧“何人生我?生我又为何?既带我来又不指我路?”的困惑,和被抽去记忆后的孙悟空对听到的关于自己的一切的疑惑。
在很多改编的西游记题材的影视剧里,孙悟空的可塑性非常大。在《西游记》里,没有过多的内心描写,那些精妙绝伦的情节之下,隐藏着红尘俗世的滚滚烟火。所以在原著的基础上,导演和编剧可以“随意”在孙悟空身上加载内心世界,可以是顺从的,反抗的,是多情的,绝情的。所以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和紫霞的那一段。
而和原著相比,电影《悟空传》的情节和人物更是被大幅缩减,甚至整个故事和原著关系不大,500年后的取经故事被减掉,只保留了原著中的两组人物:悟空、阿紫和杨戬,以及天蓬和阿月,还有就是整个电影的精髓——悟空精神:反抗。
《悟空传》里,孙悟空在天庭遇到了不能爱的阿紫
一生的宿敌杨戬(为阿乐爆灯,太帅了!!!)
和思念昔日爱人阿月的天蓬
《悟空传》的故事从此展开。
这是一部把神仙变成血肉之躯的作品。灭绝七情六欲的重重清规戒律的背后,藏着一颗颗奋起反抗的心,即使最后有屈服,但哪怕曾有一刻内心燃起过向往自由的火种,那便是人性。这中间有爱情,有亲情,有迷茫,也有坚定。
在这里,每个人都有反抗的契机和理由,而每个人的反叛和成长,都与爱有关,与“人性”相关,绝非仅仅意气用事。
《悟空传》就像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也许每个读过的人都曾把自己想象成那个不甘命运、无法无天的猴子,在名为青春的路上磕磕绊绊也不曾屈服;曾迷惘,曾徘徊,却从未停下成长的脚步,直到后来也被生活戴上紧箍咒。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乍一看很中二的台词,难道不就是年轻的各位幻想对抗世界的口号吗?老实说,当年你们有没有把这句话做成qq签名…..
不要以为只有我们有“西游”情怀,电影人也有,并且比我们要深刻要庞大,尤其是香港导演。
香港导演的“西游”情怀
老实说,西游记这个题材,不管是谁来拍,虽然剧情都大同小异,但透过不同奇幻元素和演员表现,这个国产片第一IP元素仍是高收视率和高票房保证。
但当看到导演名字的时候,小编还是疑惑了一下。导演是郭子健,香港人。
对于小编的疑惑不理解的朋友们,可以看下这一份名单:
《大话西游》导演刘镇伟,香港人;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导演郑保瑞,香港人;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导演郑保瑞,香港人;
《西游降魔》导演周星驰、郭子健,香港人;
《西游伏妖》导演徐克、编剧周星驰,香港人。
这些年几部叫好或卖座的西游电影,几乎被香港导演承包了….
这其中最被大众所津津乐道的,非周星驰莫属了。大话西游系列将至尊宝的形象深深立于观众心目中。以至于之后的版本,孙悟空要么遵循原著“循规蹈矩”,要么肆意癫狂甩不开至尊宝的影子。
就连周星驰自己都说,演了两集《大话西游》,又自己拍了两次《西游记》:“我确实想把《西游》做成我自己的一个品牌,希望以后继续开发下去,做成一个系列。”
被香港导演们承包的西游记电影,再加上之前TVB出品的各种电视剧,应该说是有一箩筐了。究竟为什么香港导演们这么热衷于中国古代神话题材?
在小编看来,一是文化背景,二是长远眼光。
背靠中国的香港,由于其跌宕坎坷的历史背景,经历过战争、动荡、殖民、回归后,尚处于对自己经历和身世迷茫阶段。归根归往何处,漂泊又望不到尽头,总有人告诉他们应该走往何处,但已背离原本轨道太远,归根变成一条漫长的路途。所以背靠古代文化背景,续写现代人命运,几乎成了香港电影人的一大特色。乍一看可能有些不伦不类,但细细回想,却能引发无数共鸣。
正是错综复杂的历史和漂泊动荡的成长环境,让香港的电影人,总是怀揣着一颗不安现命的不羁灵魂。因此风格无比强烈坚硬,诉说欲望极度热烈甚至极端,不甘趋于平凡,削尖脑袋想要冲破牢笼胜天半子。
这跟西游记里那个桀骜不驯的“魔猴”如出一辙。
除此之外,长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作为闻名世界的先进都市,香港电影人又有着自己的野心。就像开头说的,想要做出可以与西方“超级英雄”系列相抗衡的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英雄大片。
也许早期踏碎凌霄的孙悟空并不是所谓真正的英雄,但他内心深处是渴望正义的自由的。就像很多英雄电影里的反思一样,当英雄被条条框框绑住的时候,他能否真正做到路见不平,伸张正义?
