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講話確立「一國兩制」未來在港發展方向

習近平主席在香港視察期間,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這一系列重要講話對在港推進「一國兩制」的縱深發展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本文擬結合筆者長期以來的研究,深入領會和理解習近平主席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並有針對性地進行解讀和提出相關意見建議。筆者認為,在系列講話中,習近平主席全面回顧了「一國兩制」方針在香港實施所取得的經驗,指出當前「一國兩制」實踐所遇到的問題,闡述「一國兩制」未來成功落實的關鍵,並闡述中央和特區各自在確保「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上所應擔負的責任。毫無疑問,習近平主席的系列講話代表了中央對「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最權威的分析和總結、清晰闡述中央今後對香港的方針政策和確立「一國兩制」往後在香港的發展方向。

「7‧1」講話確立「一國兩制」未來在港發展方向習近平主席的系列講話代表了中央對「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最權威的分析和總結、清晰闡述了中央今後對香港的方針政策和確立「一國兩制」往後在香港的發展方向。圖為香港維多利亞港


習近平主席肯定了「一國兩制」讓國家得以用和平方式收回香港和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的作用,從而印證了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性和睿智性,也同時展示了中央長遠推行「一國兩制」的堅定決心。


反對派「另類詮釋」「一國兩制」

不過,儘管回歸後香港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有部分港人特別是反對派人士傾向把香港視為「獨立政治實體」,對「一國兩制」作「另類詮釋」,缺乏國家意識和不尊重中央在「一國兩制」下的權力,並在思想和行動上一方面把香港與國家對立起來,甚至否定或挑戰中央的權力。在國家意識缺位的情況下,一些人罔顧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從事損害國家和香港利益的行徑。不承認中央的權力,反對和阻撓中央依法行使權力,為「一國兩制」在香港全面和準確落實設置重重障礙。

對此,習近平主席再次強調樹立國家意識和維護中央權力乃香港成功實踐「一國兩制」的關鍵。倘非如此,「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只會走向錯誤軌道,使內地和香港對抗不斷、兩蒙其害。

關於樹立國家意識方面,習近平主席著重提出了以下幾點。第一,「一國兩制」方針是以促進國家利益和發展為前提的重大和長遠國策,其中確認了保持香港的資本主義體制對國家有利,同時又讓香港得以維持繁榮和穩定。習近平主席提醒港人,「『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才能枝榮。『一國兩制』的提出首先是為了實現和維護國家統一。」「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有機組成部分,絕對不是單單為了照顧香港人的需要和憂慮的短期或權宜解決「香港前途問題」的辦法。因此,在推行「一國兩制」時,必須在思考香港利益時把國家利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考慮,不能單從香港本位出發,更不能把香港利益和國家利益對立起來。

「7‧1」講話確立「一國兩制」未來在港發展方向

劉兆佳近照


港人既要遵守基本法也要尊重國家憲法

第二,國家憲法和香港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區的憲制基礎,不能把基本法抽離來處理,不能否定國家憲法在香港的效力,更不容許把國家憲法和基本法對立起來。國家憲法是基本法之本,是基本法的權力來源。國家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法律的權力基礎。香港的法律不能與國家憲法和基本法相抵觸。香港人既要遵守基本法,也要尊重國家憲法,尤其不能幹那些破壞國家制度、危害國家安全、威脅政權安全和損害內地社會主義體制的事。

第三,國家與香港是「命運共同體」,國家與香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習近平主席稱讚,「香港同胞一直積極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國家的不斷發展,為香港帶來源源不絕的發展機遇,而香港則利用其獨特的優勢為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雖然回歸以來香港的經濟總量在全國的比重下降了不少,但憑藉其獨特的優勢在長時間內對國家仍然具有相當的戰略價值。對此,習近平主席相信,「香港享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不僅能夠分享內地的廣闊市場和發展機遇,而且經常作為國家對外開放『先行先試』的試驗場,佔得發展先機。」

第四,習近平主席指出, 「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堅強後盾。經過近40年改革開放,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筆者認為,在國家日益富強的歷史背景下,中央會擺脫過去「不干預」的態度,更多地從國家發展的高度來引導香港未來的發展,並適當地把香港納入國家的發展規劃之中,為香港的發展提供條件和動力。在中央的新思維下,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也需要調整過去的「積極不干預」的態度,從全國一盤棋的角度構思香港的長遠發展戰略,讓香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過程中作出新的貢獻。香港參與國家的五年規劃、「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人民幣國際化等戰略都是屬於國家主導,香港積極參與和配合的突出例子。

「7‧1」講話確立「一國兩制」未來在港發展方向

國家與香港是「命運共同體」,國家與香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圖為太古城早前舉辦回歸20周年展覽


