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衞:守護國家服務市民 持續優化出入境措施
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年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時刻堅守為國家、為香港盡心把關的使命。入境處處於對外交往最前線,秉承“以人為本、因時制宜”的信念,持續優化革新出入境措施,守護好國家面向國際的南大門,既為廣大香港市民提供優良便捷的服務,也為日益頻繁的人員往來交流保駕護航,促進經濟發展,維護著香港作為“中西交匯東方之珠”國際大都市繁榮安定的榮耀。作為入境處處長,能夠帶領這支優秀的專業隊伍步入國家“新時代”,與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實在深感榮幸和自豪。
文|香港入境事務處處長 曾國衞
曾國衞
善用科技,擴大香港人才庫
回歸祖國後,“一國兩制”的實踐為香港締造了獨特優勢。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憑藉背靠祖國的地理優勢和國家各項政策的支持,香港作為外國商貿企業通往中國內地門戶的作用更加突顯,經貿往來不絕如縷;近幾年,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為香港創造新的機遇,香港成為新“五通”中的“超級聯繫人”,人才交流絡繹不絕。回歸祖國二十年間,香港的年出入境總人次由1997年的約1億,大幅上升至2016年的接近3億。面對通關壓力的飆漲,入境處積極應對,加大科技投入和運用,積極拓展方便旅客出入境的措施和設施,例如推出自助出入境檢查(e-道)服務和訪港旅客出入境免蓋章安排,近期還在各口岸推出訪港旅客自助離境服務──“離境易”,實現在旅客免登記的情況下辦理自助離境手續,有效提升了過境旅客的通關便利。
-
香港的年出入境總人次由1997年的約1億,大幅上升至2016年的接近3億
-
每年平均吸納五萬多名世界各地的精英人才來港發展
同時,入境處作為負責為香港引入外來人才的主要政府機構,時刻以高瞻遠矚的視野和不斷創新的精神要求自己,配合特區政府的施政綱領,自2006年開始推出多項進取的輸入人才計劃,涵蓋優才、專業人士和企業家,每年平均吸納五萬多名世界各地的精英人才來港發展,提升香港軟實力,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我們還因時制宜,2015年以來推出“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等一系列人才輸入優化措施,以進一步擴大香港的人才儲備。
近年來,入境處積極配合國家發展大局,及時調整各項入境政策,便利人員交流往來,如配合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緊密合作和交流,放寬就業、求學、旅遊相關簽證政策。2017年3月1日,我們放寬了柬埔寨國民來港工作、投資及讀書的簽證要求,以促進香港與柬埔寨的經貿、人員往來。近期,我們也與白俄羅斯就雙方的互免簽證安排達成共識,目前正在積極落實有關安排,為兩地人員互訪提供更多旅遊便利。相應的,目前也有四十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給予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或落地簽證待遇。友善及務實的出入境政策,不僅是為相關國家和地區創造更方便往來的環境,更可在世界舞台上盡展香港優勢,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共謀區域合作發展,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助力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宏偉藍圖。
公正執法,守好國家南大門
-
逐步把一些高風險的免簽國家人士納入預辦入境登記措施的範圍,提前預警把關
-
2017年新提出的免遣返聲請個案同比大幅下降五成以上
香港是個開放型社會、國際大都會,更是祖國的南大門,每天都有數以十萬計的人員出入境。在便利人員往來的同時,我們也必須防止不受歡迎、訪港目的叵測的人伺機進入特區,破壞香港的治安環境。特別是近年來國際環境日趨複雜,極端主義在世界各地蔓延,正在威脅全球人民的安全以及經濟發展,反恐工作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和地區的共同任務。因而,入境處執法工作面臨的兩大挑戰,就是要做好與反恐相關的系列防範工作,以及預防性解決濫用免遣返聲請機制衍生的社會治安問題,以消除香港和國家的安全隱患,保持香港成為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入境事務處不時主動到全港各區非法勞工較常窩藏地點巡查,並執行大規模反黑工行動
入境處於2016年成立反恐專責小組,迅速有效對相關資訊進行情報分析。在保安局的統籌下,一方面,防範涉恐人員進入香港或經香港進入內地;另一方面也可以與其他執法部門共同攜手打擊極端主義的活動。