真正的正义,应当是给予充分自由的。就像电影里莽撞又正直,坚定握住自己命运的孙悟空。会做偷吃蟠桃这种不痛不痒的调皮事,但路遇不平,还是会冲上去把欺负人的神仙揍一顿。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特效。中国有自己的一套神话体系,那里头包罗万象,自成一套世界观,波澜壮阔的神话背景里,有太多可取的题材。那些妖魔鬼怪少了特效加持,必然会逊色很多。香港电影人有野心,也有能力,肯在特效上花钱下功夫。不然观众为什么要去看一部特效很烂的电影,还不如看动画片。
而投资人喜欢找香港导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香港人的搞笑很独特。里面有很多反讽的自我安慰,因此搞笑的时候尤其悲凉。这就是刚刚提到的,度过了很长一段漂浮的时光,所以表面看上去疯疯癫癫不正经,其实内里,比谁都敏感,比谁都温柔。任何电影题材一旦标记上香港式情怀,观众就很难走出去了。
这也是为什么至尊宝的那段“爱你一万年”虽然很无厘头,但却流传至今的原因。
已经有看完电影的人反映,《悟空传》是一部特效、剧情、人物三高的电影。
回到导演本身。《悟空传》导演郭子健,编剧郭子健、今何在。今何在不用说了,《悟空传》原著的作者,写出了响当当的“天下第一网文”,也曾是王家卫和刘镇伟的编剧,还与星爷合作写过《西游降魔篇》的电影小说。而郭子健,也许很多人并不熟悉。
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说到郭子健执导过的电影–《救火英雄》,你大概有所耳闻。这部灾难片让郭子健在2014年获得了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而他在2008年凭借《青苔》获得了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奖。2011年的《打擂台》,更是拿下金像奖最佳影片。
这些年,凭借这几部电影,郭子健被认为是香港极有天赋的青年导演。
之前提到的《西游降魔篇》是他与星爷联合执导。而紧接开拍由谢霆锋、余文乐担纲的《救火英雄》,同样是上亿投资,郭子健以不可思议的上升速度晋身亿万导演行列。
对于成功,郭子健的响应却是:“到今日,对我来说仍然不存在已经成功了这样一回事,真是想也不敢想。”
导演的“悟空精神”
很明显,这已经不是郭子健第一次接触西游系列的作品,但以前是和别人一起合作,这一次却是自己单独执导,这其中的差别就在,郭子健得个人风格。
面对近几年对电影“西游热”表现不满的网友,郭子健曾在采访中表示,《悟空传》的内容绝不千篇一律。甚至在网上发文介绍时,也明确明示:“这不是西游记,是悟空传!不服天命斗天杀神的孙悟空,反抗才是我的天命!”。
当一个角色的某种诠释已经深入人心,后来者如何思索打破?这时候,靠的就是导演和编剧的功力。
确实,《悟空传》有其独特而不走寻常路的地方。不同于以往的西游电影系列,包括刘镇伟、周星驰和郑保瑞等香港导演的作品,今何在和郭子健这次拍出了自己的电影风格。
郭子健作为今何在的书粉,直言:“我拍《悟空传》的时候,真的不知道哪儿来的一股勇气,就是想把孙悟空的那种精神拍出来,我不会认输的,就算倒下来,我还会爬起来。我觉得,这是年轻人面对这个世界,应该有的斗志。”
虽然风格与周星驰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在借西游记、孙悟空的外壳,来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
什么是悟空精神?是反抗权威、是斗争命运。是“我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的必胜的决心,是“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的叛逆,是“这个世界我来过,我爱过,我战斗过,我不后悔”的一往无前,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灭我我灭天”的桀骜。
原作者今何也曾这样写:
我心目中的西游,就是人的道路。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西游路,我们都在向西走。
”
如果说《西游记》的主旨是服从,是劝人心回归于西天的寂灭,那么《悟空传》便是在那之前,让不甘服从的人勇于反抗被写定的命运。
对于香港导演制作的电影,在一次专访中,郭子健提出了他的想法,认为内地投资者喜欢风格强烈的香港导演,默识那些香港风格突出的本地导演制作电影,代表着欣赏电影里所展现的香港特色,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太去迁就内地观众口味。
他说:“聪明的人拍聪明的戏才有聪明的观众。”这也正正是大多香港导演的特色。
从《大话西游》到《西游降魔》再到《悟空传》,从时不与我和天命难违的悲凉,到自我牺牲被感化,再到化身魔猴奋起反抗。西游记的“香港化”似乎也反映出香港人本身矛盾的心境,不同形象不同意识形态的齐天大圣,在同一副外壳里,就像人格分裂,或许就是当代人面对世界所作出的内心的挣扎。
(这不是一篇正经的评论,只是小编对《悟空传》的私心。)

看完电影的朋友们,来留言里和小编分享一下观影感受呗?
文、整理/Suki、知识传媒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往期推介
马上要来香港念书的同学看过来!在这里你要注意的都有这些… | 涨知识
香港首位女特首“百变”旗袍装,来自“香港制造”! | 知香江
品读之后,
愿享同感。
本文允许转载,转载请联系小编。
by.知识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