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咳声声,如何镇咳润「秋燥」?

点击上方蓝字“紫荆健康bauhiniahealth”可以订阅哦!

秋季气候变凉,人们从炎热的夏季进入秋天,所以顿有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之感。但很多朋友会感觉到身体干燥不适,甚至咳嗽长时间不能好转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

秋咳声声,如何镇咳润「秋燥」?


秋燥又分「温燥」和「凉燥」

正由于秋季雨水变少,可气温的回降还需要些时日,天气还有温热遗留,气候干燥,空气缺乏水分,导致了「秋燥」。中医将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温燥多见于初秋时节,此时天气尚热,或因久晴无雨所致;凉燥常见于晚秋季节,此时天气凉寒,近于冬寒。


中医说「秋燥伤肺」,「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无论是温燥还是凉燥,都往往会导致人体阴津耗伤,进而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同时燥可伤肺,因而使人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口、鼻以及皮肤等部位有干燥感。严重会导致咳嗽少痰、咽干口渴、声音沙哑、皮肤干燥瘙痒、大便干结、烂嘴角、鼻出血等一系列症状,人也容易烦躁。


秋咳声声,如何镇咳润「秋燥」?


秋季咳嗽多与「燥邪」有关

进入秋季,由于昼夜温差大,气候变冷,天气干燥,常常会导致咳嗽,常说十人八咳,并且这种咳嗽很不容易好,会持续几个月。中医认为秋季咳嗽最常见的原因多与燥邪有关,燥邪通过干燥的口鼻呼吸道或皮肤毛孔而侵入肺,引起咳嗽,称为燥咳。


由于患者感受燥邪的时间不同,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临床上分为温燥咳嗽和凉燥咳嗽,另外燥易伤阴,感受燥邪咳嗽病程时间较久,容易转变成阴虚咳嗽。


1、温燥咳嗽

温燥多见于初秋时节。主要表现为干咳,连声作呛,无痰或痰少而黏带有血丝,鼻唇干燥,咽干而痛,头痛,微寒,身热,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干而少津,脉浮数或略数。一般可给予疏风清肺,润燥止咳的中药或食疗。


2、凉燥咳嗽

常见于晚秋季节。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一般可给予疏风散寒,润肺止咳的中药或食疗。


3、阴虚咳嗽

常见于咳嗽时间较长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或痰中带血,不易咯出,喉痒,声音嘶哑,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盗汗,口干咽燥,日渐消瘦,舌质红,苔少。一般可给予养阴清热,润肺止咳的中药或食疗。


秋咳声声,如何镇咳润「秋燥」?


秋燥食疗

百合蜜

用料:百合60g、蜂蜜30g。

制法服法:将百合洗净晾干,与蜂蜜拌匀,入锅隔水蒸熟。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对温燥及伴大便秘结更宜。


川贝母蒸梨

用料:雪梨或鸭梨一个,川贝母6克,冰糖20克。

制法服法:将梨于柄部切开,挖空去核,将川贝母研成粉未后。装入雪梨内,用牙签将柄部复原固定。放大碗中加入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时。将蒸透的梨和其中的川贝母一起食入。

功效:化痰止咳,润肺养阴。宜温燥、阴虚。


秋咳声声,如何镇咳润「秋燥」?

蜂蜜梨水

用料:鸭梨、枸杞子、蜂蜜、冰糖。

制法服法:1.先切下一点做盖子,把梨核取出来,然后梨肉挖一些出来,放满清水,枸杞子5粒,冰糖3颗,文火蒸45分钟。

2.出锅的时候小心烫手,不用急着喝,出锅以后可以保温很久。梨水细腻甘甜,梨肉香脆可口。3.等放温后可加入蜂蜜1-2小勺,蜂蜜怕高温,如果温度过高就会破坏蜂蜜营养成分,可以选择洋槐花蜂蜜。

功效:养阴生津、润燥止渴。治秋燥、阴虚等。

秋咳声声,如何镇咳润「秋燥」?

生姜杏仁炖雪梨

用料:生姜2片,甜杏仁15g,去皮打碎;雪梨1只,去皮切片,加冰糖20g,水适量。

制法服法:隔水炖煮1小时。每天早晚各1次。

功效:疏风散寒,润肺止咳。治凉燥等。



秋咳声声,如何镇咳润「秋燥」?

作者

簡介

彭波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临床部一级讲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国际药膳食疗学会执委、香港茶疗学会理事。



紫荆健康baunihiahealth

《紫荆养生》杂志立足香港,汇聚全球最新养生信息,为广大读者提供权威养生知识,全面提升读者身心幸福。


微信公众号ID :

bauhiniahealth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