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語——旅日畫家盧思岩彩畫展”在香港開幕 | 紫荊活動
圖為畫展嘉賓合照(攝影:李惟)
11月10日下午,由榮寶齋(香港)有限公司主辦,紫荊雜誌社及中國名人書畫院協辦的“心語——旅日畫家盧思岩彩畫展”在榮寶齋香港分店拉開帷幕。此次畫展共展出盧思岩彩畫精品56件,展覽將持續至11月15日。
出席本次畫展開幕式的嘉賓包括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宣傳文體部副部長朱挺,香港大唐金融集團主席李和聲,香港油畫研究會主席林鳴崗,香港水彩研究會會長沈平,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總編輯孫立川,《紫荊論壇》雜誌副主編王昊,美利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耀名,北京原色印象文化藝術中心總經理傅曉斌,許瑩美術館館長許瑩,中國中文衛視副總裁姚文,香港著名畫家黃孝逵,著名京劇演員、盧思女士的母親張學玲以及著名旅日青年岩彩畫家、日本國畫院研究員盧思等。
香港油畫研究會主席林鳴崗用“情真畫美”四字表達對盧思畫作的高度讚揚。他稱讚盧思作品情感真切,來源於生活,並且達到很高的藝術境界。他表示岩彩畫注重色彩,有厚重感,介乎於油畫、水彩畫之間,是畫作新的表現手法,值得更多的藝術家去探索。
香港水彩研究會會長沈平讚揚盧思對藝術的投入、自我奮鬥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他表示盧思的岩彩畫精緻細膩,近乎於工筆,並且作品量大,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許瑩美術館館長許瑩表示,盧思的藝術成就在世界上得到高度肯定,離不開她個人的努力和肩負的歷史使命感,她巧妙地結合了中國傳統花鳥畫技法、日本裝飾繪畫以及西方油畫色彩使用技巧,將岩彩畫描繪的淋漓盡致。
香港大唐金融集團主席李和聲是著名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的老朋友,他亦高度讚揚盧思畫作,他稱讚道:“盧思將來一定會大有作為,為國增光。”
盧思在致辭時對出席嘉賓表示感謝,她說:“我一直都是非常幸運的人,在我的人生關鍵時刻,總有許多長輩及老師為我指引方向,所以我才能專心繪畫。對我來說,繪畫時是我與畫的對話,我想表達的情感都蘊含在這些畫裡,希望大家能喜歡。”
開幕式最後,盧思的母親張學玲及盧思為表達對到場嘉賓的感激之情,更將中華傳統文化京劇藝術帶到香江,分別表演著名京劇選段《打龍袍》和《貴妃醉酒》,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圖為張學玲表演《打龍袍》(攝影:李惟)
圖為盧思表演《貴妃醉酒》(攝影:李惟)
日本美術院研究員、畫家盧思出身於梨園世家,是著名京劇大師張君秋的外孫女,有著深厚的家學淵源。她從小學習戲劇的同時,還師從著名畫家婁師白先生學習繪畫,打下了堅實的中國畫基礎。隨後她考入了中央美術學院,師從郭怡綜老師。 1997年,盧思通過嚴格的考試和評審,被日本東京藝術大學院美術學部日本畫科錄取,成為著名的日本畫家手塚雄二老師的研究生,並於2001年獲得東京藝術大學院碩士學位。
盧思將傳統中國花鳥畫的元素融入到日本的岩彩畫之中,形成了融合中日兩國畫法的獨特畫風。她的作品,線條流暢自然,賦色濃淡有致,構圖動靜相宜,既有中國傳統繪畫的飄逸空靈,又有日本畫的華麗和厚重,如《荷花仙侶》、《如月之華——紅梅》、《五月交響曲》、《吟遊詩人》、《如夢》、《我與女兒》等。
《如月之華——紅梅》
《荷花仙侶》
《吟遊詩人》
《我與女兒》
記者:李惟
編輯:李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