此外,就大量南亞及非洲人士在香港濫用免遣返聲請機制的問題,我們也及時進行策略性檢討,增設遣送審理及訴訟部,在中央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支持與配合下,著手全面開展相關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一方面,制定實施有效的入境前管制措施。在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的全力支持下,入境處已派員出訪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就審批外籍人士前來香港的簽證事宜,與當地的中國使領館進行商討交流,並逐步把一些高風險的免簽國家人士納入預辦入境登記措施的範圍,提前預警把關。同時,與內地公安部門和香港警方配合共同持續打擊偷渡活動,中途攔截意圖非法入境者。通過上述出入境管制預防性前置措施,令2017年新提出的免遣返聲請個案同比大幅下降五成以上。另一方面,調派資源和人手開足馬力加快審核已提出的聲請和上訴,加快遣返聲請被拒的人員。2017年底排隊等候審核人數比2016年底下降四成。同時,就修訂《入境條例》提出建議,以改善審核免遣返聲請的程序及相關事宜。
護航出遊,港人安全無小事
-
目前給予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或落地簽證待遇的國家和地區已達159個
-
入境處開通24小時電話求助熱線以來,共處理逾2.8萬起求助個案
除了方便旅客訪港,確保香港社會的安全穩定外,香港居民外遊的安全與支援亦是不容忽視的大事。
自回歸祖國以來,香港特區護照的認受性不斷提高,目前給予特區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或落地簽證待遇的國家和地區已達159個。外遊便利帶動了香港居民的外遊增多,客觀上也增加了香港居民遭遇外遊事故的機率。因此,為在外港人提供適切可行的協助,也是入境處的重點工作之一。
入境處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自1999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為身在內地或海外的香港居民提供及時和專業的協助。為及時接獲港人求助,入境處開通24小時電話求助熱線,已處理逾2.8萬起求助個案。單是2017年一年,小組就處理超過3,000起涉及港人外遊時發生的重大事故求助個案。在不少個案中,我們協助香港居民獲得了來自國家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的幫助。而對於普通香港居民來說,總是能够在危急時刻得到國家及時有效的救助,遇事家屬得到噓寒問暖的關懷,體現出中央人民政府對普通港人安危的重視,無不彰顯著國家這個強大而溫暖的靠山,令特區遊子身在海外亦有枝可依。
入境事務處積極拓展各項方便旅客出入境的措施和設施,並於2017年10月10日率先在香港國際機場推出訪港旅客自助離境服務“離境易”,實現在旅客免登記的情況下辦理自助離境手續
展望將來,貼心為市民換證
-
將有系統地分階段為所有香港身份證持有人更換共約880萬張智能身份證
科技日新月異、推陳出新,我們的服務亦必須與時並進、精益求精。入境處2018年起將推行為期4年的“全港市民換領身份證計劃”,將有系統地分階段為所有香港身份證持有人更換共約880萬張智能身份證,換證規模龐大。新智能身份證將更耐用、可儲存更多資料,並有更多防偽特徵,在更能保障持卡人個人資料的私隱安全之餘,亦會為市民帶來更多方便。而換證服務上,我們將有貼心的安排。有見香港的人口變化,長者人口日益增加,為方便公眾,尤其是有需要的社群,我們將推行“雙軌並行”換證時間表及院舍換證服務,讓長者與親友一同前往換證中心換領身份證,並為居住於住宿院舍的長者及殘疾人士提供到訪換證服務。務求以“以人為本,關顧共融”的精神服務市民。
回歸祖國二十年,香港特區在國家的幫助與支持下亦走過“一國兩制”繁榮穩定的二十載征程,未來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合作的平台上,香港可以共享國家發展戰略機遇期,不僅鞏固作為國際金融、商貿和旅遊樞紐的地位,還能在匯聚全球創新要素、助力國家深化改革開放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為提高大眾對領事保護的認識和加深港人外遊時的安全意識,入境事務處與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不時合辦各類型活動。圖為入境事務處處長曾國衞(左)及公署副特派員宋如安在入境事務大樓參觀“涉港領事保護圖片展”
為國把關,昂首前行。入境處將繼往開來,為國家和特區吸引更多外來人才,竭誠為經貿交流和人員往來提供更便利的出入境環境,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保駕護航。儘管荊棘滿途,我定必帶領我的團隊迎難而上,積極作為,依據憲法和基本法,切實履行維護國家安全、主權和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在新時代國家未來發展及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道路上貢獻力量。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 2018年1月號
責編:李幸
編輯:莫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