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香港「忠誠反對派」 助益特區建設
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香港期間就「一國兩制」的實踐、中央對港政策及底線,發表了多個重要講話。筆者認為,講話中的部分內容可視為是中央向反對派釋出善意,表明只要恪守愛國愛港,誠心誠意擁護「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中央都願意與他們溝通對話,甚至視之為建制的一環。這個表述某程度也可視為呼喚香港反對派改變以往「為反對而反對」的路線,轉型為類似於西方的「忠誠反對派」。這不但有利香港政局的穩定,也為反對派開拓更廣闊的出路,值得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
中央呼喚香港反對派改變以往「為反對而反對」的路線,轉型為類似西方的「忠誠反對派」。圖為噴繪有香港品牌的電車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提到要「始終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只有凡事都着眼大局,理性溝通,凝聚共識,才能逐步解決問題。從中央來說,只要愛國愛港,誠心誠意擁護『一國兩制』方針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不論持什麼政見或主張,我們都願意與之溝通。」事實上,反對派並非香港獨有,西方同樣有反對派的存在,但與香港的反對派不同,西方的反對派在定位上屬於「忠誠的反對派」,強調「尊重憲制」,更注重「維護國家利益」,這是西方民主政治發展成熟的表現,具有啟示意義。
「忠誠反對派」尊重憲法 維護國家整體利益
研究香港的「忠誠反對派」,首先需考察起源於西方的「忠誠反對派」。「忠誠反對派」源于英文LoyalOpposition。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執政黨議員和反對黨議員分坐在女王的左右兩側,反對黨議員為女王陛下而對執政黨的執政進行監督,稱為「女王陛下最忠誠的反對黨」(HerMajesty’s Most Loyal Opposition),也稱「官方反對黨」(Official Opposition)。
對「忠誠反對派」這個概念作出更加完整定義和更廣為人知演繹的,是在1940年美國大選中敗給羅斯福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溫德爾.威基(WendellWillkie)。他在敗選演說中強調:「我向自己說,你在未來四年的責任,是充當一個忠誠反對派……所以,就讓我們不要陷入黨派政爭的錯誤中,徒然為反對而反對。反對之目的,必須是為了成就一個更強大的美國,而不是為了削弱之。」
英國最初對「忠誠反對派」的界定著重「忠誠憲制」,美國後來的演繹則更強調維護國家整體利益。應該說,這兩者共同構成了「忠誠反對派」的本質特徵。西方的「忠誠反對派」雖然在政綱、政策、定位上與執政黨不一樣,甚至以打擊執政黨為己任,但卻堅持尊重憲法制度,維護國家整體利益。原因是長期實行多黨競選制度的西方國家清楚地看到,無底線的黨爭結果只會是撕裂共識,導致社會的動盪和失序,這對任何一個國家都將是災難。正是為了有效遏制「為反對而反對」的黨爭之禍,西方進一步發展了「忠誠的反對派」的理念,也就是在激烈的黨派之爭之上,確立一個國家安定的大局意識和遵守法制的底線,要求黨爭博弈雙方對國家整體利益的忠誠與對遊戲規則的遵守,確保國家得以穩定運行。
反對派向「忠誠反對派」轉化,有利於化解日漸惡化的兩極對立政治生態,符合國家和香港的整體利益。圖為香港回歸20周年宣傳廣告
香港反對派挑戰憲制體制
與西方的「忠誠反對派」相比,香港的反對派政黨至少有三方面不同。第一,香港的反對派政黨一再挑戰現有的憲制體制。香港的反對派中,雖然也有一些政黨人士表示支持香港回歸祖國、認同「一國兩制」,但整體上的行動表現是不尊重憲制,一再挑戰現有的憲制體制。回歸前,他們公開燒毀有憲制地位的基本法;回歸以後,又站在憲制的對立面,挑戰憲法和基本法賦予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的憲制權力和責任,包括拒不接納憲法和基本法賦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的釋法權、否定中央對香港的管治權等。
第二,香港反對派的利益取向與社會整體利益相背離。每當涉及香港整體重大利益的爭議時,反對派幾乎毫無例外地站在香港的對立面。例如,1998年特區政府果斷入市,痛擊大鱷,阻止了國際炒家在香港予取予攜的掠奪行為,使香港經濟免於崩潰。然而,香港的反對派卻站在外國勢力一邊,對特區政府維護香港利益的入市行動進行激烈攻擊。再如,2011年港珠澳大橋工程的司法覆核案和幫助外傭爭居港權案,及後傳媒發現公民黨原來一直在背後支持,造成了香港沉重的損失。近年立法會的無止境「拉布」,甚至連一些有利經濟民生的法案撥案、關係政府運作及市民福祉的財政預算案,都無一例外被反對派「拉布」阻礙,甚至令香港一度面臨「財政懸崖」的危機,這些都是罔顧香港整體利益,也是西方「忠誠反對派」決不會為之的行為。
第三,香港的反對派熱衷於尋求西方勢力干預香港事務。西方「忠誠反對派」重視維護國家主權,不會引入外來勢力干預本國事務。由於與英國殖民統治者的歷史聯繫,加上有西方勢力的背後支持,香港的反對派熱衷於尋求西方勢力插手香港事務。2011年8月底9月初,「維基解密」公布的美國外交密電,披露了大量這方面的資料。香港反對派中的有些人還與國際上的反華言論相呼應,甚至藉國際場合指責國家的內部事務,被視為是一種西化、分化及遏制中國的行為。
化解政治對立 符合整體利益
中央處理香港問題的基本出發點和立足點,就是落實「一國兩制」,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既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又為港人謀福祉。中央很清楚,香港的反對派在社會上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立法會有一定數量的議席,這是香港的政治現實。反對派向「忠誠反對派」轉化,有利於化解日漸惡化的兩極對立政治生態,符合國家和香港的整體利益,中央不僅樂觀其成,更是積極推動。習主席這次「七一講話」,正顯示中央希望反對派轉型為「忠誠反對派」,成為香港特區的建設力量。
反對派要轉化為「忠誠反對派」,首當其衝必須擁護基本法
「忠誠反對派」必須恪守三個原則
反對派要轉化為「忠誠反對派」,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中其實已經列出了幾個原則,包括愛國愛港,誠心誠意擁護『一國兩制』方針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概括而言,反對派要轉化為「忠誠反對派」,必須恪守三個原則:第一是必須擁護基本法,不能反對「一國兩制」方針,不能挑戰國家的憲政體制;第二是要顧及香港和國家的整體利益大局,不能「為反對而反對」、損害社會整體利益;第三是不能同敵視中國的西方勢力有政治性聯繫及政治性合作關係,更不能引入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
反對派要想在「一國兩制」之下的香港特區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真正實現向「忠誠反對派」的跨越,就必須有擇善固執的膽識、自信和承擔,堅決擺脫反對派傳統思維的桎梏,在尊重憲制和顧及香港和國家整體利益方面,不可逾越底線,不可反對「一國兩制」的大政方針和基本法,不能挑戰國家的憲政體制,不可勾結外部勢力,不能損害香港和國家利益。這樣,香港政局才可以恢復穩定,並為落實「雙普選」奠定基礎,而反對派也可開拓出更廣闊的出路,這值得反對派的有識之士深思。
作者係香港文化協進智庫高級副總裁
掃描二維碼關注紫荊論壇
來稿聯繫方式:
電話:(852)2285 0006
傳真:(852)2546 4582
電郵:zijinglunt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