維護中央權力與高度自治不矛盾

針對維護中央的權力方面而言,習近平主席也提出了幾個重要觀點。第一,習近平主席強調,「作為直轄於中央政府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從回歸之日起,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中央政府依照憲法和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對香港實行管治,與之相應的特別行政區制度和體制得以確立。」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國家擁有對香港的主權和全面管治權,但中央卻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中央在國防、外交、中央和特區關係等事項上則擁有權力。在「一國兩制」下,「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香港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並不矛盾,反而是相輔相成,共同形成一個既符合國家利益又合乎香港利益的香港高度自治的治理體系。要成功實踐「一國兩制」,屬於中央的權力必須得到香港人的尊重,中央不會容許那些權力受到任何方式的挑戰。習主席嚴正警告,「任何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權威、利用香港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的活動,都是對底線的觸碰,都是絕不能允許的。」

第二,中央會運用其權力來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全面和準確實施。中央會認真履行在「一國兩制」下的責任和職能,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在新的憲制秩序下,那些不符合國家憲法和基本法的東西都應該並會得到糾正。

第三,在「依法治國」的前提下,中央會在制度基礎和框架內行使它在「一國兩制」下的權力,因此「要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讓中央在行使權力時有更清晰、具體和透明的制度、程式和規則可以依循。


抵制將實務問題轉化為政治對抗

為了更好的在香港樹立國家意識和維護中央的權力,習近平主席對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市民也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以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能夠行之久遠。首先就是要對香港社會尤其是公職人員和青少年進行廣泛的國家憲法和香港基本法的宣傳和教育,讓他們了解和擁護國家憲法和基本法,成為合格的「愛國者」。其次就是要改變香港的「泛政治化」的情況,抵制反對勢力蓄意把實務問題轉化為衝擊中央和特區政府的政治對抗議題的行為。其三就是要努力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大力遏制各種「本土分離主義」乃至「港獨」的主張和行動。其四就是要「在當前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聚精會神謀發展,利用好國家發展和中央對港政策為香港所提供的發展機遇和支持。

與此同時,習近平主席的系列講話,對內地和香港的社會科學工作者也提出了不少重要的研究課題,那些課題尤其值得兩地學者取長補短,共同進行深入和嚴謹的探討。研究的目標,不僅是謀求學術方面的建樹,更是要為兩地決策者提供有理論根據的政策建議,並為「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及國家與香港的長遠發展作出學者應有的貢獻。

「7‧1」講話確立「一國兩制」未來在港發展方向

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也需要調整過去的「積極不干預」的態度,從全國一盤棋的角度構思香港的長遠發展戰略。圖為香港國際龍舟賽


將「一國兩制」研究提升至理論層面

在眾多的研究課題中,筆者認為有幾項在短期內特別帶有戰略意義。第一,把「一國兩制」的研究提升到理論層面。按照鄧小平的說法,「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不單要解決香港回歸祖國的問題,也要「為國際上許多問題的解決提供一些有益的線索。」回歸20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加上「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實施,應該說已經為「一國兩制」研究的理論化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經驗。作為研究的起步,我們可以嘗試發問一些問題,比如在哪些環境和條件下「一國兩制」或類似的安排比較適用,如何處理好「一國」和「兩制」之間的矛盾,如何理解「兩制」之間的互動形態,如何在「兩制」之間建立必要的「防火牆」機制,「一國兩制」運行的「規律」為何,「一國兩制」的長遠變化軌跡會是如何,如何促進「兩制」的共同發展,哪些因素會導致「一國兩制」的成功或失敗等等。有了一套「一國兩制」的理論,才能讓「一國兩制」取得廣泛的應用性。

第二,全面探索回歸以來「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的成敗得失,找出問題所在,並提出解決的辦法。當中牽涉到如何讓與「一國兩制」相關的規章制度的建設完備化、如何糾正與「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相違背的東西和如何改正部分港人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錯誤理解。研究的主要目標是要在2047年之前讓「一國兩制」在香港的運行能夠納入正軌,讓「一國兩制」原來的戰略目標或初心得到貫徹,從而讓「一國兩制」在2047年,即「五十年不變」結束之時,能夠順利延續。

第三,認真探討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準確定位。所謂準確定位是要明確了解、運用、鞏固和增加香港的獨特競爭優勢,讓香港能夠好好配合國家在當前和日後的發展戰略的需要,既讓香港能夠從國家的發展中得益,特別是推動產業向創新和高增值方向轉型;同時,也能為國家的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作出貢獻。當前尤其重要的是香港如何積極有效參與到「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人民幣國際化,以至完成香港在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所要做的工作。

第四,全面研究世界政治和經濟格局的巨大和深刻變化對香港的影響。作為一個高度外向型的「國際城市」,國際環境的變化對香港影響廣泛和深遠。「去全球化」、經濟保護主義抬頭、民粹主義冒起、世界經濟重心向東亞地區移動、地緣政治衝突頻繁、恐怖主義肆虐、大國競爭劇烈等都對香港造成不可等閒視之的影響。為了有效應對那些影響,香港單憑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肯定不夠,國家和中央對香港的指導和支持更不可或缺。


