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拉布”是怎麼回事? | 延伸閱讀

香港的拉布,也叫冗長辯論英語:filibuster),台灣音譯则更明了和接地氣:費力把事拖。

拉布狹義是指議會中居於劣勢的一小部分甚至單獨一位議員,無力否決特定法案、人事,或為達到特定政治目的時,在取得發言權後以馬拉松式演說,達到癱瘓議事、阻撓投票,逼使人數佔優的一方作出讓步的議事策略。

而廣義的冗長辯論,則是議會中議員利用議事規則漏洞作冗長演講為主,並用各種方法輔助,以達到拖延會議進程的一種議事策略。該策略通過發表超長辯論而達到拖延表決或者拖延會議進程的目的。

11月23日,立法會因人數不足流會

近年香港立法會內反對派議員拉布氾濫成災,致特區政府施政舉步維艱,許多寶貴機遇白白流逝,社會發展進程被嚴重拖慢,廣大市民對此無不深惡痛絕!造成此種局面的一大原因,就是立法會從港英時期沿用下來的議事規則,許多條文嚴重落後於形勢發展並出現了許多漏洞,給反對派議員造成了可乘之機。

因此,建制派議員們日前提出多項議案修訂並經立法會主席同意列入議程,希望能夠及早審議通過,令立法會回復正常功能,行政立法關係回復正常,促進特區政府積極落實施政目標,讓香港社會能夠抓住國家新時代發展的重大機遇,確保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並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立法會現行的議事規則,基本上是沿用了港英立法局留下來的版本,大部分條文更是一字不改地套用下來。回歸20年來的實踐證明,這個議事規則雖然總體上是維持了立法會的運作,但也有不少條文已不符合現實情況,更有不少明顯漏洞,令到反對派有機會把莊嚴的立法會變成隨意宣洩不滿、上演政治騷的場所。更為嚴重的是,反對派可以在現行的議事規則之下,堂而皇之地濫用點人數等拉布手段,隨意浪費議會時間,癱瘓議會的正常運作,使特區政府提出的議案難以及時通過,有效施政難以落實。

香港的“拉布”是怎麼回事? | 延伸閱讀

拉布導致嚴重浪費公帑,議員要求“剪布”

按照基本法的規定,立法會是香港的立法機構,是特區管治的重要組成部分。立法會需要按照基本法規定的原則進行有效運作,包括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審議並及時通過政府提出的議案,批准稅收和公共開支等等。

從目前的情況看,要正常地發揮立法會的法定功能,對議事規則進行一定幅度修改是勢在必行。其主要原則應是讓議事規則能夠根據近年來社會形勢的變化,吸取二十年來立法會運作的經驗,修改那些回歸前制定但已經不適合現狀的條文,只有這樣,特區政府的施政才能有效落實,國家新時代給予香港的新機遇才能及時把握,香港社會未來的發展才有新的希望和新的動力。

對於議事規則的修改,反對派議員正在大耍花招及干擾破壞,他們還提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修訂,轉移規則修改的正確方向,拖延修改的進程。在有關議案的審議過程中,他們也將會狂用拉布手段來阻擾拖延,企圖令明年三月份立法會補選前無法通過。這樣他們就有機會在下一輪的審議過程中,在地區直選組別中,否決建制派提出的修訂議案。

因此,廣大建制派議員應充分認識到這次修訂的重要性,特別是要識破反對派議員所施放的煙幕,毫不動搖地抓住有利時機,全力以赴,專心議事,力爭如期通過有關修訂,使議事規則得到完善,為今後立法會的正常、有效運作奠定良好基礎。

整理自文匯報社評《堵塞議事規則漏洞 回復議會正常功能》


編輯:鄒李蕾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