找準特區政府功能定位

第五,為了更好的發揮香港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作用,以及進一步推動香港的發展,香港特區政府的管治理念和工作部署也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放任主義」或「積極不干預」方針已經不合時宜,而事實上連英國人也沒有完全按照那些方針辦事。不過,目前香港社會各界對特區政府在經濟發展上的角色、功能和責任仍然缺乏共識,具體反映在對政府的財政政策和公共資源的配置方面的諸多分歧上。學術界和社會各界有需要在國際、內地和香港的環境的巨變中找出特區政府在香港發展上的功能定位,好讓特區政府能夠成為香港發展的主動謀劃者和推動者,而非被動的回應者,更不是旁觀者或障礙。

第六,對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香港的管治和狀況進行全面和客觀的研究和評估。「一國兩制」方針的核心內容之一,是保持香港原來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在這個前提下,儘管殖民統治並非是光彩的東西,但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的很多方面實際上獲得了肯定,包括殖民政府的政治思維、管治方式和公共政策。這樣一來,制度和政策創新便難以推行。更甚者,由港英政府和一些西方學者有意鼓吹和杜撰一些東西,比如香港過去的成功往往歸功於殖民政府的管治,中國內地和香港華人的貢獻則被嚴重淡化。因此,不少港人尤其是年輕人對香港過去一個半世紀的歷史的認識偏頗,對「殖民者」乃至西方片面膜拜,不單對國家和民族乃至對自己的自信心難以樹立,還產生了民族自卑感。這種被扭曲了的歷史觀對在回歸後培養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非常不利。當務之急是對香港過去被殖民的歷史進行全面的科學研究,還原歷史真相,特別是講解清楚殖民統治的複雜性、避免過度美化殖民管治,講述在殖民管治下華人在香港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論述香港過去與中國內地的唇齒相依的關係,彰顯中國內地對香港發展的巨大貢獻,以及突出華人在國家的發展中的巨大作用等等。這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的,「香港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享譽世界的現代化大都市,是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打拚出來的。香港同胞所擁有愛國愛港、自強不息、拼搏向上、靈活應變的精神,是香港成功的關鍵所在。」

第七,對回歸後香港經歷的巨大的社會、經濟和政治變遷乃至港人尤其是年輕人的思想心態進行深入研究,並探討在2047年後如何改善「一國兩制」的內容,讓「一國兩制」方針在2047年後更能適應香港各方面的變化,並以此為依據探究如何在未來30年讓原來的「一國兩制」方針實踐得更好。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2047年後,保持「原來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應該不會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核心內容,反而如何讓香港特區的管治和發展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前提下更能切合香港不斷變遷的情況和港人的意願更為重要。其實,現在的香港與上世紀80年代的香港大為不同,也與1990年基本法頒佈時所要保持的香港「現狀」差異甚大。因此,在未來的30年,在現有的「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的框架內,中央的對港政策和香港特區的管治也需要不斷調整來應付香港各方面的變化,從而讓香港得以保持繁榮穩定、減少社會尤其是年輕人的不滿,達致有效管治。

香港未來的社會科學研究,應該把「一國兩制」研究提升至理論層面。圖為北京大學日前舉辦紀念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研討會


認真研究香港對國家安全的作用

第八,為香港的國民教育注入重要內容。國民教育在香港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議題。香港的反對勢力一直視國民教育為洪水猛獸,必欲去之然後快。習近平主席系列講話中提出的內容,應該可以成為國民教育的核心內容,包括增強對國家憲法、對「一國兩制」方針的歷史背景和戰略目標、對基本法的核心內容、對國家發展戰略和對香港與內地愈益緊密關係的關注和理解。筆者相信,那些內容應該是在當前香港的複雜政治環境中爭議較少的東西,也是港人尤其是年青人必須掌握的東西。

第九,認真研究香港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為了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香港必須要切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港獨」和各種本土分離或自決主張的冒起,雖然缺乏社會支持基礎,但在外部勢力介入的情況下,對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無疑構成一定的威脅。在國際形勢和地緣政治愈趨緊張的情況下,香港作為國家安全威脅的來源不可小覷。基本法第23條尚未成功進行本地立法,傳統的國家安全威脅難以有效消除。各種各樣的非傳統國家安全威脅,有可能來自香港或來自外部但通過香港發揮作用。因此,認真研究香港對國家安全的影響事關重大。除了傳統的國家安全威脅外,金融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網絡安全、政治安全、社會安全、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國家安全領域同樣應該獲得研究者的重視,尤其在提出實際可行的中央和香港各方面應如何切實維護國家安全的方法上。

總而言之,在深刻領會習近平主席所強調的中央對港政策的基礎上,內地和香港的社會科學工作者在推動「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全面和準確實施上有著廣闊的大展身手的空間。


   作者係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